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11 00:22:43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观潮》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观潮》一课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贺老师在本节课的设计上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雄奇。
1、创设情境,体会观潮人的感受:
首先课件出示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人们在大堤上等潮来的情景,提出“如果你就是观察人中的一员,想到就要见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你会怎么做?观潮的人群又是怎么做的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到观潮人的急切、激动的心情。
2、读中感悟,感受大潮的气势:
学生自由读潮来时这一部分,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读出精彩来,并跟同桌说说自己喜欢读的理由。这就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如读“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教师要求学生反复读,并分组读,一层一层,仿佛大潮就在身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也读的很好,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
3、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感受,激发情感和兴趣:
学生通过感受到了大潮的气势,老师就问潮水真的像作者描写得那样吗?想不想亲眼看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放录像,展现大潮来时的雄壮的情景,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大潮气势的雄伟和壮观。最后在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给录像配解说词,既锻炼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复习部分生字,学习3、4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不同景象。
2、过程与方法:
在读、想、演、练的中掌握文中词语的运用。在读读议议中感受大潮到来时的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内心为我国有这样壮观的自然奇观而感到骄傲、自豪。从小树立热爱祖国、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观潮》这一课,了解到江潮还没有来,江面很平静,可是海塘大堤上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等啊!盼啊!直到午后一点左右。听,从远处传来了隆隆的响声,同学们,那是什么声音呵?
生:潮来了!
2、师:对,大潮就要来了,你们想看看吗?说去就去,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地轻声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大家要仔细地听潮、看潮、用心体验潮,观后说说钱塘江大潮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读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自由读三、四自然段,并记下问题。)
3、学生汇报读书情况。
二、解决问题,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都很好,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潮来时这一部分。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大潮声音的词句,用“直线”画出描写大潮样子的词句。你特别喜欢的,就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读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读,勾画。)
2、生:我画的描写潮来时声音的句子是──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描写大潮样子的句子是──从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师:你听到了大潮在远处时的声音──闷雷滚动,看到它的样子──一条白线。
(教师点击课件出示潮来时的图片:闷雷滚动、白线。)
3、师:课文既写出了大潮在远处时的声音和样子,还写出了观潮人的情绪,作者观察得多么仔细啊!让我们带着观潮人的情绪再来读好这个句子。
(点击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真会观潮,不仅听到了大潮在远方的声音,看到了大潮在远处的样子,更难得的是你们还体会到了观潮人的情绪,真是不简单。
师:大潮在远处时其声如闷雷滚动,其形似一条白线,难道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潮仅仅是这样的吗?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一个句子,想一想这条白线是怎样变化的?
(提示学生重点理解“横贯”一词。与同桌讨论刚才同学提到的“那条白线很快地移来,却慢慢地拉长变粗”是否矛盾。)
(生自由读,并与同桌讨论。)
(指导学生个别赛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4、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读书去感受了大潮汹涌而来的气势,现在老师请大家看一组壮观的图片。
(师点击课件,出示画面,学生看着,不由自主地惊讶、赞叹。)
5、师:谁能谈谈你刚才的感受?
(师点击课件出示:浩浩荡荡、飞奔而来。)
师:大家看了画面后,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此时的感受。
师:你们想不想把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一天下奇观讲给自己的亲人、朋友们听呢?大家自己先试着说一说。
(生自述。)
(请学生分别依据课文和画面,加上自己的想像进行了复述。)
三、知识拓展,深化教育
1、师:请大家当小主持人,给画面配解说词!
2、师:当主持人可不容易,你们知道解说词在哪儿吗?对了,就在书上的三、四自然段,咱们就来个《话说钱塘大潮》的第二集《潮来时》。
(两名学生边点击课件“钱塘江大潮图片”边配解说词。)
3、小结:作者围绕着大潮声音、形状的变化,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具体地描写出来,我们读后,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我们就是要学习作者这种细致的观察方法,平时多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去想、去体验,这样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
如果我们要进行军训的刺杀操的表演方案,首先我们要把方案拟定的多少人时间地点拟定清楚,那么每个人的职责是什么,负责出操的收操的主持人,这些我们都要拟定在我们的方案当中去,而且你最好要做到面面俱到,做完之后可以给有经验的人帮你参照一下。
丨:认识沙蛋,探索其音色,2:尝试用沙蛋有节奏的为音乐伴奏,3:感受音乐带来劰快乐。
一、教学内容:《剥鸡蛋》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谈话活动,知道蛋的营养价值很高,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好处。
2、在讲述蛋做的菜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在品尝蛋制品中养成好习惯,享受生活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
各类蛋制品,课件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蛋有很多营养,学会剥蛋。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情景教学、示范法。
今天的活动在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下顺利的开展了。虽然个别幼儿忘记带鸡蛋,但却有四位小朋友带了二个,一位小朋友带了三个,保证了班上每名幼儿都有一个鸡蛋。这里还有个小插曲。我请多带的小朋友去赠送给没带的幼儿,在赠送时,受礼方要主动说谢谢,适时的进行了一次礼貌教育。嘻嘻~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教育。瞧,孩子们剥的多认真啊~可在剥前,我先请个别幼儿来回答如何将硬硬的蛋壳剥开时,孩子们都想到了敲,因为不敢用力,三名幼儿站起来示范结果都没敲开,一时没了主意。最后祝艺闻小朋友重重的将蛋敲向桌子,壳破了。大家都赶紧效仿,一时间,敲蛋起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简单来说主要为声乐、台词、形体和表演。很多艺术学校都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以六一艺术团为例,开设的艺术课程有小演员班、舞蹈班(舞蹈考级、流行舞、舞蹈精品班、芭蕾考级、舞蹈小课)、音乐班(声乐精品小课、吉他课、六·一合唱团、钢琴小课、慕司音乐、金百灵小歌手俱乐部)、儿童戏剧表演(音乐剧、舞台剧班、朗诵表演考级班)和播音主持考级班。
这个问题问的含糊不清,首先要说清在场的老师、校领导和主持人应立即制止谁?是制止陈宏友?还是制止蒋同学?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暗指,怎么没人制止蒋同学上台抢夺话筒的行为,如果是这样,那出题的人就有问题了。陈宏友在1000多人的礼堂,面对学校领导、老师、主持人和同学,大放厥词,发表不当言论,宣传美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在场的人应当制止的是陈学友,他们不制止陈宏友,说明他们的思想已经麻木到什么程度?中学教育已经颓废到何种程度?如果是制止蒋同学,那就大错特错了,蒋同学的爱国情怀,勇敢行为,不但不应该制止,反而应当肯定,应当支持,应当表彰奖励。
一、班会目的
1.学习了解中职生使用手机的现状以及危害;
2.掌握中职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3.了解并践行合理使用手机的方法;
二、班会准备:
1、将同学分为四组,确定林乐萍为主持人,准备主持词;
2、一组同学负责手机同学日常不合理使用手机的照片;
3、二组同学搜集一些国内外关于校园使用手机的相关事件;
4、三组同学搜集一些不合理使用手机的视频资料;
5、四组同学调研并撰写手合理使用手机的方法和经验。
6、班主任挑选8名同学组织辩论赛,并协助完成辩论材料。
7、制作PPT及辩论赛相关的道具等。
三、班会过程:
1、开始:在班会开始之前,我们先看一段视频《手机集锦》。
2、引出主题:同学们,视频中的人们都在干什么?(玩手机)。是的,手机作为新时代高科技的产物,现在已经普遍应用于生活各个方面了。在我们班就人手一部。手机给我们带来方便、快乐之余,也引发了不少的社会问题,给人们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在我们教育领域,在校园里边,手机问题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令人头疼问题,一个大顽疾。甚至有的人已经将学生在校园里使用手机的问题认为是一种特意举办本次主题班会------------别让手机毁了我们的青春。
3、班会流程介绍:来看一下我们本次班会的流程。
l看:观看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使用手机的现状,引发思考。
l论:聆听一场小型辩论赛,剖析中职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l鉴:学习借鉴一些国内外关于校园里使用手机的制度规定。
l省:观看一个关于使用手机的采访视频,引起大家反省。
l行:学习一些合理使用手机的方法,并积极践行。
4、看图片:首先第一环节,作为当代中职生,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是未来的大国工匠,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可是由于手机的出现,咱们中的许多同学变得玩物尚志,整日混迹于生活,不可一世。
5、看视频《手机的危害》:社会各界下如此大的功夫来遏制手机的使用,足以说明在校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有多大。针对校园使用手机,三组同学还给我们准备了一段视频资料,一起来看一下:
短片最后有两句话值得大家好好反思,一是,手机手机人类的工具,还是灾难?二是,不要成为手机的奴隶!
6、介绍手机的如何使用:说了这么多,手机究竟该不该用呢?又到底该如何用呢?下面有请四组的同学给咱们介绍一下手机究竟该如何使用,大家掌声有请。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2.积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3.积极投身各种学习或运动活动中;
4.多与家长、老师或朋友交流;
5.手机上只下载必要的APP。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