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牙齿教案小班(关于种子的安全教案)

admin时间:2024-01-02 19:14:18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三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爱护我们的牙齿教案及反思

教案设计得当且反思深刻。因为生命与健康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内容,而爱护我们的牙齿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此教案中,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如观察牙齿、制作口香糖、演示牙龈按摩等,不仅照顾了孩子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需求,还达到了让孩子们切身体验、感受牙齿健康的目的。反思方面,在教学结束后,学生们能够轻松理解恶习会导致龋齿、烤鸭肉等高能食物会影响口腔健康等概念,充分认识到了保护牙齿对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影响。

中班小鳄鱼刷牙教案

目标,小鳄鱼刷牙游戏活动学习要求孩子们掌握给小鳄鱼刷牙的方法,步骤,并且能够自己独立完成任务讲课分析,老师,把给小鳄鱼刷牙的方法,步骤以及所要遵循的原则,并且在每一步活动中要注意的各种问题,给孩子们讲解清楚也可以列在黑板上,一条一条的分析让孩子们按照老师的指导去进行老师也可以示范性地进行操作,然后让孩子们动手完成整个小鳄鱼刷牙游戏的活动任务讲课反馈对于做得好的孩子给小红星奖励,没有做好的孩子,老师再重新指导,争取每一个孩子都能过关

关于种子的安全教案

关于种子的安全教育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

2、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

3、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初步了解种子的特性。

重点难点

认识黄豆、绿豆和玉米种子。做种子发芽的实验。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和家长把各种各样的植物的种子如黄豆、绿豆、黑豆、玉米等种子带到班里。

2、课前布置好的活动场地——种子展览会。在各种种子旁都有介绍种子的标签。

活动过程

1、进入课题:

师:今天吴老师和小朋友到种子展览馆去参观各种各样的种子。我们出发吧!

2、介绍黄豆(黑豆)

外形是圆形颜色黄色(黑色)的。黄豆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炖着吃,还可以加工成豆腐、腐竹、豆腐乳、豆腐果、干豆腐等。

3、介绍绿豆

外形是椭圆形的,颜色是绿色的。绿豆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可以煮着吃,还可以加工成绿豆芽、绿豆汤、绿豆粉等等。

4、介绍玉米种子

外形扁扁的,有点象一颗牙齿,颜色黄黄的。玉米的品种很多,有糯玉米、甜玉米、紫玉米等、可以蓁着吃,还可以加工成爆米花。

5、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的做种子发芽的实验,从而种子发芽的秘密。

(1)、种子在有适量水的透明瓶子中。

(2)、种子在没有水的透明瓶子中。

(3)、种子在有适量水的透明瓶子中,但放在黑盒子里。

(4)、种子在放入很多水的瓶子中。

小班蒙式阅读刷牙教案和刷牙公开课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牙齿的构造,能说出牙齿的名称。

2、使幼儿懂得饭后漱口,早晚刷牙能保护牙齿,初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通过活动,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如何保护牙齿。

难点:知道为什么会蛀牙。

【活动准备】

1、被醋浸着的蛋壳和没有被醋浸过的蛋壳各一个。

2、护牙图片若干、牙模型、牙刷一把。

【活动过程】

1、猜谜,激发幼儿兴趣。

谜语:“大红门,打开来,白姑娘,站两排,各种东西吃进去,又切又磨样样行。”

2、引导幼儿认识牙齿的构造。

①幼儿相互观察,讨论。

教师:你们都有牙齿吗?让我们张开嘴看看牙齿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

的?它们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牙齿,牙齿是白色的。知道牙齿的名称:磨牙、切牙)。

②教师小结:牙齿有上下两部分,他们是一样的,前面的牙齿是扁扁的,旁边的牙齿是尖尖的,后面的牙齿是方方的。

3、了解蛀牙产生的原因。

①请幼儿互相观察同伴的牙齿:“看看牙宝宝上有没有洞洞?”

②讨论:“怎么会有洞洞的?”

③观察浸泡在醋里的蛋壳和没浸泡在醋里的蛋壳。

教师:请小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幼儿自由讨论。

④讨论:“为什么浸泡在醋里的蛋壳会变黑、变软呢?(提醒幼儿闻一闻醋的味道)”

教师小结:“酸能腐蚀蛋壳中的钙,所以蛋壳放在醋里会变黑变软。”

⑤请幼儿品尝桌上的饼干,吃完后照照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些什么?

⑥教师小结:“我们吃过东西后,嘴巴里会有很多小的食物留下来,不马上

漱口的话,时间长了,这些食物就会变的和醋一样很酸,牙齿就像刚才的蛋壳一样,会变的又黑又软,时间一长,还会出现洞洞。”

4、请小朋友谈谈有蛀牙的感受:“有了蛀牙会怎么样呢?”

5、讨论:“怎样保护自己的牙宝宝?”(幼儿自由想办法,边说边出示图片)

①早晚刷牙,进食后漱口。

②健康饮食,不食过硬、过冷、过热的食物。睡前不吃零食,少吃糖。

③定期检查牙齿。

6、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①请小朋友说说做做。

②教师边念儿歌边出示牙模型和牙刷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③幼儿跟教师一起做。

幼儿小班语言教案(恐龙的牙齿)教师用的

小班阅读分享活动设计——恐龙的牙齿

恐龙的牙齿(一)

班级:小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讨论图画的内容,注意观察图画的细节。

2.帮助幼儿认识书本的基本物理特征,例如书由封面、内页、封底等组成。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能与同伴和老师分享自已的阅读感受。

活动准备:

1.故事大图书一本

2.每个小朋友一本《恐龙的牙齿》故事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核桃,引出课题。

1.教师:这是什么?小朋友吃过吗?

2.请幼儿拿一颗核桃吃,引出“咬不开”,然后,师生讨论咬不开核桃怎么办?看看小动物咬不开果壳又会怎么办呢?

二.出示大书,引导幼儿观察图书的封面。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故事书,封面上有谁呀?他们在干什么呢?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教师总结幼儿讨论的答案,告诉幼儿这是一本关于恐龙卡卡的牙齿的故事,引起幼儿对图画书的兴趣。

三.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猜测故事

1.教师逐页展示画面,和幼儿一起观察和讨论。每展开一页,教师都告诉幼儿这是第几页,帮助幼儿建立书页的顺序概念。

(1)P1:图中有谁?恐龙在干什么?树枝这么硬,恐龙能将树枝咬碎吗?恐龙的牙齿怎么样?

(2)P2:图中有谁?这是什么地方?小松鼠拿着什么?小松鼠和恐龙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P3:恐龙的表情是怎样的?小松鼠的表情又是怎样?为什么他们会这么高兴?小鸟在哪里?它的表情是怎样的?

(4)P4: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谁?小猴子和恐龙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恐龙嘴里有什么?他的表情怎么样?小猴子的表情怎样?小鸟在哪里,他在看什么呢?

(5)P5:恐龙又来到了什么地方?图中有谁?小猫在干什么呢?他手里拿着什么?小鸟在哪里?

(6)P6:小猫要请恐龙干什么?恐龙的表情怎样?小猫表情怎样?小鸟在哪里?

(7)P7:恐龙在吃什么?为什么恐龙又在吃树枝呢?

为什么会掉牙教案反思大班

人的一生中有长两次牙,小时候长出的牙叫乳牙,乳牙是出生后六个月到三岁长完,六岁时就开始脱落,会长出恒牙,脱落了以后再也长不出来,不管是睡前还是起床要养成认真刷牙和饭后漱口的习惯,少吃甜食等损害牙齿的食物,睡前不要吃太多糖果。

一年级语文草芽尖尖教案

教学目标,用自己的话描写草芽尖尖并且能够独立完成任务,讲课分析老师把草牙尖尖的描写顺序,描写规则,描写方法以及所用到的词汇,词语,短句等意义黑板上让孩子们学习和参考,并一步一步地给孩子们讲解,让孩子们十分清楚整个描写活动的流程和程序然后让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选用自己喜欢的词语短句来进行描写,最后完成这次描写任务对于了解比较好的孩子,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没有完成的老师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再进行指导,以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完成任务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