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07 21:30:15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以下是一份“光的传递”幼儿教案,供您参考:
一、教育目标
1.知道光的传递是不需要物质媒介的,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验,体验光的传递过程。
3.了解光的重要性,让幼儿明白光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4.通过游戏和绘画活动,让幼儿感受到光的美好。
二、教学准备
1.白纸、黑纸、彩色透明纸、手电筒、小镜子等材料。
2.教学PPT或动画。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关渠道
在教学PPT或动画中,展示一张照片,让幼儿猜测这是怎么拍摄的。解释照片是通过光的传递,从物体反射或者发射出来,被相机接收,变成照片。引导幼儿了解光的传递。
2.实验:黑纸测试
给幼儿每人发一张黑纸,让他们闭上眼睛,把黑纸放在眼睛前面。教师用手电筒对着幼儿的眼睛照一下,让幼儿感受到白光。解释白光是通过眼球的反射和幕后的黑纸把光反射回来,让幼儿认识到反射的本质。
3.实验:彩虹拼图
给幼儿发彩色透明纸,让幼儿分别把红、黄、蓝三种颜色叠在一起,大家一起看会显示什么颜色。解释这个现象是彩虹的颜色是由白光经红、橙、黄、绿、蓝、紫等颜色的彩虹光折射而成的。
4.实验:光的传递
在光线通畅的教室或活动室中,通过手电筒、光线、小镜子等方式,观察光的传递,并通过简单的绘画或游戏,让幼儿加深对光的理解和认识。
5.结束活动:光之美
总结讲解整个教学课程,让孩子们意识到光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或游戏等方式,表达对光的爱、感谢和赞美之情。
四、教学评估
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听课表现等方面来评估幼儿的学习成效。
五、延伸活动
1.游戏:光影越野
可以让幼儿在光线很强的地方进行一次光影越野游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体验。
2.亲子科普:
可以鼓励幼儿父母询问身边的一些光的应用,并引导他们一起探索和体验。
以上是一份“光的传递”幼儿教案,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儿歌:守时歌
等人真心急
所以要守时
约好几点钟
一定要准时
儿歌:小闹钟小闹钟,嘀嘀嘀,从早到晚真守时。七点叫起床,八点去学习;午休再叫起,接着在学习。中午和晚上,提醒吃饭和休息。
儿歌:小时钟真守时(外一首)柯杨宗小时钟,真守时,分分秒秒都遵纪。没人看,没人管,嘀哒嘀哒不休息。宝宝上学它叫起,教会宝宝要守时。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重叠对应比较的方法,比较两组实物的多少。
2、初步理解一样多,多1个,少1个等词汇。
3、培养幼儿的比较能力和对应感。活动准备:磁性动物教具5只及相应房子,小猫5只,红绿雪花片若干。
认识钟表是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程。
1、认识钟表要分清时针,分针、秒针。最胖最短是时针,时刻不停是秒针,剩余那个叫分针。
2、明确时间的一般读法,某时某分某秒。明确数字分布,上12,下6,右3,左9。
3、分针正指着数字12时就都是整点情况。这时的时针指向哪个数,此时就是几点钟。
4、半点就是分针正指向数字6时的所有情况,看此时的时针在哪两个数字之间。
5、取较小的那个数作为时,可以说几点半。
6、比如分针指向6,正好是半点时针在1和2之间取1,读作时30分或一点半。
【活动目标】
1.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习用工具测量远近,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次数也不同以及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活动重难点】
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
2.难点:
(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活动准备:
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动物学校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小熊、小猫都报名参加了比赛。你们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从自己家里出发到学校去了,究竟是哪个小动物会最先到达体育馆呢?
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1.(引导幼儿观察路线图)请幼儿观察比较,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近?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种方法准确吗?
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
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咱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授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
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再量量其他两个小动物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5、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的结果,教师小结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6、师:郑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两种测量工具呢,我们就用这两种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小椅子好不好。
请幼儿示范测量方法,及时纠正不对的测量步骤。
7、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结果,教师小结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三、教师小结
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能被当做测量工具呢,我们的教室里就有很多,待会请你选一样你喜欢的东西作为测量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桌子、黑板,还能比比小朋友的身高呢……
设计思路:12月是辞旧迎新的日子,这时候“时间”往往成为孩子们最敏感的话题之一,于是我抓住这一切入口设计“迎新年”的系列活动,“共同度过2011”便是其中之一。
在组织本次活动前,我先通过创设环境“新年倒计时”来激发幼儿对新年的期盼。
其中我提供了2011年和2012年的月历,让孩子们借助月历来了解、记录离新年还有几天,引发幼儿产生使用月历的需求,积累经验,在此基础上开展活动“共同度过2011”。
在活动过程中,我和幼儿一起解读月历,了解月历上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回忆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在流程设计上,我首先从幼儿的已有经验人手,让他们提出问题并通过交流、讨论来解决,以此认识月历上的不同数字,理解数字所代表的含义(如年、月、日),从而学会看月历。
然后,我用问题“每个月有几天”激发幼儿的思维冲突,让他们自主探索、记录,促使他们关注“每月的天数并不相同”这一特征。
接着,我通过引导幼儿寻找月历上的一些文字来进一步了解月历蕴含的丰富信息。
最后,我出示了幼儿在园度过的一些特殊日子的照片,让他们在月历上找出是哪月哪天,回忆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与此同时,我又让幼儿在月历上寻找自己最开心的日子,分享快乐,进一步感受月历上的数字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在整个活动中,我紧紧扣住两点:一、梳理幼儿对于月历的零星经验;二、解读年历的秘密,让幼儿通过自己提出问题、交流讨论、探索操作来解决问题。
目标:1、解读月历,感受月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了解数字在实际生活中所表达的含义及其运用。
2、回忆美好生活,与同伴分享快乐的情感。
准备:1、利用2011年和2012年的挂历在活动室一角创设“新年倒计r时”的环境,让孩子们每天更新日期,以此引发他们对时间的关注,知道当天是几月几号,数数离新的一年还有几天。
2、台历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记录用的笔、纸,展示板。
3、2011年12月份的月历(教师按标准月历放大制作)。
4、-组有代表性的反映幼儿共同生活、游戏的照片。
过程:一、月历上的数字1.有谁能用完整的语言说出今天是什么日子?(某某年某月某号,星期几)离新年还有几天?2.在这张月历上,你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有什么问题?3.这么多的数字在月历上有什么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引导幼儿分小组互相提问,互相交流,解决问题。
)4.小结:数字出现在月历的不同地方,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我们能通过这么多数字知道年、月、日和星期几。
)
讲课目标,要求孩子们了解电的用途,并且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它们的几种用途,以及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讲课分析老师可以把垫子用途种类电的用途方法等有关内容用卡片的形式打印出来,发放给孩子,供孩子们记忆,熟悉参考,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用电并达到注意用电安全的目的讲课反馈一学期已总结,把好的孩子进行表扬,鼓励有问题的孩子更正问题,以确保在日常生活中安全用电,并指导电的用途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