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07 09:56:03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感谢邀请!“天地君亲师”!小时候逢年过节,父母总是会焚烧香蜡纸钱让我们跪在堂屋里对着神龛祭拜。教导我们要敬天法地、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依稀记得鲁迅先生笔下的老师:“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好羡慕那时的老师,地位仅次于国君与长亲,受人尊重,对学生也有严厉管教的权利。
曾几何时,世风变了,老师的人格,老师的尊严,被一次又一次践踏。老师因为教育学生罚个站被拘留;老师因没及时回复家长电话被扇耳光;老师因两学生冲突其中一孩子说慌而被家长群殴;老师因教育未完成作业的学生而被刺死……数不胜数的伤害老师人格尊严甚至性命的事件发生,难道就因教师队伍中的个别败类?就算是常说的纯金,也只有99.99%的纯!车祸中舍身护生的河南李芳老师;地震中舍身护生的四川谭千秋老师;为救学生而高位截肢的黑龙江张丽莉老师;为保护学生勇斗歹徒的湖南杨建一老师……以及千千万万兢兢业业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好老师,难道他们不能代表当代教师的光辉形象。
如今,似乎社会上任何人都可以对老师指手画脚、品头论足。家长和学生是否可以决定老师的去留?那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老师的去留一由老师自己决定,二由上级组织决定。如果一个老师想留在这个行业,他自然会爱岗敬业,爱生如子,自然会用渊博的知识滋养学生,自然会用高尚的品格感染学生,自然会把毕生心血奉献给三尺讲台。如果一个老师不尽责,师德师风出现问题,误人子弟,作为家长和学生,你有监督的权力,你有检举揭发的权力,但老师的去留由上级主管部门裁定,法律应该没有赋予家长和学生决定老师去留的权力!
21岁湖南农大毕业,在长沙拿着500元底薪跑业务。1年后升主管,3年后任部门经理,在公司坚守了9个年头,目前任区域经理。26岁结婚,属于真正裸婚的那种,没有拿双方父母一分钱。27岁贷款买了55万的二手房,当时只有5万积蓄,借了15万做首付。3年内已经还完了所有的欠款(目前房贷月供2000)。28岁当了父亲,今年30岁,目前月薪1.5万左右,年终奖5到8万,准备年底入手一台10万的车。虽说事业不算成功,但是从大三开始到结婚买房生娃,没有拿过父母一分钱,而且每年会回报父母1万左右。最困难的日子里,白天上班晚上跑2个小时摩的和妻子一起摆过地摊。我想说的是,父母养育了我,供我上大学,已经是对我最大的恩赐。吃再多苦,受再多累,也要自己去拼搏。另外,找个一起奋斗共同吃苦的爱人也是非常重要。
我真的服了,九月份,拿老师示众一样设置议题!
请问教师节有何不同!该上课上课,是不是以为有奖金啊?想什么呢?!
唯一不同的是,去年教师节,一进教室,将近一百五十人,齐刷刷起立:祝老师节日快乐!吓得我心里砰砰跳,!没心理准备!
取消吧!都省心,我才不盼。
答:破十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计算方法,就是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用10减去减数,剩下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破十法)。
即:看大数,分小数,加剩数。
答:大数记心里,小数记手里是这样的,这是小朋友刚开始学习加法的种直观辅助工具。如3+5,5是大数记心里,3是小数用3根手指表示,从5开始,掰掰掰掰掰掰着手指往下数3个数,6,7,8数到8,所以3+5=8。
刚好去年考过这个回答一下,我先来整理一下思路。好学不好学,要看个人,如果您刚刚大学毕业或毕业时间较短,高等数学及相关学科知识还有些印象的话,比较好办,如果丢了很多年,平时工作也用不上,那估计要费点力气。(这里注意一下,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知识考的并不是初中知识,昨天看到有个问是不是只要刷初中题就行了,看了看,没回答。)
笔者多年保持着对数学的兴趣,没事就翻翻高等数学那些书,再深的咱也看不懂了。
一、先说辅导教材,我在某宝上买的中公的,的确,人家做的挺好的,最后助我一次三门都过,到了考场外,看到那些年青的男男女女手里拿的也是和我一样的教材。
二、备考
从报名到考试,大约只有前前后后一共只有3个多月的时间,头大呀,我对知识三门的知识进行分类。大致我分成2类,1类是这么数学的前部分,也就是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这是硬功夫,必须有实力,但好在占的分数不是很大60-70分。另外就是这门的后部分以及其他2门(《综合素质》、《教育知识和能力》)属于软知识,是属于那种扯一扯也能拿点分的。
1)对照教材,啃硬骨头。数学学科知识分大学数学专业基础课程和高中数学学科知识。
大学的为1.数学分析(极限、函数连续性(证明的大题一般在这里出)、一元函数微积分、级数、多元函数微积分)2.高等代数(多项式、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二次形、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线性空间、线性变化,欧式空间)3.空间解析几何(空间坐标系与向量、空间的平面与直线,曲面及曲线方程)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高中的就不赘述了,个人认为,有时间的就看看,没时间就算了,考的不多,再说,读过大学的人,高中的知识基本也是知道的。
2)知识梳理
针对上门提到的软的部分,对《综合素质》这门不管,我对照教材,一页一页的过,使用了百度的脑图做思维导图,每个知识点都做了,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边做边学,边学边做,的确,感觉学会了不少东西。
3)做真题,教材带了10套预测试卷,就做这10套,不会的,看教材看知识点,弄懂。那些软知识的真题,选择题错的汇聚起来,一遍一遍的继续,直到都会。
4)考试前,我又做了一件事情,我将试卷的简单题、论述题都在电脑上又打了一遍,一个字一个字的敲键盘的那种,是不是很顽强!敲多了,你几乎感觉到考试要考啥,什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新教改下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
5)详细说说数学这门的应试。
1.单选8题40分(含2个数学史方法论之类的送分题),这部分基础题力争最多错1题
2.简答题5题35分,3题较简单的计算,2题教学能力方面的简答题,记忆力强的很好办,像我这样记不住东西只有东拉西扯。
3.解答题10分
线性变换或者函数连续性等方面的,有时候感觉看懂题目比较困难,能写多少是多少,千万不要恋战,时间紧迫。
恭喜你,下面就脱离高数的苦海了。
4.论述题15分,课程方面的,使劲的写吧,多拿点分。
5.案例分析题20,初中教学方面的
6.教学设计30分,多看辅导书和预测试卷的解答方法,考的是角平分线证明吧,反正,写的满满的,不过,很久不写字,写一会,手就酸痛,字是一塌糊涂,幸运的是,最后的折算分是80分。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