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06 13:18:45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目标上小学有什么困难要求孩子们列出自己在小学阶段有哪些困难,并且自己是如何克服的,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写课堂分析老师可以把所有学生的上小学困难想法一一列出来,并把他们分类加以分析讲解,给孩子们解释这些困难,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孩子们遇到这些困难该怎么做?等等,最后,完成教学目标课堂反馈,老师,把本节课的内容对孩子们进行提问或者分组进行评比,调整好的进行表扬
一、活动目标:
1、能连贯、清楚的讲述一件过年趣事,会使用幸福、滑稽等常见形容词。
2、能用语言、绘画等方式创造性的表达所见所闻。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二、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察活动室内悬挂的倒过来的“福”字或红色对鱼、装饰鞭炮等装饰,引发幼儿关于过年的回忆。
2、说趣事、画趣事,初步了解过年的习俗,知道过年的传统做法。
3、活动结束
教案反思
通过活动教案,使幼儿知道过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了解一些过年的风俗习惯及待人接物的礼仪,学会表达过年的趣事,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提高自我安全意识
目标:1、通过传话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和表述能力。
2、通过竞赛方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准备:1、材料:一些需要幼儿传的短语或句子。
2、环境:老师与幼儿围成一个弧形,老师坐第一个。
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有一些悄悄话想告诉大家,你们想不想听啊?
师:恩!可是悄悄话只能悄悄地讲给我旁边的一个小朋友听,可是后面的小朋友听不见了,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讨论)师:小朋友们想了那么多好办法,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好办法。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二)交代规则,明确玩法师:老师先把悄悄话说给我旁边的×××听,请他悄悄地告诉他旁边的⊙⊙听,⊙⊙再悄悄告诉∨∨,这样一个接一个地传给后面的小朋友听。这样老师的悄悄话是不是能让后面的小朋友都听到了啊?
师: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我们的小朋友们传话的时候啊,仔细听,说清楚,不要把老师的话传错了!大家能不能做到啊?
师:最后我们让离老师最远的小朋友来说说,他听到了什么!看看他说的和你们听到的是不是一样,好不好?
(三)教师参与,全班游戏师:请你(最后一个小朋友)来说说,你听到的是什么?
(四)分组竞赛师:好,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些小朋友说得最清楚,听得最仔细。
将幼儿分成四组,一纵队排开,告诉每排第一个幼儿相同的一句话,一个接一个传话,哪组完成得最快,且传话正确,哪组就获胜)(五)活动延伸师:今天我们玩了"悄悄话"的游戏,老师告诉了小朋友好多悄悄话,小朋友们在游戏中表现得都很棒!大家开不开心啊?今天回家,老师请每个小朋友回去都跟你们的爸爸妈妈说一句悄悄话,也请你们的爸爸妈妈跟你们说一句悄悄话,好不好?
注意:若说对了,给予表扬;若说错了,给予鼓励。
中班,大班,小班哪个教案最好写?
这个问题我认为。中,大,小教案难度是一样的。因为幼儿园这个时期的孩子都是很天真。很可爱。幼儿园是他们人生的启蒙教育。所以不管班的教案。都要认真写。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输送合格的小学生。
总之,大,中,小班的教案都不是太难写,但要做好一切,需要老师付出比写教案更多的劳动!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小动物耳朵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良好的阅读常规。
活动准备:
1.
音乐——谁的耳朵
2.
驴、马、象、猫、猴、狗的图片
活动重点:
幼儿了解小动物耳朵的特点
活动难点:
能朗诵出问句的语气
活动过程:
师:
今天森林里要举行一场音乐会,
老师带你们去听音乐会好吗?那
现在我们就跟随音乐一起进入森里吧。
一、以游戏引入
音乐游戏:
《头发肩膀膝盖脚》
师:在音乐会开始之前,请小朋友和我一起来做个游戏。
提问:
1.
小朋友唱歌的时候,提到的可以听声音的器官是哪一个?
2.
小朋友的耳朵在哪里呢?摸一摸
3.
耳朵都有什么作用?
三、引导孩子说儿歌第一部分
师:
今天不仅有我们小朋友来参加这场音乐会,
还有几个小朋友也来
了,我们来看一下,他们是谁?
出示图片:驴、马、象
提问: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遮着脸?
引导幼儿比较得出:驴的耳朵长、马的耳朵短、象的耳朵遮着脸。
四、引导幼儿说儿歌的第二部分
师:还有谁参加了这场音乐会呢?我们以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图片:猫、猴、狗
提问: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听得远?
引导幼儿比较得出:猫的耳朵尖,猴的耳朵圆,狗的耳朵听的远。
五、分组以问答的形式来说儿歌,教师图片引导。
六、感知音乐
师:观众们都到齐了,音乐会现在开始
!
在听音乐会的时候,请小朋
友用心听歌词,看你有什么发现。
播放音乐:
《谁的耳朵》
师:音乐已经听完了,你有什么新发现?(歌词和儿歌内容一样)
七、游戏:找耳朵
让幼儿将动物的头像与耳朵进行匹配。
八、阅读常规:幼儿随音乐取书、翻书、
十、问题延伸
师: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耳朵和其它小动物不一样呢?
十一、带幼儿退场
师:我们一起去森林里找一找,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耳朵和其它的
小动物不一样吧
唱着儿歌退场
如果被困在电梯里●你最不必担心的是,电梯冲顶或坠落!现代电梯都装有安全防护钳,即使停电了,这个安全装置也不会失灵。电梯一但出现状况这对防护钳会牢牢夹住电梯槽两旁的钢轨,使电梯不至于下坠或冲顶。电影中所演绎的电梯突升突降的惊险场面,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最容易出事的是电梯的箱门处!危险行为1:被困电梯后,扒开电梯门,自行爬出电梯。现代电梯都有电脑纠错功能,出现故障后便自动开始工作,关键是它很有可能会在你扒开箱门往外爬到一半的时候纠错成功,突然起动。去年就发生过两起这样的典型事件,造成一死一伤,死者是在爬出箱门时,电梯起动,结果被拦腰切断。另一位伤者则被切去了双足。所以扒电梯门这种行为极其危险,最好还是平静心情,等待救援为妙。危险行为2:进出电梯时的习惯性行为每部电梯的箱门都有两层,进出电梯时应格外注意.杭州一名17岁的少女,在等候电梯时手扶外箱门,此时电梯门突然打开,这名少女直接掉进了电梯井里。还有一种可能,电梯未达楼层便停车开门,此时一些习惯性行为(比如聊天、打手机、看手里刚取回的报纸)都会让你疏忽,多迈一步就掉进了轿箱与电梯井的夹缝里。
危险行为3:爬出电梯内的紧急出口出口板一打开,安全开关就使电梯煞住不动,但如果出口板意外关上,电梯可能突然起动,令人失去平衡。在漆黑的电梯井里,可能给电梯的缆索绊倒,或被油泥滑倒掉下去。『电梯下坠时保护自己的最佳动作』
第一、(不论有几层楼)赶快把每一层楼的按键都按下。
第二、如果电梯里有手把,一只手紧握手把。
第三、整个背部跟头部紧贴电梯内墙,呈一直线。
第四、膝盖呈弯曲姿势。说明:因为电梯下坠时,你不会知道它会何时着地,且坠落时很可能会全身骨折而死。所以:第一点是当紧急电源启动时,电梯可以马上停止继续下坠第二点是为了要固定你人所在的位子,以致于你不会因为重心不稳而摔伤第三点是为了要运用电梯墙壁作为脊椎的防护第四点是最重要的是因为韧带是唯一人体富含弹性的一个组织,所以借用膝盖弯曲来承受重击压力,比骨头来承受压力来的大。09-04-10|添加评论0bgla按电梯里的紧急按钮,告诉他们发生什么状况,马上就会有人来帮你的09-04-10|添加评论0chengshanweizhen其实周一的时候电梯就不太好了,钢丝摩擦着电线,幸亏提前看到了就没敢坐。后来修好了也就没在意。下午想去三楼,没想到电梯走到二楼半就不动了,楼层显示着乱码不停的跳着,就我一个人!小紧张了一下,想起了以前在学校时被关在基础部电梯的事了,不过毕竟当时还有阿剑在。幸亏楼层不高,实施自救方案如下,供大家参考:
1、试过了所有的按键,证明都是徒劳的,乱码依旧狂闪着。
2、打开那个小调试面板也试了,什么“慢上”、“慢下”的按了也没用,现在想起来当时瞎按真是后怕啊…
3、只能打电话了,可办公室里居然一个鬼也没有。
4、本想大喊的,又怕惊动了前来视察的棒棒和舍姐,让他们看见困在货梯里的我可不是好玩的啊。
5、强行把门扒开了一条小缝,面前是各种电线和管路时,没敢乱动,又给关上了,嘿嘿。6、高难度的来了,左手按住“2”,右手向右推紧电梯门,凑合让它开到二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刻、剑、舷、催、捞、掏;掌握“刻舟求剑、掏出、船舷、捞上来、准能”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剑”的含义,体会寓言故事中蕴含着的道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4、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思考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难点: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玩具宝剑。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题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你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寓言都很简短有趣,又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一个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剑。(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讨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出示生字词语,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及新词。
3、默读课文
要求:把文中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或提出来。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同桌互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看《刻舟求剑》的动画片,复述故事。
(1)、播放《刻舟求剑》的动画片,学生边听边想。
(2)、指导复述方法。
(3)、同桌互相复述。
(4)、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表演故事。
请4名同学表演故事,教师和其余同学朗读叙述部分。
4、思考:那个人准能把宝剑捞上来?为什么?
教师小结。
四、拓展想象。
小组讨论:
1、那个人没有捞到宝剑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一起坐船过江的人看到他没有捞到宝剑会说些什么?
五、全课总结,揭示道理。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吗?
2、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结:你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这个道理,在生活中还能犯“刻舟求剑”的错误吗?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