时间:2023-11-22 07:54:34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多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有哪些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p和q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基因频率。p指染色体短臂,q指染色体长臂。
2、染色体片段位置的改变称为易位。它伴有基因位置的改变,易位发生在一条染色体内时称为移位或染色体内易位,易位发生在两条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时称为染色体间易位。
3、其中同源染色体的易位主要发生在第十号及第十四号染色体上,染色体臂是其核细胞中染色体上的结构名称。细胞分裂中期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
4、两条单体在着丝粒处互相连接,该处缩窄,故又称为主缢痕。从着丝粒到染色体两端之间的部分称为染色体臂,如果着丝粒不在染色体的中央,则可区分为长臂(q)和短臂(p)。
1、隐性遗传是指父母任一方携带某种致病基因,但未发病。该基因遗传给后代有可能会使后代患病的遗传方式。
2、比如X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如果父母一方带有这种染色体,女儿就不会发病;如果父母都带有这种致病染色体,那么女儿就会发病。
遗传性疾病分为四类,分别是染色体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以及线粒体遗传病。其中染色体遗传病,主要是染色体发生异常导致的疾病,如唐氏综合症。单基因遗传病,常见白化病、血友病等疾病。多基因遗传病,比如无脑儿、脊柱裂、冠心病、哮喘、唇腭裂等疾病。线粒体遗传病,则是老年性痴呆、母系遗传性糖尿病等疾病。
1、在精神疾病里面,精神分裂症(SZ)应该是人们比较熟悉的,而且是危害最大的一种病。
2、大部分人对它的认识应该都是因为生活压力过大,或者其他的精神异常状态,从而导致这种疾病的不幸发生。
3、但实际上,精神分裂症和人的遗传息息相关。
4、染色体中有三个基因和精神分裂症有关系的。第一个是DTNBP1,它对大脑谷氨酸的释放起重要作用,并能提高大脑的抗损伤能力。第二个是NRG1,它具有诱导神经生长和更新的作用。第三个是DISC1,它对神经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5、当这三个基因发生突变的时候,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会提升,患者会表现出妄想、幻觉、意志减退等症状,同时还可能有自杀倾向。
6、此外还有孤独症,也是由于各种基因的变化,导致神经突触形成障碍,导致精神缺陷。而且孤独症还有遗传异质性,也就是说,不同人的易感基因还可能有区别。
7、有孤独症的人,会表现出社交障碍,语言障碍,刻板行为的症状。
8、另外还有一个可能让你意想不到的很常见疾病也和遗传因素有关,那就是高血压。它的遗传度甚至达到了62%。它的基因调控很复杂,许多个基因都和它有关。
9、还有先天性的心脏病,例如主动脉狭窄等。
10、上面这些疾病都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它有很多独特的特点。
11、首先,两个个体杂交后,产生的个体多为中间型,而且在群体中变异十分广泛。
12、其次,它的发病率比较高,属于常见病。它有家族聚集倾向但是并没有明显的遗传方式,而且随着家属级别的降低,患病风险会迅速降低。神奇的是它还有民族差异,这证明了不同民族的基因库是不同的。
13、遗传学上有几个指标来对多基因遗传病进行衡量:遗传带来的患病风险称为易感性。但是仅仅只有遗传因素有时不会表现为具体性状,还需要环境因素来诱导。这种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所带来的风险叫做易患性。
14、有了易患性,就需要有一个指标来衡量到底要到哪一步才会让机体患病。这个最低限度称为阈值。
15、当易患性的平均值与阈值越近的时候,易患水平就越高,发病率就越低。
16、但是这些都是很抽象的指标。具体到发病风险的估计上,我们只需要看这四个因素:
17、第一个是亲属级别,越近患病率越大,越远患病率越小。
18、第二个是家庭中的患者人数,越多风险越高。
19、第三个是病情的严重程度,越严重亲属的风险越高。
20、最后一个比较特殊,某些多基因遗传病的患病率和性别有关。有些性别的阈值比较高,所以表现不是很明显,但是他的子女依然会有较高的发病风险。这种效应称为卡特效应。先天性幽门狭窄就属于这种。
21、总之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和单基因遗传病相当的不同,多基因遗传病因为涉及的因素非常多,所以在遗传过程中看上去也更有“中庸之道”。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