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大班太阳刚出山语言教案

admin时间:2024-01-02 23:07:06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关于月亮的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月亮之美,了解月亮的造型和变化特点,掌握月亮拟人、拟物的造型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根据自己独特的想象,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月亮形象与故事。掌握用油彩分离法表现云彩和背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自然,尊重自然,热爱月亮背后的文化。建立自然、月亮、我之间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自然界中月亮的形象特征与美感,欣赏相关于月亮的作品,了解各种月亮的造型方法与特点,激发学生展开大胆想象。

教学难点:通过个性形象的设计和故事性的描绘,表现自然、月亮、我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出积极的情感。

教学准备:

(学生):画纸、记号笔、水彩笔或油画棒等常规工具。

(教师):相关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月亮

创设情境:

夜幕降临,世界慢慢地安静下来,鸟儿们静静地站在枝头,仰望天空,他们在等谁呢?(星星出现)是星星吗?星星出来了可他们还在等待。等谁呢?让我们一起轻轻呼唤,月亮——月亮——瞧,她出来了!

二、月亮你好

1.

弯弯的月亮,在星星的陪伴下,挂在深蓝的夜空,多漂亮啊!你喜欢吗?为什么?(交流)

2.月亮为什么会变

(1)月亮有时像微笑的嘴巴,有时像弯弯的眉毛,有时又像一个大圆盘。

我们经常在一个节日见到这样圆圆的月亮,是什么时候?——“中秋”“元宵节”。

在我们的传统节日里,圆圆的月亮还表达着合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2)可月亮为什么老在变呢?

出示图片,简单了解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关系和月亮变化的科学原理。

据科学家研究,月亮是不会发光的。在月亮和太阳中间有一个地球,他们转呀转,有时地球会把手向月亮身上的光给挡住,所以我们看到的月亮就一会是圆的,一会是弯的。

3.月亮的变化

(1)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还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觉得月亮很神奇。猜想着一定是天上有一只大大的天狗,把月亮一口一口咬成这样的!这就是“天狗食月”的故事。(图片)真有趣!

(2)千万年来,月亮就这样一直不停地变啊变啊,她变到了小朋友的梦里,变出好多有趣的故事:

A、什么时候,蓝色的天空成了蓝色的海洋?星星们变成了淘气的小鱼,在月亮琴的音乐里快乐的起舞。

B、呀,月亮拿了什么呀?她要干吗?哦!喂完奶,月亮还给小鸟讲故事呢!

C、月亮变成了月亮灯为远航者指引方向。

D、月亮真可爱有着红扑扑的脸蛋。

C、月亮也很调皮,你看它都干什么了?它穿着睡衣准备睡觉,拉来白云做被子。

——你看,在人们眼里,月亮不是一个遥远的星球,而是一个有生命的朋友,有着各种形象,也有着不同的表情。它可以是圆圆的满月,也可以是弯弯的月牙。它可以戴一顶漂亮的帽子也可以像人一样长出手来。

三、画月亮

1、教师示范

想知道老师心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吗?

2、你心目中的月亮又是什么样的呢?(交流)

3、画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学生创作表现,画出月亮的独特形象。

4、评价:介绍自己或他人月亮的特征。

四、我和月亮

1.

传说月亮上住着美丽的嫦娥和可爱的小白兔。小朋友们想去看看,于是他们出发了。看看他们用什么办法到月亮上去的?我们还可以怎么去?(交流:长翅膀,乘白云、气球,像泡泡一样飞上去……)

2.瞧,到了天上,小朋友终于见到了月亮,他们正跟月亮玩什么游戏?

滑梯、钓星星、游泳……

3.

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月亮梦,看他们都梦想着跟月亮玩什么呢?

——要知道,人到了天上,没有了地球的引力,只能慢慢地飞来飞去。仔细看画面里的小朋友,果然没一个站得稳稳的,好像都在飞一样!小朋友呆会画的时候可也要画出这种感觉哦!

五、学生创作表现(背景音乐)

看看你画的月亮,你想和她玩什么游戏?还想邀请谁一起玩?

下面赶紧拿起你的画笔,和你的月亮玩起来吧!

六、展示与评价

1.

将作品在教室进行展示,引导孩子仔细欣赏每一幅作品。

2.请学生讲讲“我和月亮的故事”,同时其他人作出评价和建议。

七、拓展延伸

1.

人们的探月梦。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月亮上走一走呢?自古以来登月一直是我们人类的梦想,早在1969年美国人就驾驶飞船登上了月亮,在月亮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我们中国也在进行登月研究,说不定第二个登上月球的就是我们中国人,说不定就是你。

2.

生活中的月亮工艺品。可以用艺术的形式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实跟月亮亲近还有一种方法,有些艺术家就用他们的设计来实现了与月亮亲近的愿望。

(1)

把月亮做成椅子,躺在上面肯定很舒服。

(2)

月亮形的房子,住在里面就像嫦娥住在了月亮上。

长大后小朋友们也可以像设计师一样通过自己的设计来实现自己关于“月亮的梦”。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孩子,都会画太阳和月亮,但本课的意义在于进行深入地想象,创造出有生命意义、童趣天真的新形象。因此,要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包括想象、交流、表现与评价。不要过分关注学生画面的完整与鲜亮,而要站在尊重学生个性表达的立场上仔细阅读每一幅学生作品,去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去寻找画面中创造性的本质所在,然后加以肯定与提出建议,满足孩子发展的真正需要。

在绘画操作层面,本课以油彩分离法为主,但不需要过分强调技法操作要点。方法虽然相对统一,但要为学生的自主创作提供最大可能。如讨论“哪些颜色可以用来画月亮”,首先就从色彩上解除传统的约束;为学生提供的色彩纸盒颜料,也带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偶然性,课堂会出现一些有争议的色彩搭配。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不要太注重于“该”或者“不该”,而是从画面的故事和效果出发,让学生自己来感受“合适”或者“更好”,同时也允许有一些反常规的想法,来满足画面故事的需要。所谓教学的“有法”“无法”都在教师的智慧把握之中。

评课:

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是否积极主动。关注全体学生,能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学生能自由、舒展地参与想象与交流,想法独特有趣。

祝瑞涛:

巧妙展开师生之间的交流,产生思维碰撞,启发学生深入进行想象与创造。评价时关注过程,尊重学生自我表达与个性表现。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建议他人。学生作品不一定完整、完美,但要有个性、有创造,能表现自己独特的想法。教学具有拓展性。

老师上课平实,教学风格随和,亲切自然。教学准备较为充分,教学导入简洁有效,教学过程完整,教学环节清晰,教师能亲身示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品基本完成。

张立华: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小班字宝宝卡片太阳的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2、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并用动作表现儿歌3、理解字词(海上、草原、冒、森林)【活动重点】理解儿歌会朗读儿歌【活动难点】用动作表现儿歌【活动准备】儿歌磁带、字卡、挂图、录音机【活动过程】

1、趣味谈话、导入活动教师出示字卡“太阳”,让幼儿认读并表演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上面除了太阳还有什么?让幼儿说说这些森林、山村、大海漂亮吗?为什么?听听儿歌中是怎样说的?

2、听录音、儿歌欣赏A:完整欣赏儿歌一遍(小声跟读)

提问:儿歌中都说到了那些地方?

B、分句欣赏(知道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

提问:在海上,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

在草原,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

在山村,猜猜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

在森林呐?

C、复述儿歌教师根据出示的字卡把儿歌完整的复述一遍3、朗读、理解儿歌教师:“这首儿歌真好听,我们一起用最好听的声音把它读出吧!??????????????????????

?4、儿歌表演教师:“刚才小朋友读儿歌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我们一起表?演一下我们的心情吧。

5、做识字游戏教师:“刚才小朋友表扬的真棒,咱们的字宝宝都做不住了,让我们一起来和字宝宝做游戏吧!

6、活动结束教师:“小朋友今天玩的高兴吗?

字宝宝都回家了,咱们听着音?

?乐把书宝宝也送回家吧!

大班太阳刚出山语言教案

过程:

一、导入:猜谜语1、教师:今天,我请你们猜一个新谜语。(朗读儿歌《太阳画像》)

2、教师:太阳画在地上的大巨人和小矮人是什么呢?

对,是影子。

(出示字卡影子)

3、教师:下面请你们看一幅有关影子的画,看谁能发现这些影子有什么特点?二、图画阅读1、打开第9页第5课,请幼儿阅读图画。

2、阅读后提问(1)这是什么地方?

有谁?

太阳手里拿着什么,要做什么?

(出示字卡太阳)

(2)能看出这幅画是什么时间?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公鸡、、太阳的位置)

(3)早晨的影子有什么特点?...

中班手工太阳教案

活动目标:

1、乐意动手撕撕贴贴,体验撕贴活动的`快乐。

2、尝试随意画圆并添加“光芒”。

3、学会均匀撕纸的手工方法,准确的贴在固定的范围内。

活动准备:

1、各种彩纸若干

2、幼儿作画用纸每人一份,油画棒若干。

活动重难点:

尝试随意画圆并添加“光芒”,学会均匀撕纸,准确的贴在固定的范围内。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怎样才能让我们暖和起来呀?(晒太阳,运动,穿厚点等)

2、可是今天太阳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找不到了,怎么办呀?

3、出示作品提高幼儿兴趣,并引导幼儿观察。

4、这么漂亮的太阳,有谁能看出来是怎么做的?

5、出示彩纸,告诉幼儿就是用这些漂亮的纸来做的。

二、教师示范

1、教师示范讲述,先在纸上画上太阳的形状,注意头和尾要连接,然后给太阳添上头发,太阳宝宝的头发可多了,可长了,有的还弯来弯去。

2、详细讲述如何撕贴,尝试给太阳不同的“光芒”。

3、提醒幼儿观察粘贴时是采用撕一片粘一片的方法。

三、幼儿操作

1、幼儿选好自己喜欢的油画棒后,鼓励他们就在纸上大胆勾画轮廓和添上头发,并及时将油画棒放回原处。

2、提醒幼儿画的时候注意大小适中。(今天太冷了,所以画的时候要把太阳画得大一些,我们就会暖和了,还要留出位置画头发,那么太阳就会更漂亮。)

3、交代幼儿在撕贴时不要将纸瓣贴出作品规定的范围外。

4、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地在纸上进行装饰。

5、提醒幼儿注意把多余的纸放在塑料框里,不把纸屑掉在地上。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教师以太阳的身份感谢幼儿,并对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

荣德基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教案

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二、三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

【作者介绍】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著书颇丰,代表作品《家》《春》《秋》。巴金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

课后习题答案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冲”字,一个“跳”字,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当的威力,作者笔下的红日出海图是多么壮观,多么辉煌。

选做

文章曾经多次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太阳当作人来写,突出了太阳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其中有一句:“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这其中的“冲破”和“跳”使用得恰到好处,把海上日出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蒙氏阅读大班太阳蹦上来了教案

;。

过程:一、导入:猜谜语1、教师:今天,我请你们猜一个新谜语。(朗读儿歌《太阳画像》)2、教师:太阳画在地上的大巨人和小矮人是什么呢?对,是影子。(出示字卡影子)3、教师:下面请你们看一幅有关影子的画,看谁能发现这些影子有什么特点?二、图画阅读1、打开第9页第5课,请幼儿阅读图画。2、阅读后提问(1)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太阳手里拿着什么,要做什么?(出示字卡太阳)(2)能看出这幅画是什么时间?(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公鸡、、太阳的位置)(3)早晨的影子有什么特点?...[全文][相关][摘要][栏目][评论][列表]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地球在公转吗1教学设计

地球围绕太阳而运动的现象称之为地球的公转运动。所以,地球自然在公转。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