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03 08:56:50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教学目标:
1、了解拥挤可能引发危险,知道尽量远离人多拥挤的场所。
2、在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慌乱,学会能用正确的方式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1、播放媒体教学资源或直接出示图片,了解生活中人多拥挤的地方。教师提问:在这样人多拥挤的地方会用什么危险。
2、看幼儿用书第16---17页,引导幼儿了解人多拥挤的地方存在危险。教师提问:在图画中都看到了什么?他们这样做对吗?有什么危险?我们应该怎么做?
教师小结:人多拥挤的地方尽量不去,如果遇到拥挤的人群,要让爸爸妈妈抱着或拉紧大人的手;人多的时候不要慌乱,慢慢跟着人群走,千万不要在人群中挤,要靠着墙壁或或抱紧大的柱子;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在走动的人群中,一定不要蹲下提鞋或捡东西。
3、组织游戏《小球出瓶》,理解拥挤的危险和遵守秩序的重要。教师出示内装小球的瓶子,每个小球上都栓有细线搭在瓶口。请幼儿分组玩“拉小球”游戏。先请一组幼儿一起拉线,看谁能把小球拉出来,反复进行几次。发现小球无法拉出来之后,再请幼儿一个接一个的拉小球,小球会很快被拉出来。
我个人认为不光脚走的安全教案设计符合孩子的身心认知规律、通过不光脚走的安全教育、让孩子从小树立安全意识、养成安全的习惯。
1、园内安全教育。幼儿园是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1)、禁止幼儿擅自离开活动室和幼儿园。(2)、加强常规教育,严禁在楼道内拥挤、起哄,避免冲撞,谨防幼儿因嬉戏玩耍引起碰伤、摔伤。(3)、加强户外体育安全教育,教会幼儿如何正确的使用中、大型体育器械,提醒幼儿不玩危险游戏,杜绝因玩具造成的伤害。(4)、要加强外出活动安全教育,让幼儿知道外出活动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做到有秩序的集合、出行,确保活动过程不发生任何意外伤害事故。(5)、要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疏导工作,防止和减少幼儿因心理疾病而发生的他伤、自伤、自残事故。2、交通安全教育。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本园实际,加强幼儿行路常识、乘机动车常识、道路交通标志常识等教育,避免交通事故发生。3、消防安全教育。教育幼儿不玩火和危险品,让幼儿知道简单的灭火常识,知道火警电话和报警的方法,加强自救与逃生、消防标识识别等教育,使广大师生做到人人懂消防知识、人人有消防意识,保证幼儿园和师生不受火灾伤害。4、卫生防病和饮食安全教育。知道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等卫生常识,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等良好的卫生习惯。5、自然灾害防范教育。要加强对幼儿风暴、洪水、泥石流、雷电、溺水以及自救等方面的教育,确保把自然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内容:1、防火、用电、煤气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1)、幼儿禁止携带烟花、爆竹、火柴、打火机等易燃易爆品进园。教育幼儿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及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2)、教育幼儿在家不自己动手反锁门,不玩煤气、炉火、火机、开水壶、饮水机、药品等危险物品。(3)、教育孩子养成到公共场所注意观察消防标志和疏散方向的习惯;知道各种报警电话,懂得如何报警。包括110、119、120电话的拨打方法和报警方法,向大人求助的方法。(4)、引导幼儿了解消防栓、灭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儿园的安全通道出口;(5)、防止触电事故。对幼儿进行安全用电教育,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电器外壳;幼儿不准在配电房,变电器周围玩耍;2、饮食卫生、食物中毒等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1)、要教育孩子不乱吃零食,专杯专用;(2)、不吃陌生人和来历不明的食品。(3)、注意个人卫生,饭前洗手饭后漱口。3、交通规则宣传和教育。(1)、幼儿遵守教育规划。(2)、教育幼儿没成人带领下不能自己过马路,过马路时,应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边走。4、学习游戏活动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1)、教育幼儿在运动或游戏时应听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有序活动,避免互相追打、乱跑碰撞。做到有秩序地上下楼梯,防止拥挤,禁止踩踏事故。(2)、到公共场所参加游览,外出散步或户外活动时,听老师(或者大人)的话,不得随便离开集体,有事应告诉老师。(3)、教育幼儿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闹,更不能抓、咬、打同伴。(4)、教育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楼梯、玩门、从高处往下跳等危险的动作。5、防偷盗、防绑架、防拐卖、防走失等自卫、呼救知识的宣传和教育。(1)、教育孩子单独在家时,不随意开门,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可说:“我父母不在家,请你以后再来”。(2)、教育幼儿离园后,要拉着大人走,不能自己到处跑,不能停留在幼儿园玩耍,以防意外。(3)、教育幼儿不随意轻信生人的话,未经允许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让陌生人碰自己的身体,告诉孩子,只有家长、医生、护士才能触摸他(她)的身体,如果陌生人要这么做,一定要尽快逃开。(4)、教育幼儿知道自己的姓名、园名、带班老师姓名、家长姓名、单位、家庭住址、电话,会表达清楚,紧急情况知道如何保护自己。6、防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1)、加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知道风暴、洪水、泥石流、雷电的危险性。知道在雨天中不躲在树下等危险的地带。(2)、知道远离水库、小溪等危险地带,防止幼儿溺水。(2)、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时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更不应该放入口内,以防意外。五、活动形式:1、幼儿园开辟安全宣传栏,发放致家长一封信,悬挂横幅等形式,向幼儿和家长普及安全知识,营造事事讲安全的氛围。2、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各班组织安全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早谈、集中教育、游戏、亲子活动等,进一步提高预防各种侵害和自我保护的能力。3、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向家长和幼儿宣传安全知识。4、组织全园师生进行消防逃生自救演练、应急疏散演练、模拟地震演练。六、活动要求: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把创安工作纳入全年计划,制定具体的安全教育方案,落实具体负责人,严密组织。2、形式多样,讲究实效。3、作好总结4、长效管理,常抓不懈。幼儿园要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
活动目标1、知道不应该私自离园,了解私自离园可能产生的危险。
2、能够理解并遵守幼儿园安全规则,为了自身安全不私自离园。
3、体会私自离园的后果以及家长和教师焦虑的心情。活动准备教学挂图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
(1)仔细看图,看看小朋友在做什么?
(2)有意个小朋友正往幼儿园门口走呢,他要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情景剧表演(1)教师:刚才我们看到一个小朋友尧自己偷偷地离开幼儿园,你们觉得他做得对不对?如果他溜出幼儿园,可能会发生什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表演情景剧表演《皮皮留出幼儿园》,表现私自离园可能产生的危险。
①情景剧表演:配班教师扮演男孩皮皮,留出幼儿园大门,主班教师扮演人贩子。配班教师扮演人贩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正确进餐的方法,初步学习吃鱼的正确方法。
2、理解词:“细嚼慢咽”。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1、讲故事,让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想象小动物们发生事故的原因。
2、了解安全进餐的方法,初步学习吃鱼吃蛋黄等的正确方法。
3、学习短小儿歌。
活动目标:1.教幼儿准确识别坏人,提高防范意识。2.让幼儿了解哪些地方是隐私部位,陌生人不可轻易触碰。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能对不喜欢的触碰方式勇敢说“不”。活动准备:黑板
活动过程:1.如何识别坏人师:小朋友们,你们是怎么识别坏人的?幼:有大大的牙齿、邪恶的笑容、红红的眼睛……师:可并不是所有的坏人都是这个样子,我们不能因为“长得坏”就认定别人是坏人。有的坏人甚至长的很好看,看上去很和蔼,还有很多美丽的糖果和礼物。
2.教孩子认识隐私部位,警惕5个警报
师:我们都去游过泳,那用泳衣遮住的地方就是隐私部位。这些部位是不可以给外人看或是触碰的。警惕以下5个警报。“视觉警报”“言语警报”“触碰警报”“独处警报”“拥抱警报”
3.安全小提问(1)医生在妈妈的陪伴下检查你的隐私部位,可以吗?(2)如果有一个男人触碰女孩的胸脯,可以吗?(3)如果一个男人在女孩面前脱衣服可以吗?(4)如果一个人带正在跟朋友玩耍的女孩去偏僻的街道可以吗?
二、活动准备:1、小女孩和陌生阿姨木偶一个。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三、活动过程:1、唤起幼儿已有经验,引入新情景。2、排练情景木偶表演,了解什么样的人是陌生人,跟陌生人会发生什么事。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小红没上当”,教师在主要部分给以提示。3、导幼儿讨论:小红如果轻信了陌生人的话,会出现什么后果?并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情况时应采取怎样的做法。4、观看并讲述录象内容,引导幼儿明白遇事要动动脑筋,不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