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11 21:06:20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截止目前,这位网名“帅气满江湖”发的微头条已经删除,上百万的阅读量的确可称得上是热门话题,但结局是早就已经注定的,这样的声音不可能长久留存。删前浏览过,包括评论区,作为教师的我,百味杂陈。
一、当你谈劳动法,他跟你讲道德《劳动法》适用于每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劳动者,学校里也有无编制教师,所以凡是在评论中说教师不适用劳动法的,请去书店看看,不用买,翻开看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就行。有编制教师参照《教师法》,目前《教师法》并无明确规定教师工作时长,暂时参考《劳动法》。
对教师寒暑假有疑问的,也请去书店翻《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第四句话。
于是就有人拿这个说事,挺悲哀的不是?已经明文确定的事情,硬要掰扯,不明白是为什么,实在找不到理由,直接开骂不更爽?反正也看不惯教师嘛!
当然,大家都是文明人,要文明上网,所以得找块布遮羞,这块布很好找,大家都能用,那就是师德。
你要有师德,要奉献,要对学生好,额外付出是应该的,别说早晚自习,就是24小时在岗也是师德高尚的象征,万一挂了,送你面锦旗,一路走好,下一个上来!
啥?劳动法?请问你一个教师好意思提劳动法?军人按劳动法能打仗?医生按劳动法能救人?警察按劳动法能治安?就连街边的乞丐,除了吃喝拉撒,剩下时间都在劳动嘛!赶紧为人师表,赶紧去上课!
这一番论调下来,任你如何招架,反正就怼你一句,你没师德。
教师工作时间究竟是多少,全国各地不一样,按这位教师所处高中阶段,早6点到晚10点是正常的,尤其是班主任,衡高模式全面流行于高中,不仅是学生苦,教师一样的,这已经远远超过法定日均劳动强度,即使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没法缩短学生学习时间,教师法更无法缩短教学时间,因为无论学生或教师,被迫“主动”延长时间,相信更多教师,看了微头条之后,感叹一句,然后继续早晚自习去了,只不过有人替他们呐喊了一下。
寒暑假对于高中生来讲,不过是换了个场所学习,对于高中教师来讲,不过是换了个场所教学,拜网络教学发达的缘故,寒假作业答疑现在都在网上进行,网络联通了假期中的师生,虽然没有教师盯着,然而一样有早晚自习,并且这一切都被称之为“学霸之自律”,受万人追捧。
二、当你谈教书育人,他跟你谈分数教育首先要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安全永远是第一位,也是任何学校工作的红线。
然而在高考重压之下,这一切皆不重要,每天安排8小时的课程,那是远远不够的,要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于是来早一点,在教室读书,这便是早读的由来,8点第一节课,7点半就要开始早读,那学生到校要提前到7点,于是班主任必须6点半到岗,学校管理中的层层加码,是一种常态,尽管我们目前对防疫工作中的层层加码非常重视,可在高中,没人在意。
下午最后一节课是6点结束,但考虑到学生作业在家完成效率不高,白天还要疑问未解决,那么晚上加个自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2小时吧!所以把吃饭时间留出来,7点到9点晚自习,学校再加个码,便到10点了,班主任离校基本上10点半算正常。
在这种时间安排之下,身心健康能保证那是奇了怪了,除了个别能力超强的人,多数高中阶段的学生都感觉非常累,更别说教师了。
能不上吗?那位河北的教师明确拒绝了,但我相信多数教师不会拒绝,他们最多只是心里不满,可能就像某视频中的一位男教师一样,一进教室,立刻换脸,那个激情四射的教书匠又回来了!
不上早晚自习,学生分数怎么办?不增加教学时间,学生分数怎么办?分,分,分,读个高中,已经是“50%”的胜利者,怎能半途而废?高考凭啥录取,分。所以教书育人什么的,是面子上的东西,里面要的其实就是分数。
拒绝早晚自习?如果分数低了,就是你误人子弟。
三、教师要学会保护自己珍爱生命,远离杠精!
永远会有一帮看不惯教师的群体,无论你有多优秀,师德有多高尚,他们一定不会满意,即使成为圣人不食人间烟火,一样被打倒,孔老夫子就遭遇过。
教师首先是个社会人,有自己的家庭,需要满足基本的社会生存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职业都一样,包括前面举例中的军人、医生、警察等,但由于职业特殊性,在工作时间上没有明显界定,我是班主任,周末学生有数学题要问,半夜学生家长打来电话是常事,紧急情况下那种责任感会让劳动法、教师法全部抛之脑后,做完之后也没什么补偿,毕竟这种事总不能拿到校长办公室去“邀功”吧?
其次对于工作上的安排,哪怕不合理,哪怕心里不舒服,也得先执行了,作为学校的一员,得有全局意识,虽然在网上看得很爽,有人替自己说了心里话,也不过是说说而已,该上早晚自习还是要去,别推辞,因为学校就这么几个教师,你不干了,别人就得上了。
第三,聊下工资,河北那位教师不眼红早晚自习那点钱,以学校尤其是公立学校的财政状况,的确不需要眼红,根本就没多少,那点费用不过是安慰意义,以区别上和不上而已。曾经在互联网996被人口诛笔伐的时候,身处其中又有多少人辞职转行了?毕竟能996,收入有保障对吧?同一所学校的教师,无论采用何种考核,最终差距都不会特别大,真正造成收入差距的,还真不是因为成绩,而是因为职称,而众所周知,职称这东西,与教学成绩关联实在有限。
两句最常用的道德绑架:第一句是,寒暑假工资照发,还有什么抱怨的?第二句是,你不喜欢当教师,可以辞职呀!多得是人想来。
先怼第一句:取消寒暑假,我极为赞成,将教育教学工作与普通企业的劳动等同起来,当然没问题,取消寒暑假,意味着平时也要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一周五天,每天8小时,即使个别原因加个班,问题也不大,反正作为教师,早就习惯了远比这劳动时间更长的工作状态了,只是有个问题还需要解决,国家得拿出更多的工资,财政支出会多出很大一块,许多非教育行业的人士想当然的认为教师寒暑假工资和平时一样,其实不然,只是基本工资,在许多城市,房贷还完,所剩无几。
那还不如寒暑假不发工资,完全将教师生存交给市场,那便也不要对有偿补课说三道四了,教师连工资都不拿了,就不能凭自己的本事吃饭?
寒暑假其实是放给学生而不是教师的,但国家不可能放任这许多教师在这期间无所事事,这个假期间,还安排了许多非教学事务,例如疫情期间,大量教师被抽调到志愿者前线,即使不是疫情期间,各类培训、填表、统计工作也都会找上教师,取消寒暑假,这些工作一并取消,我想多数教师会投赞成票。
再怼第二句:不想干可以辞职,这句话可以用于任何行业,只要对该行业不满,就可以用,言下之意,既然做,就必须满意,不得有个人意志的存在,这就不仅仅是道德绑架了,而是等同于洗脑传销,思想控制在任何国家,都是被严格禁止的。
建议,不想看这些言论,你可以不看呀!
教师队伍原本就参差不齐,我们需要的是留住其中的优秀教师,而不是把他们推走,如果学校在管理中缺乏足够的尊重,那么优秀教师的流失是必然,学校并不是盈利单位(私立和机构除外),在薪酬上能给予的有限,既然钱不能给到位,但不能让优秀教师的心受委屈,虽然有大把的人可以进来,但新进来的能抵得上流失的?长此以往,教学质量如何保证?人民如何满意这样的教育?
1、清楚自己的定位
在《鼠小弟和大象哥哥》一书中,鼠小弟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它个子小,力气小,胆子小,更没有什么大本领,跟大象哥哥对比起来,显得自己十分渺小和无能,因而非常羡慕大象哥哥。
这个跟我们日常生活十分相似,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人长得高瘦美,有的人就是矮,但除了这些外形,每个人的性格,本领都不尽相同,通过这个故事,也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通过细心观察,发现每个人的特点,正确看待自己跟别人的差异化,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也能帮助孩子挖掘自己的长处。
矬胖
让孩子接受自己的优缺点,不要盲目攀比,只要我们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也能自信的过好自己的生活。像这本书最后鼠小弟就把大象拉出来的大便打扫得干干净净,又把大象踩到的花给重新养护起来,正是因为它这份善良,最终赢得鼠小妹的青睐。
2、教孩子灵活变通
在《鼠小弟和松饼》一书中,鼠小妹答应给动物们做松饼,可是动物都根据他们自己的喜好,提供各种各样的要求,有说想吃香蕉,有说想吃鱼、核桃、胡萝卜和奶酪的,原本鼠小妹只答应做松饼,没想到大家提出这么多要求,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才能满足所有人。
后来,经过鼠小妹的灵活变通,就把自己做的松饼,变成香蕉、鱼、核桃、胡萝卜和奶酪的形状,本质还是松饼,只是形状不一样了,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又能让大家尝到自己做的松饼,一举两得。
让孩子知道世上的办法总比问题多,日后要是遇到问题,先不要着急,动动脑袋,想想办法,试试能不能像鼠小妹一样,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教孩子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在《打破杯子的鼠小弟》中,鼠小弟自己打破了杯子,却想尽办法想把这个事情怪到其他人的头上,试图说谎来掩盖事实,为的就是不想被责罚。最后,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打破了这个杯子,就只好硬着头皮,主动跟妈妈承认错误。
心理学研究表明,很多3岁前的孩子就已经知道说谎了,书中的鼠小弟也是迫于压力,才会主动承认错误,那么如果没有这个压力,他会不会就不会承认了呢。
孩子说谎跟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孩子说谎的成本很低,也多次试过说谎带来的好处,那么他可能就会对说谎这个事情上瘾。如果家长对孩子主动承认错误这个行为,加以表扬和肯定,或者在生活中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少孩子犯错的机会,那一定程度上能让孩子形成自律。
4、向往未来,引发孩子思考
在《鼠小弟和鼠小妹》一书中,鼠小弟就幻想跟鼠小妹日后可以一起荡秋千,一起兜风,一起结婚生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未来。
虽然孩子懂得不多,但是家长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例如说他会找到一个像爸爸或者妈妈的人,跟你一起组建家庭,生一个好像你这么可爱的孩子,这样是不是好幸福,这样就可以引发孩子对未来的思考和想象。
在《鼠小弟,长大以后做什么?》一书中,通过问不同的动物日后想做什么职业,引发鼠小弟和鼠小妹的思考,每个动物就是结合自己的优势,来做他们想做的事情,那么读完绘本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问孩子喜欢什么,日后他也能结合自己的爱好去做喜欢的事情。
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可以多让孩子观察不同的职业有什么特点,例如消防员,医护人员,餐厅服务员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跟孩子经常看到的,结合生活和书本上的内容,可以让孩子默默种下自己的对理想的种子,期待有一天能生根发芽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