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06 21:33:32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小蝌蚪是黑色的,长尾巴
小蝌蚪找妈妈我们可以给小班小朋友用动画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小蝌蚪第一次把谁当成了妈妈,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直到折腾了好几次终于找到了妈妈,他的妈妈是青蛙,这样小朋友就很能直观的看出来,原来是小蝌蚪长大了就会变成青蛙,好神奇啊!
1.活动名称(名称简洁明了)
2.活动设计(本次活动的意图)
3.活动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等入手)
4.活动准备(教师教具和设备道具准备)
5.活动过程(先导入,学习巩固,操作运用部分)
6.活动延伸(延伸到其他领域)
7.活动反思(对此次活动作出评价)
1.小蝌蚪大变身教案属于中班科学方面的教案。原因:小蝌蚪大变身是一本科学绘本,通过绘本教学可以让幼儿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更好地体验和认识自然现象,了解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做到知行合一。2.在小班阶段,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有利于幼儿的认知和成长,因此小蝌蚪大变身教案可以启发幼儿对环境的观察和探究,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提升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通过小蝌蚪变青蛙,让孩子认识它的生长过程后,应该让孩子仔细观察它的变身时间和具体变身过程
科学实验《游动的小蝌蚪》
实验目标:
1、有助于增强孩子对水和油的认识,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2、父母与孩子一起动手,让孩子感受亲子合作的兴趣,促进亲子关系。
实验准备:
盘子、温水、记号笔
实验过程:
00:51
实验原理:
记号笔的油墨比较特殊,一般由乙丙醇、乙醇和碳黑组成,在光面物体上画画,会形成一层很薄的粘膜。粘膜密度比水的密度小,遇水后就会轻轻地浮上来了。
活动名称:蝌蚪变青蛙
活动目标:
1.观察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活习性。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活动准备:图片录音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模仿青蛙的叫声。
3、师:你们见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二、出示青蛙和蝌蚪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主要特征。
1、出示青蛙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蛙的特征。(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四条腿。)
2、师:你们知道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
3、出示蝌蚪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蝌蚪的特征。(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长的尾巴。)
三、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1、师:真奇怪,小蝌蚪和青蛙长得一点都不像,那么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
2、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变青蛙》。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在泥洞里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它从泥洞里慢慢的爬出来,伸了伸腿,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碧绿的水草上产下许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春风轻轻地吹过,太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产下的卵,慢慢的活动起来,变成了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
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过了几天,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慢慢变短了,不见了,小蝌蚪变成了一只只非常可爱的小青蛙了。
3、教师边讲故事边播放课件。
4、提问:青蛙妈妈在水里产下了什么?
卵慢慢变成了什么?
小蝌蚪先长出什么,又长出什么,什么不见了,最后变成了什么?
5、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6、幼儿为蝌蚪成长卡排队,教师巡回指导。
7、教师和幼儿共同摆放蝌蚪成长卡,巩固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
8、游戏:蝌蚪变青蛙。
四、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1、青蛙生活在哪里?(既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是两栖动物。)
2.青蛙吃什么?(蚊子、苍蝇和田野里的许多害虫)
五、教育幼儿要爱护青蛙。
1、师:青蛙有什么本领?
(青蛙最大的本领就是捉害虫。)
2、师:那青蛙是怎样捉害虫的?
(青蛙的嘴巴里会分泌一种黏液,当看到有害虫时,它就会伸长舌头将害虫粘住吃掉,如果离它远的话,它就会轻轻的跳过去伸长舌头将害虫粘住吃掉。)
3、师:那你们知道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捉多少害虫吗?
(青蛙是捉虫能手,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保护了庄稼。)
4、师:青蛙的本领这么大,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小结:不要去捕捉和吃青蛙,不要做伤害青蛙的行为。看到有人捕捉青蛙和小蝌蚪要去阻止。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保护它。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