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乱吃药教案?小班安全课药丸不要乱尝教案

admin时间:2024-01-08 16:48:1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别把药丸当糖吃中班语言教案

关于这个问题,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英语口语中的俚语和习语。

2.能够在实际交际中运用所学俚语和习语。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口语中的俚语和习语。

2.能够灵活运用所学俚语和习语。

教学难点:

1.理解和使用习语和俚语的差异。

2.掌握习语和俚语的正确用法。

教学方法:

1.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法。

2.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Step1.导入

教师可通过出示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俚语和习语的概念。并且提醒学生在学习语言时,要认真分辨俚语和习语,不要把药丸当糖吃。

Step2.学习俚语和习语

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了解常用的俚语和习语,并且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写和造句。

1.俚语

beallears:全神贯注地倾听

例句:I'mallears.Pleasetellmeyourstory.

2.习语

bendoverbackwards:竭尽全力

例句:Thecompanybentoverbackwardstomeetourdemands.

Step3.练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俚语和习语。例如:情境是学生在购物中心里与售货员交流,学生需要使用所学的俚语和习语来描述自己的需求。

Step4.总结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所学和运用的俚语和习语,并且让学生总结出使用俚语和习语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Step5.作业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练习,如编写句子、填空和造句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到了口语中常用的俚语和习语,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此外,教师还通过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中班安全教育教案不吵架不打架

小班:

1.知道保护五官的方法。如:不要挖鼻子、不要把东西塞到嘴巴里、耳朵里等。

2.不要随便要陌生人的东西和乱吃陌生人的东西。

3.不随便跟陌生人走,不要让陌生人触摸自己的身体。

4.上下楼梯不推挤,靠右边一个跟着一个上下,不滑扶手。

5.知道自己的姓名及父母的姓名、电话。

6.不做爬窗、跳楼梯、玩门、从高处往下跳等危险的动作。

7.不要玩插座、电器。

8.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刀、牙签等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

9.不拿玩具和同伴打闹,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10.在运动、游戏、游乐场玩时应听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有序活动,避免互相追打、乱跑碰撞。

11.外出活动听从大人或者老师的安排,不随便离开集体。

12.远离变压器、建筑工地等危险的地方。

13.懂得玩火、玩电、玩水的危害,不玩火、玩电、玩煤气以防止意外事故。

14.别拿电话当玩具玩,不要乱拨电话。

15.自己受到伤害时要及时告诉大人。

16.不到马路上玩耍,走路靠右边,没成人带领不自己过马路。

17.不要随便逗猫、兔、狗等小动物玩,以免发生意外。

18.不要在电梯上玩耍。

19.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有异味的东西。

20.不玩开水、药品,不乱吃药。中班:1.幼儿要记住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父母的全名及工作单位,知道在遇到危险时,怎样拨打紧急呼救电话。2.一个人留在家里时,如有陌生人来访,不要私自开门。3.不要用湿手去摸电器的开关、插头,更不可将手指、别针、回形针等放进插座,以免触电。4.在家中不要攀爬登高,更不要在阳台、窗边及楼梯口嬉戏,避免发生坠楼和滚下楼梯的事情。5.清洁用品或杀虫剂不可拿来玩,捉迷藏时不要躲在柜子、箱子里。6.大人不在家时,不要独自进浴室玩水,更不要在浴室里推、拉、打、跳,随意开启热水龙头。7.不要用塑料袋或棉被蒙头,不要用绳子绕在脖子上,也不可把花生、钮扣、弹珠等小东西放进鼻孔或嘴里,以免不小心吸入气管。8.不可开启煤气开关,更不能用手去摸明火;教会孩子一旦发生火灾如何自救,如何迅速逃离或等待大人施救。9.告诉孩子吃任何东西前,一定要先征得大人同意,地上或桌上的东西不可随便捡来吃。还要注意吃东西时不要边吃边跑,否则食物易吸到气管里。10.让孩子学会爱惜玩具和如何同小朋友分享彼此的玩具,以免因抢夺玩具受伤或受到破损玩具的伤害。11.了解消防栓、灭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儿园的安全通道出口;教育孩子养成到公共场所注意观察消防标志和疏散方向的习惯。12.知道报警电话:110、120、119,懂得如何打电话报警。13.下午放学后要拉着大人走,不能自己到处跑,不能停留在幼儿园玩耍,以防意外。14.教育幼儿不随意轻信生人的话,未经允许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让陌生人碰自己的身体。15.在家不自己动手反锁门,不玩煤气、炉火、火机、开水壶、饮水机、药品等危险物品。16.没成人带领不能自己独自过马路,过马路时,应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边走。17.教育孩子单独在家时,不随意开门,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要想办法对付,以防窃贼趁大人不在时闯入盗窃。18.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时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更不应该放入口内,以防意外。19.初步了解雷电的危害,下雨天和闪电不到大树和屋

小班安全教案《远离可怕的病菌》

1.初步了解病菌的危害,知道玩具等物品,以及动植物上存在病菌,知道饭前便后、游戏后要洗手。

2.初步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增强幼儿勤洗手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了解病菌的危害

1.教师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图片上的是什么。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群坏家伙,小朋友们认识它们吗?

师:告诉大家,它们有一个共同是名字——病菌。这些可恶的病菌特别小,小朋友们一般用小眼睛是看不到的,但是它们会悄悄溜进不注意卫生的小朋友的身体里,使小朋友们生病、看医生,严重的话还要吃药打针呢。

师:我们只有把这些可恶的病菌都赶跑,小朋友们才不会生病。

二、初步了解玩具等物品,以及动植物上都存在病菌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猜一猜病菌会藏在什么地方。

师:今天,病菌要和我们玩藏猫猫的游戏,他们呀就躲在了这幅图里,图中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呀?(幼:玩玩具)那你们找找看它们藏了在什么地方呢?(幼儿讨论)

师:你们找到了吗?(幼:没有)这是因为病菌啊,它们太小了,小朋友们只用眼睛是看不到的。

2.出示图片,观察病菌的藏身之处,讨论预防方法。

师:老师从医生阿姨那里借来了一把特殊的放大镜,这个放大镜可厉害了,再小的病菌都逃不过这个放大镜的法眼,我们看看这群坏家伙到底都藏在哪里吧。

师:现在你们找到它们了吗?在哪里呀?(幼:玩具里、小朋友的手上)

师:病菌藏在了玩具里,小朋友玩玩具的时候,这群坏家伙就悄悄的跑到了小朋友的手上。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把这些可恶的病菌都赶跑吗?(幼儿讨论)

师总结:老师觉得定期清洗玩具是个不错的方法。那小朋友在玩完玩具的时候洗洗手,我们手上病菌就也能被被赶跑啦。

三.增强勤洗手的意识。

师:其实,不仅仅在玩具里,在我们的生活中,好多地方都充满了病菌,比如滑梯上、桌子上、电视上、小动物的身上、草丛里。所以小朋友们在玩完玩具、吃饭前、如厕后、还有摸完小动物后(可根据情况适当展开)一定要——洗手,一定要——勤洗手。

如何不被职称牵累,做一个用匠心教学的老师

老师工资待遇本来就差,而职称对应的工资收入差距较大。因此,想要老师忽略职称牵累,做一个只知埋头苦干的教书匠,这可能吗?老师也要养家糊口,也有父母、儿女,也食人间烟火!千万别道德绑架老师,一味要求老师无私奉献,不求回报!

幼儿园安全《不做“小霸王“》教案与反思

目标: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识;2、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准备:1、课件;2、实物:鞭炮、气球3、录音机、图片、方向盘过程: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今天,大班哥哥姐姐到我们这来玩,看!他们在干什么?(大班幼儿表演放鞭炮不小心炸伤手的事情)老师问:大班哥哥姐姐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我们能不能这样做?2、观看录像,讨论娃娃丫丫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娃娃、丫丫的妈妈不在家,他们做了许多不安全的事,请小朋友仔细看,他们做了哪此错事,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①不能戴大人的眼镜;不能玩煤气;不能玩插头;不能玩刀.②手破了不能用脏抹布擦;不能乱吃药;喝水前要试试水温;不能用手捡碎玻璃.③不能在看电视时离电视太近;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不能玩锤子;不能乱掏耳朵、眼、鼻.3、平时在幼儿园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请幼儿讲述。4、电话铃响,原来是邀请小朋友去看健康安全图片展(征求小朋友的同意)幼儿判断图片上安全行为的对与错,并说出原因。当幼儿讲到玩滑滑梯注意安全时,与幼儿一起唱滑滑梯歌曲,并与幼儿一起出去玩滑滑梯,然后结束。一、《保护自己》活动目标:1、结合重点教育幼儿懂得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对幼儿加强安全知识教育。2、培养幼儿初步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的应变能力。

小班安全课药丸不要乱尝教案

活动目标:

1、懂得药品不是糖豆,乱吃药或拿药品玩耍有危害。

2、知道药品是用来治病的,生病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吃药。活动准备:1、活动前与保健医生联系好,做好参观保健室的准备

2、多媒体教学课件或幼儿用书第8-9页:《药丸不是糖豆》活动过程:1、观看多媒体课件《药丸不是糖豆》,使幼儿了解乱吃药的危害。借助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晨晨为什么病了?家里的药品能随便吃吗?为什么?2、带领幼儿参观保健室,请保健医生介绍药品,了解这些药品只有保健医生才可以动,吃药需要有医生指导。(1)出示小药箱,认识不同种类的药品。出示药箱中的药品,请幼儿从药品的颜色、形状、大小、气味观察不同的药品。教师简单介绍几种药品。(2)将胶囊打开、将带有糖衣的药片掰开,引导幼儿观察胶囊里面有什么?糖衣里面有什么?引导幼儿发现这些好看的药品许多虽然有美丽的外衣,有的甚至还有甜味,但它们并不是糖豆。

3、调动幼儿已有经验,了解药品的作用。交流讨论:人们什么时候需要吃药?引导幼儿了解药品是用来治病的,一定要在医生及家人的指导下吃药。

药丸不是糖豆豆小班安全教案反思

药丸看起来像糖豆豆,吃起来味道甜甜的,误食本来没有生病反而生病,乱吃药会有生命的危险,因为药有三分毒,其实甜甜的,如果小朋友生病了要在大人的指导下吃药,不能自己随便乱吃药,甚至不能把药当作糖果来品尝,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