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小班有课本吗

admin时间:2024-01-03 22:28:42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如何让中班幼儿学会分享

如何让中班幼儿学会分享?

我的女儿目前也读幼儿园中班,中班孩子一般都已经4岁以上,根据《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一书,在3岁以后,孩子在和朋友玩耍时学会分享玩具,但也不能每次都做到。

正如简?沃特斯说的,分享是我们的一种社会需求,但是强迫学龄前儿童去分享没有任何意义。我认为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分享,但必须以尊重为前提,不能强迫我们的孩子分享。充分享受物权的孩子更愿意主动分享,我们要做的是顺应孩子的发展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体验分享的乐趣:

1、从认识的朋友间开始体验分享

我们成人愿意分享,也是有前提条件的,信任是基础。孩子也是一样,面对熟悉的同龄人,对他信任的好朋友,更愿意分享。

2、用轮流代替分享

即使孩子没有做好分享准备,但他做好轮流玩耍。用轮流玩、交换玩这些方法,让孩子体验一个享受玩具和等待的过程。轮流玩,既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又不损害别人玩的权利,同时也让孩子间建立了信任感。在等待的过程还让孩子学会了延迟满足、克制冲动这些终生受益的技能。

3、从愿意分享的东西开始

一般只有一个的东西,孩子自愿分享比较难。但有同款玩具,就比较容易。像我女儿愿意与朋友分享食物,因为食物可以一起吃。若拥有有多张多款的贴纸,这些她也可以主动分享。但如果像滑板车、单车,她就只有一辆,一般她都不愿意与别人共享。

4、教会孩子沟通的技术

一个玩具,孩子说不愿意分享,其实也不一定就不愿意。孩子间可以通过自主沟通,处理这种分歧,在思想碰撞中,就解决了冲突。前提是我们先教会孩子说“不”,让孩子自信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5、允许并保护孩子不分享的权利

我不认为牺牲自己孩子权利来满足别的孩子权利是件好事。如果孩子充分享受了物权,他自己决定玩够了或可以分享给别的小孩,那是值得我们鼓励和赞扬。但现实中,孩子总被要求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都没有玩够的东西就因为别的小朋友想玩,就被轻易拿走。对小孩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孩子自然更抗拒分享这件事,甚至为了防止别人来抢玩具,都无法好好玩。我相信,只要孩子充分的享受物权,孩子自然就学会分享。

宝宝刚上半年的幼儿园,就让学三字经、千字文,有必要吗

三字经和千字文都是我国的经典文学著作,能够流传至今也一定是有他的可取之处的,但是让入园半年也就是三岁左右的孩子学习三字经还是太早了。

我想这样的幼儿园应该是为了迎合或是讨好家长才这样做的,因为如果根据孩子的学习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来说,孩子所接触的汉字应该是直观性的并且要符合孩子年龄特征。

幼儿园3-6岁的孩子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所开展的教育教学也应该围绕游戏来进行,主要是为了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兴趣,这是幼儿发展与学习指南和《纲要》中所提出的。那么让三岁的孩子去学习三字经明显就违反了这一点。

因此我可以很负责的说,这样的教育教学是不对的,是违反孩子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说白了三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字都不认识,看得懂三字经、千字文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的还不具备自我服务能力或是连正确的是非观念还没形成,他能理解千字文、三字经么?

如果只是让孩子们简单了解一下,三字经、千字文都是我国经典文学作品,都是教导我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的,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真的是让孩子去理解或是记忆背诵千字文、三字经的话,那么一定是不对的,并且会因此影响孩子以后学习的兴趣。作为家长一定要清楚并且及时干预阻止。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也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里面每天都会发布关于幼儿教育的文章,谢谢。

幼儿园小班课本有哪些

正规幼儿园小班教的内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例如蒙氏数学,幼儿阅读,英语,科学,健康,手工,自然,音乐,体育等等。

教师要写备课教案,而且要求提供生动的教具(自己准备)。另外每天还布置有家庭作业。而且要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礼貌,还有听指令做动作,形成基本的行为规范,此外还要教学《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还要学会一些基本的常用字。

幼儿园小班有课本吗

正规幼儿园小班教的内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例如蒙氏数学,幼儿阅读,英语,科学,健康,手工,自然,音乐,体育等等。

教师要写备课教案,而且要求提供生动的教具(自己准备)。

另外每天还布置有家庭作业。

而且要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礼貌,还有听指令做动作,形成基本的行为规范,此外还要教学《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还要学会一些基本的常用字。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