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10 19:46:00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让幼儿了解矿泉水瓶子可以做娃娃,再让幼儿用彩纸包上矿泉水瓶子,盖子上装饰成眼睛,瓶身画成衣服,裙子,让幼儿了解瓶子变娃娃的神奇,接触新的事物
教学设计合理,生动形象,重难点突,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多观察,多互动。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感受童话故事《树妈妈和树叶娃娃》所表达的情感脉络。
2、能大方地用身体动作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3、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要体谅、关心妈妈。
活动准备:
1、《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多媒体课件。
2、《挪威舞曲》、自录配乐故事磁带各1。
3、不同表情的`树三棵,树叶娃娃(黄、绿)人手2片。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提问:故事里讲了什么事情?
(二)结合多媒体课件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情感脉络。
1、问:
树妈妈长得怎么样?
春天和夏天树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
秋天,梧桐树妈妈有什么变化?心情怎样?为什么会伤心?(学唱伤心歌)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事让妈妈伤心过?怎样让妈妈不伤心?
假如你是小树叶你怎样安慰树妈妈?
2、看看、讲讲小树叶变成养料的自然现象。
3、小结:春天树妈妈快乐——秋天树妈妈伤心——春天树妈妈快乐。
(三)欣赏《挪威舞曲》
1、完整欣赏《挪威舞曲》
提问:音乐里藏了一个什么故事?
2、边欣赏音乐边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3、分角色表演《树妈妈和树叶娃娃》
(四)打扮树妈妈,用绿、黄树叶分别与春天的树妈妈和秋天的树妈妈匹配。
四、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人。
1.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
2.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是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与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内在教学理论相互转化的过程,可以为新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教学提供比较丰富的实际情境,有利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典型记录,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因此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是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特性,如流动性、透明度等。
2.学习如何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述水的性质。
3.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步骤:
Step1:引入话题(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水的特性,引导学生思考水的流动和透明度等特点。
Step2:讲解词语(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水有关的词语,如“流动”、“透明”、“清澈”等,并解释这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Step3:练习运用(1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物品,让学生描述它们的外观和性质,鼓励学生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述水的性质,例如:“这个杯子很漂亮,水很清澈”。
Step4:游戏互动(1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例如:“找不同”、“说故事”等。
Step5: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向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形容词和动词在描述事物时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班里有许多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它放回原处。
2、尝试根据玩具标记图,一一对应收拾摆放玩具。
3、愿意参与集体劳动。【活动准备】1、会发生的娃娃。2、玩具标记图,幼儿用书——送玩具回家。【活动过程】1、以送玩具娃娃回家的游戏形式,引起幼儿兴趣。◎将玩具娃娃藏在教室的某个角落,带领幼儿寻找发出哭声的玩具娃娃。◎找到娃娃后关心娃娃为什么哭?家在哪里?然后把娃娃送回家,并启发幼儿想象自己找不到家会怎样?懂得玩具玩好后要送回家。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垒高、搭桥、围合、延长、等技能进行纸杯搭建。
2.愿意与同伴合作进行搭建游戏。
活动准备:纸杯、硬纸板、奶粉桶、饮料瓶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自由搭建,口向上还是向下,幼儿随意摆放。
2.在幼儿已有一定经验后,教师提出搭建主题,增强其目的性。(你们想给小熊宝宝盖一座什么样的城堡呢?),幼儿进行操作。
3.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
4.音乐响起,幼儿将纸杯归位。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