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08 09:31:14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老师要上好一堂课,一定要认真撰写好教案,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从容面对。现在很多老师写教案也是流于形式,为了应付学校和上级检查,将以前的教案抄一遍就完事,至于写了什么,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上课的时候也是随心所欲,讲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这样的课可以叫做无效课堂。
有的老师认为自己教了几十年的书,就连书上的每句话在哪个位置都记得清清楚楚,还用写教案吗?认真撰写好一篇教案,对于上好一堂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那种一成不变、循规蹈矩的教育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了。现在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从多个维度来反映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课堂上是否抓住了重点?难点突破没有?教学设计如何?课堂氛围怎么样?老师的教态和现场感染力如何?等,这些内容在写教案的时候都要涉及。
我们学校的绝大多数老师,都是自己撰写教案,根据以前的教育教学经验,把课堂上遇到的一些意外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备案。结合课堂反思内容,再次修改教案。虽然课堂上不是按照教案内容来念,但自己认真书写的教案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帮助自己在上课时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小班教案要求孩子,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组织孩子做了一次丟手帕的游戏,这也算是小型运动会吧。
做文明好宝宝,就餐礼仪不能少。
筷子勺子不乱敲,讲话嬉笑就不好。
不挑食来不剩饭,人人都夸宝宝好。
细嚼慢咽肠胃好,身体棒棒都说好。
餐后收拾少不了,比比谁是好宝宝;右手拿勺,左手扶碗,身体坐直,两腿并拢,一口饭,一口菜,宝宝吃得好,干净又安静。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古老的扎染工艺。
2.尝试进行扎染创作。
3.感受扎染艺术的形式美和创作的多样性,体验扎染的乐趣。
活动重点:感受扎染艺术的形式美和创作的多样性。
活动难点:尝试进行扎染创作。
活动准备:
1、视频、PPT课件。
2、材料准备:已经扎染好的T恤;各种棉布制作的小T恤、小围巾、小手帕、小头巾等;各类绳子;可利用的辅助性材料(夹子、筷子、管子、笔等)、颜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穿着扎染衣服进入教室。
师:这件T恤好看吗?它与普通T恤有什么不同?
小结:原来,扎染是我国民间的一种特殊工艺,把白色的布进行捆扎,再浸染上颜色就可以在布料上留下美丽的、有趣的花纹了。
二、欣赏图片,感受扎染之美。
1、去布料王国欣赏美丽的布料宝宝。
师:你喜欢哪个布料宝宝?为什么?
原来用扎染的方法可以做出这么漂亮的花纹和图案。
2、出示白布。
师:布料王国里这个布料宝宝没有人打扮它,你愿意来帮助它吗?布要怎么扎、怎么染呢?我们一起去学本领吧。
三、欣赏视频,了解扎染的过程和简单方法。
1、师:视频中老师先做什么?怎么扎?扎好之后做什么?之后是如何染上颜色的?
师幼小结扎染过程:折布--扎布--染色--晾干--打开。
2、出示其他扎法,引导幼儿了解不同扎法。
师:你想怎么捆扎布料宝宝呢?
四、幼儿尝试扎染。
师:让我们每一位小朋友去生活馆打扮布料宝宝吧。
要求:
五、展示评价作品。
小结:原来扎布的方法不一样,染出来的花纹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扎染的神奇之处,这就是扎染的魅力。让我们带着我们的布料宝宝去布料王国里走T台秀吧!
教学目标:学会一般的就餐规矩,懂得餐桌上的礼仪,强化家庭美德和个人用餐形象。教学过程:
一、评一评,议一议:这些小朋友做的对吗?
(1)不等别人入座自己先吃。(2)让长辈先吃。(3)抢菜、乱翻菜。
(4)面向餐桌打喷嚏。(5)当众惹人倒胃口。(6)主动摆碗筷。正确的做法:
1主动帮助家长擦桌子、摆碗筷、端菜,等人到齐才能用餐。
2请长辈先夹菜。
3不抢菜,不在菜盆中乱翻,不碰翻桌上的盘子、杯子。
4打喷嚏、咳嗽应面朝餐桌后面,拿手帕或餐巾遮住口鼻。
5在餐桌上不要当众提到“好难吃”、“上厕所”之类的词,以免别人倒胃口。
二、练一练:分小组练一练餐桌上应注意的礼仪。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在正方形纸上用点、圆圈、小花、叶子、线条等花纹在纸的中心、四边、四角进行装饰。
2、感受画面的对称美。
3、引导幼儿选择鲜明的对比颜色进行涂色。
活动准备:
手帕一条
范例若干幅。
每人一张正方形纸。
每人一盒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导兴趣。
教师:(念儿歌)“小手帕,真美丽,天天放在口袋里,擦擦鼻涕擦擦嘴,手帕手帕我爱你。”
出示手帕,你们看这块手帕好看吗?手帕有美丽的花纹,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设计手帕上的花纹,好吗?
二、讲解示范:
(1)出示手帕三条,让幼儿比较:
这些手帕有哪些地方一样?(手帕的中心、四角、四边都有美丽的花纹)又有什么不一样?(花纹、颜色不一样)
(2)启发幼儿讲出手帕花纹设计的基本规律,如四个角上的花纹不但形状一样,大小一样,而且颜色也是一样的。
(3)启发幼儿知道四条边的图案是一样并且画的很整齐。花纹形状除了用小花、叶子、圆点外,还可以变化,如:小草、水果、小动物、还可以在同一种花纹上变化,如有的花瓣是大的,有的花蕊是大的。总之,花纹可以画成多种形式。
三、幼儿作画。
1、教师请小组长搬好油画棒并要求幼儿放好,老师发放正方形画纸。
2、每个小朋友画一条美丽的手帕,在手帕的四边、四角、中心都画上花纹。
四、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四角的花纹要对称,四边的花边排列要统一。
2、启发幼儿动脑筋设计出好看的新花纹,并给予适当的具体帮助。提醒幼儿选用对比色,如果四角的花纹是用红色涂的,那四边的花纹可以涂成绿色,涂色时要涂得均匀。
小朋友桌子上都有画纸和油画棒,你可以根据自己以前见过什么样的花边进行作业,注意选择鲜艳的画笔。涂色时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按顺序涂。
教师巡回指导时,引导孩子们认真的画,并且颜色要涂得均匀画面要整洁,不能乱涂乱画。
记住不可以把油画棒画到桌子上了,也不可以画到小朋友那。
五、展示幼儿作品并讲评。
重点欣赏图案中花纹、色彩的对称美和节奏美。
表扬造型独特,颜色均匀、鲜艳的作品。
请小朋友看看,这是谁的画呢?
他的画有什么样的花边,你们喜欢这样的花边吗?为什么?漂亮在哪里?
引导幼儿评价作品中的好与不好。学会正确的欣赏同伴的画。
活动延伸:
把幼儿画的作品贴到展示墙上,引导幼儿放学的时候和爸爸妈妈交谈自己画了什么?
幼儿园中班教案花花布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用红、黄、蓝颜料制作“花花布”。
2、感受两种颜色交叠之美。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多种颜料、湿巾或手帕纸、围裙、抹布、轻音乐、报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今天老师给爱干净的`孩子带来了一块小手帕。
二、课件欣赏
1、这是一块什么样子的手帕(方方的、白白的),怎样让这块手帕变得更漂亮?
认识这些颜色宝宝?
请一个幼儿总结一下。(红的、黄的、蓝的)
你喜欢什么颜色?(红色)喜欢红色的孩子一定很热情。
你喜欢什么颜色?(黄色)你喜欢跟香蕉皮一样的黄色。
什么是蓝色的呢?(大海、天空、海豚……)
三、动手玩乐
听,是谁在说话?(故作神秘,并模仿手帕的声音)我也要变漂亮,我也要变漂亮。(拿出手帕)
让手帕变得漂亮,试一试。(请几个孩子上来装饰)
小结:点评。
他们装饰的可真漂亮。那我也来试一试。(编儿歌)
不要让颜色宝宝跳到你的身上或地上。
四、展示分享,活动结束
做完了的小朋友自信大胆的把你的漂亮手帕拿起来。给其他小朋友和老师看看。
活动反思:
美术教学本身是艺术教学,而艺术教学就更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以体现艺术的美。小班孩子对事物的美感、形象思维还处在启蒙阶段,缺乏相应的表现能力,若任凭孩子自由发挥,而没有正确的示范、引导,那么就会出现空有过程而没有结果的局面,从而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孩子美术表现力的发展。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