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10 06:55:4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你好,【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发育过程。
2.掌握植物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3.了解植物的作用和价值。
【教学重点】
1.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
1.植物的分类和特点。
2.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实践操作法。
3.情景模拟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幼儿园植物园。
2.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植物模型、植物图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教师通过图片等教具,引导学生回忆植物的基本特征,如绿色、有根、有茎、有叶等。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班级植物园,让学生发现植物的多样性和美丽。
二、讲授(15分钟)
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图片等教具,讲解植物的基本分类和特点,如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的区别、多年生植物和一年生植物的区别等。
2.教师讲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如从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
三、实践(20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参观班级植物园,让学生亲身感受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植物模型拼装活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四、归纳(1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植物的分类和特点。
2.教师让学生总结植物的作用和价值,如为生态环境提供氧气、美化环境、提供食物等。
五、练习(10分钟)
1.教师布置小组或个人练习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练习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掌握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了植物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对植物的结构和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图片、植物模型等多种教具,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理性认识。同时,教师注重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和评价,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
活动目标:
1、认识小草的颜色。
2、能爱护草坪。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真实小草
卡片小草
绿色彩色笔
小白卡(小草)若干
根据人数而定
活动过程:
1、出示小草
师:小朋友,春天来了,大地妈妈给大地穿上新的衣服,我们看看小草姐姐穿的什么新衣服吧!
2、师:小朋友,知道小草姐姐穿上新衣服的颜色了,我们帮其它小草姐姐穿上新衣服吧!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白卡,让小朋友涂颜色
3、师:小朋友,都为小草姐姐穿上新的衣服了!看!这是什么?出示准备好的草,接着让幼儿各自自由发挥自己的看法
活动延伸:
让小朋友去草地上感受小草,了解小草!
活动反思:
教师向幼儿讲清楚草的特征及用、害处,还可以让幼儿联想一下,如果大地上没有一棵草会是什么样子。进一步使幼儿了解到小草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本领。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小野花,结合形状各异的草叶、草茎等,制作花环、花链、花篮、胸花等小装饰品。引导幼儿充分利用小草的不同特点,进行草垫、草辫、草鞋、小动物等纺织创作活动。鼓励幼儿自由走动,互相观摩,比一比谁纺织的种类最多、最漂亮。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小草,丰富有关小草的认识。
2、感知小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学习有关小草的制作活动,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请家长带孩子到草地观察小草,获取一些小草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了解小草的特征。
1、前几天,我们都去草地上玩小草、看小草,谁来说说小草长在哪里?是什么颜色的?
2、幼儿相互介绍自己认识的草名字以及小草的根、茎、叶、花的颜色、形状等特点。
幼A:我喜欢狗尾巴草,因为它毛茸茸的,像小狗的尾巴。
幼B:这是蒲公英,它的叶子像锯子,花是黄的,以后会变成白色的小绒球。
幼C:这是一种可以吃的草(荠菜),可以包馄钝吃,白色的小花像满天星。
幼D:这小草断了,会流出“牛奶”来叫羊奶草。
评析:幼儿虽未完整的介绍根、茎、叶、花,但都能抓住小草的主要特征,这是难能可贵的,叙述中,有的幼儿用方言说小草的名字,这些有趣而直观的名字,教师没有否定它,而是改为大家根据小草的特点来讨论,给小草起个适宜的名字,再用口语表达。然后让幼儿用手按一按,光脚踩一踩,讲讲有什么感觉?再用鼻子闻,引导幼儿用语言来表达出来,就是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感知小草。
3、找出你自己不认识的草去请叫别人。
4、让幼儿用手在草地上按一按,赤脚在草地上踩一踩,讲讲有什么感觉?
有的幼儿说湿湿的、滑滑的,有的说很舒服,就像走在地毯上,有的.说脚地有发痒的感觉。
5、引导幼儿闻一闻青草的气味,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评析:这一系列的活动,教师是采用灵活和开放的原则,追随幼儿的兴趣,通过调动幼儿的视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去观察、学习、,把观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二、了解小草的作用与人类时候的关系。
1、请养过家禽、家畜的幼儿说说,家禽、家畜每天吃的饲料是什么?草可以作哪些动物的食物。
2、观察草坪几周围的野草,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喜欢种草坪?
幼A:草坪看上去很平整、很漂亮。
幼B:有草坪的地方很舒服,空气新鲜。
评析:通过引导使幼儿知道草坪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以及固土、保湿等作用
3、让幼儿在草地里找一找,并用已有的经验谈谈草还是哪些昆虫的家,它们为什么选择草丛为家。
4、向幼儿介绍小草还可以当燃料、制造肥料、有些小草还能做药材。
评析:这主要是使幼儿了解到草与人类、动物、环境的生态关系,萌发爱护小草的情感,做出保护益草的行为。
三、了解小草的害处。
师:小草有这么大的作用,为什么人们有时还要除草呢?
幼儿A:小草和庄稼长在一起,营养都被小草吸收了,庄稼就长不好了。
幼儿B:花园里长出了杂草,花园看上去就不好看了。
小结:草的生长也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养料,所以,庄稼地和花园里的草多了,就会影响庄稼和花的生长,就要把草除掉。
四、对小草进行创作活动。
1、将和幼儿一起收集的各种野草和野花进行盆景制作。尝试简单的插花艺术。
2、用自己喜欢的野花、草、叶进行粘贴活动。
3、用彩纸折制自己喜欢的花花草草。
评析:这一活动环节,通过美工活动自然而然帮助幼儿巩固对小草的认识,初步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了创新能力。
课后反思:
1、小草是农村幼儿熟悉的植物,对中班幼儿来说,既要正确认识小草,又要了解小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活动教学内容容量较大,有一定的浓度和难度。正因如此,幼儿也因此有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所以活动的内容选择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高于幼儿的生活。
2、整个活动遵循循渐进的原则,环环相扣,方法灵活,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陶治了情操。首先,教师把教学的地点由室内迁移到室外,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这使教学活动变得更新颖、开放、直观、生动,大大激发了幼儿观察的兴趣和愿望。第二,将知识的传授与娱乐、游戏相结合,淡化了教与学的界线,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第三,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观察、学习,把观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幼儿。第四,整个活动中教师始终起着引导作用,使幼儿观察的目标更明确,针对性更强。
3、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学科学的特点,重视幼儿学科学的过程,在幼儿自身主动探索中,发现小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自始自终保证了幼儿学科学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幼儿再次探索的欲望。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内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注释:又作"草"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3、萋萋:茂盛的样子.韵译: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评析: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7日—9日,今年白露为2021年9月7日。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气。这时候,白天和夜晚温差越来越大,夜晚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水珠,这些露珠晶莹剔透,在早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洁白的光芒,所以被称为“白露”。为了帮助孩子们了解“白露”节气的习俗,丰年幼儿园开展了“白露”节气主题活动。
《青蛙搬家》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故事《青蛙搬家》,能分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2、知道做人要谦虚,大家互相合作,不能处处争功劳。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青蛙搬家》、故事《青蛙搬家》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青蛙搬家》
1、教师:你们说,青山会飞吗?这次呀。大雁带着青蛙一起飞到了天上,你们想知道貌岸然是怎第回事吗?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轻。
2、教师师播放故事《青蛙搬家》,幼儿边阅读幼儿用书《青蛙搬家》边欣赏故事。教师带领幼儿认读汉字“青蛙”“大雁”“家”。
3、教师: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青蛙为什么要搬家?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青蛙最后搬成家了吗?
4、教师:青蛙为什么没有搬成家?如果你是青蛙,应该怎么做?
5、教师小结:大雁带着青蛙一起搬家,青蛙得到了大雁的`帮助,应该心存感激,因为大家都是互相合作、互相帮助的。实在不应该处处争功劳,这样反而害了自已。
6、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二、情境表演:青蛙搬家
1、幼儿翻看幼儿用书《青蛙搬家》,进一步熟悉故事情节和角色的语言、动作。
2、幼儿四人一组,各自选择一个角色:大雁、青蛙、人、旁白。
3、各组分别排练。
4、表演《青蛙搬家》。
《春天来了》教案
幼儿对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尤其是四季的变化过程,年年岁岁的周而复始中。
《春天来了》教案设计一:
活动目标
1、让儿童通过看图、讨论、理解春的内容。
2、能用语言、绘画抒发情感。
3、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绘画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抒发对春的情感、提高语言能力和绘画能力
难点:能用绘画表达对春天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前播放儿歌:
春天来,春天来,朵朵花儿开,白花开,红花开,引得蝴蝶来。
春天来,春天来,春风把叶裁,裁杨叶,裁柳叶,绿条随风摆。
1、大挂图、大字卡
2、幼儿用书、录音带
3、相关春天的图片资料(柳树、桃花、小鸟、小草、燕子、风筝)
活动过程
活动
(一)春天走来了
①出示大挂图,请幼儿看图说话;
教师:“美丽的春天来到了,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这里有一幅关于春天的图画,请你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看见了什么?”
幼儿:“柳树、桃花、小鸟、小草、燕子、风筝、小朋友”
教师:“柳树到了春天有什么变化?什么颜色?小鸟在干什么?春风吹过来,柳条怎样回荡?什么花儿开了?小朋友在做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其它事物的变化,并逐句引出儿歌
教师:“小朋友说得对,你们看柳条发出嫩绿的新芽,在春风中来回的荡漾,小鸟高高兴兴地唱起了歌,桃花也开满了枝头,小朋友在草地上放风筝。”
②播放录音,教师带领幼儿欣赏、朗读儿歌
活动(二)字宝宝乐园
①请幼儿打开书,边听录音边用手指划读
②玩字宝宝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
教师:“咦?怎么儿歌中有的字宝宝不见了呢?原来字宝宝要和我们玩游戏呢。”请幼儿一起说:“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字宝宝××就回来;哈哈,××回来了!”
活动(三)绘画
①引导幼儿观看有关春天的图片资料(柳树、桃花、小鸟、小草、燕子、风筝)
②讨论春天的美景,启发幼儿扩展思路,并用画笔画出更多春天的景象、春天的颜色。
③指导幼儿初步构图,柳树、桃花、小鸟、小草、燕子、风筝的简单画法等。
活动延伸:
①请家长周末带幼儿春游,发现更多春天的秘密。
②教师和幼儿一起布置增添有关春天的图片。
③带领幼儿播种各种种子,观察其生长过程。
《春天来了》教案设计二: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春天的一些季节特征。
情感目标:体验伙伴间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精神。
能力目标:感知故事中电话号码的排列顺序,初步找出其中的规律。
重点难点
让孩子们初步感知并找出故事中电话号码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春天的特征。
物质准备:课件、动物头饰、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谈话:
春天来,春天来,朵朵花儿开,白花开,红花开,引得蝴蝶来。
春天来,春天来,春风把叶裁,裁杨叶,裁柳叶,绿条随风摆。
春天来了,我们上午一起找过了春天。小朋友们看到的春天里有些什么?
总结:我们看到的春天里有黄黄的油菜花、绿绿的麦苗、好看的蚕豆花、青青的小草、美丽的豌豆花……春天真美啊!2、教师边操作课件边讲述第一遍故事。
师:小朋友们找的春天真美啊,小动物知道了,也想出来找找春天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动物们是怎么找到春天的。播放多媒体课件,感知故事内容。
3、师幼互动,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小动物的对话语言:
好听的故事欣赏完了,你们听到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呀?教师逐一出示动物图片。
第一段:
(1)睡了一个冬天的小胖熊被一阵轰隆隆的雷声惊醒了……
(2)小胖熊要把这个好消息打电话告诉好朋友小松鼠。(电话号码是12345)
(3)听小胖熊在电话里给小松鼠说些什么话?(喂,小松鼠吗?春天来了,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游戏吧!)
第二段:
(1)小松鼠听完电话后,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白兔,于是就给小白兔打电话。
(2)小白兔的电话号码是23451,哪位小朋友来为小松鼠把号码排出来。
游戏:开火车(1)“小朋友想来表演这个故事吗?请小朋友选择自己想扮演的小动物头饰带在身上,然后再跟同伴一起说说你是什么谁,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最后找到小动物自己的家。”
(2)教师扮演火车头,拨小动物的电话号码12345,“小松鼠,小松鼠,春天来了,桃花都开了,我们一起出来玩吧。”小松鼠听到后乘上小火车出来一起玩。
(3)同上。一一请出其它小动物。并变换关于春天景色的语言。最后,师生变成一辆小火车开出活动室结束。
看了“《春天来了》中班优秀教案”的还看了:
1.幼儿园中班折纸教案
2.适合中班幼儿的折纸活动教案
3.五月的青岛教学设计
4.如何教幼儿园小朋友画画
5.幼师一周见习报告范文3篇
篇二:中班优秀教案:可爱的脚丫丫(科学)
活动目标:
在看、摸、玩小脚的过程中,激发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
活动重点:了解脚指的名称及作用
活动难点:能探索身体的奥秘
活动准备:海绵软垫、各种豆类、木板、各种各样的颜料、大白纸一张、绳子等。
活动过程:
1、创设环境,请幼儿感受体验:
—“请小朋友脱下鞋在不同的路上走走、跑跑、跳跳。”
“走在不同的小路上,感觉怎么样?”
2、探索实践,请幼儿比较不同:
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自己的小脚:
—“我们的脚上有什么?”(摸一摸、看一看知道脚有脚趾、脚甲、脚跟、脚心、脚背、骨头等组成。)
师生互相比较:
—“我们的脚长得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组织幼儿,提升幼儿经验:
教师提问:
—“人的脚有什么用呢?”
“怎么保护自己的小脚呢?”
教师小结:脚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爱护自己的脚,要做到勤洗脚,勤俭脚趾甲,勤换袜子,不穿太大或太小的鞋等。
1、引导幼儿印脚印,体验快乐:
—“让我们的脚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白纸上印下脚印。”
篇三:中班社会《逛公园》活动优秀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在郊游的游戏场景中,能运用生活经验交流有关乘车安全的问题,掌握安全乘车的常识。
2、了解在公园游玩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则,激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3、体验郊游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创设情境:公共汽车情境。
2、草地的场景。
3、乘车视频。
4、歌曲:《开汽车》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呀!这么好的天气,我们一起坐车去逛公园吧!车那边,我们坐车去咯!
二、乘车情境游戏,了解乘车安全规则,尝试去遵守。
1、了解排队乘车的基本规则。
提问1:小朋友们都找好位置坐好了吗?刚刚你们上车的时候表现得好不好?谁来说说你是怎么上车?
提问2:我们怎么上车、下车才是文明的?
小结:刚才那位小朋友说了,我们要排队上车才是文明的。你们都记住了吗?
2、练习上、下车,巩固幼儿上下车的行为规则。
师:我们现在先来练习一下,看看小朋友们都是不是记住刚刚说的,上车要排队,不要推,也不要挤。(来,小朋友们起来。)
3、观看乘车视频,了解安全乘车的常识。
开车之前请你们看一段动画片,看完后请你们说说动画片里发生的事情。
提问:①、动画片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②、车开了,我们的头、手能伸出窗外吗
③、在车上,我们能不能到处走动、打闹
④、我们坐车除了不要把头和手伸出窗外,也不能在车上走来走去、打闹。还要注意什么呢?
4、开车游戏。
师:小朋友都们都知道坐车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了。那你们都坐好了吗?有没有握紧扶手?好,我们的赵司机要启动车了哦!(听音乐开车:小朋友们注意了哦!汽车要转弯了。)
到站了,我们要怎么下车呢?
三、公园游玩情境游戏,了解在公园游玩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则,激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⑴、布置垃圾满地的公园场景。
师:公园到了,我们一起到公园里玩吧!
提问:咦,我们平时到公园里玩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我们要爱护公物,爱惜花草树木,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不能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我们要做一位讲文明,讲卫生,有礼貌的好孩子。
⑵、游戏:吹泡泡。
师:好了,我们起来一起玩游戏吧!玩什么游戏呢?(吹泡泡)
好累啊!我们休息一下吧!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幼儿:开心)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吃的东西来起来分享。可是我们吃完了东西会有很多的垃圾,怎么办?(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对了,我们要做一位讲文明,讲卫生的好孩子。
今天老师带你们来逛公园,你们开心吗?可是天色不早了,我们坐车回去休息吧!小朋友们排队上车。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