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07 23:19:4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①尾联中一个“送”字表达巧妙,本来是“我”依恋故乡水,却变化角度说是故乡水“送”我,含蓄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②尾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故乡水以人的情感,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③尾联抒情方式巧妙,借故乡水对“我”的依依不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渡荆门送别解释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远:远自。
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仍:依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万里:喻行程之远。
“渡远荆门外”出自《渡荆门送别》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全诗原文内容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主旨是:此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写远游点题,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悠悠故乡水,不辞万里送别诗人,暗含了送别之意.此诗的写作背景诗人开元十三年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离情别意跃然纸上.当然对诗歌的理解,是见仁见智的,如果说,“无送别之意,题中二字可删”自是有一定道理的.我的拙见是,该诗中并非描写别送的过程,也不是表达与友人分别的依依不舍,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看似送别情实则恋乡意,个人认为究其内涵,要表达是不是送别情意,而是恋乡之情.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押韵的字有游、流、楼、舟。题材:送别诗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这首诗是青年李白出蜀时所作,别具一格地写出了故乡山水陪伴诗人、万里护送的动人情景。
是故乡山水送别诗人李白自己。
衬托手法
以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