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12 07:26:46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他怎么了,他怎么不高兴了,是不是有人惹他生气了?他是一个三好学生,全班的同学都非常喜欢他,他今天可能心里有一些事情。
活动目标:
幼儿能用恰当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重难点:
学会赶走不开心的方法。
逐步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
笑脸、哭脸娃娃;情景图片;课件;悄悄屋模型;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客人老师来我们班做客,你们开心吗?开心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像它一样?(出示笑脸娃娃)可是,当我们都开心的时候,有一个娃娃悄悄遛进了我们班,它是谁呢?(出示哭脸娃娃)
二、认识不开心,学习赶走不开心的方法。
1.教师提问:你有不开心的时候吗?你遇到过哪些不开心的事情?幼儿自由表达。
2.当不开心娃娃钻进我们的身体后,会让我们乱发脾气,没有精神,还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我们要赶走它。
3.呈现情景图片,让幼儿判断图片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否正确。
4.总结赶走不开心的方法,请幼儿说说自己会怎样赶走不开心。
三、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帮助他人,化解不开心的事。
1.创设情境,宝宝和丫丫因为想玩同样的玩具而争吵,请小朋友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赶走不开心。在小朋友的帮助下,不开心溜走了,可是不开心很不甘心,它又去哪里呢?
2.不开心娃娃来到了青青草原,看到了正在生气的美羊羊,和小熊猫,我们快来帮它们赶走不开心吧。
3.草原上的小动物为了感谢小朋友们,送大家一个礼物:“悄悄屋”,我们把悄悄屋放在区域角,在不开心的时候可以对悄悄屋诉说烦恼。
四、结束活动。
伴随音乐《快乐小天使》,在欢快的舞蹈中,鼓励每位幼儿做传递快乐的小天使,给更多的人带去快乐。
活动反思:
《指南》健康领域子领域身心状况的“情绪安定愉快”这一目标对4-5岁幼儿的典型性表现是: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2.有比较强烈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提醒下逐渐平静下来。3.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亲近的人,一起分享快乐或求得安慰。
幼儿园礼仪教案有益的学习经验:知道打扰别人做事不好,但有重要的或紧急的事会礼貌打扰。准备:情境表演三个。活动与指导:1.教师介绍情节发生的背景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内容:自从上次,小猴挨了妈妈的批评,又得到小朋友的帮助,礼貌多了,可是他又碰到了新问题,这回他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出主意。2.观看情境一:猴妈和兔妈正在谈话。这时电话响了,小猴接听后知道是找妈妈的,怎么办呢?妈妈说不让打扰她,该不该传电话呢?讨论:(1)是否该打扰大人谈话?(2)怎样打扰有礼貌?3.观看情境二:猴妈正在睡觉,查煤气的来了,小猴该不该叫醒妈妈?讨论:该不该叫醒妈妈,怎样叫醒有礼貌?4.观看情境三:老师正低头替小朋友准备教具,小猴有些肚子痛。讨论:小猴该不该在老师最忙的时候去找老师说话?有重要的事怎样说才有礼貌?5.小结上述情况,让幼儿懂得在有紧急和重要的事需要打扰别人时,要用礼貌方式打扰,不要引起别人的反感。6.学话句式:“对不起,打扰您了,我有重要事说。”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不影响别人有益的学习经验:1、懂得在家中或其他场所,不影响别人做事与休息。准备:1.图片:家的背景(两个房间隔一道门)。2.贴绒:猴妈、小猴、兔妈、小兔、飞机、汽车。3.图片三幅(别人谈话时、妈妈休息时、爸爸工作时)。活动与指导:1.观看贴绒故事《客人在家时》,由教师操作贴绒教具在家的背景图片上讲解。故事大意:一天,兔妈带小兔来猴子家做客。猴妈交待小猴好好招待小兔玩,要友好,小猴答应了,带小兔进了里屋玩开汽车游戏,而猴妈与兔妈坐外屋谈话。不一会儿,两个妈妈就听见里屋传来“哐当、哗啦!”的声音,谈话进行不下去了,跑进屋一看,原来是汽车玩具撞倒了花架子,两个妈妈一看孩子没吵架还友好的,只是嘱咐“小心点!”就又出去了。可是,两个妈妈的话说了还不到一半就又进行不下去了,原来是小猴带着小兔开着飞机从里屋吵嚷着跑了出来,边跑边围着外屋高兴的转圈。真吵!猴妈妈生气了,“小猴,你是怎么带小兔玩的,怎么这样没礼貌。”小猴觉得很冤枉,他和小兔玩的挺友好的,怎么一下变成没礼貌了呢?2.提问:(1)猴妈妈批评小猴对不对?为什么说他没礼貌?(2)小猴的冤枉是什么?他哪做得对,哪做的不对?礼貌的孩子该怎么做?3.小结:客人来了,友好招待小朋友一起玩是对的,但要讲求方式。不能只顾自己高兴,而影响了别人做事,打扰别人谈话是没礼貌的行为。4.出示图片三幅,说说这些情况下小朋友应该怎样讲礼貌?为什么这么做?图一:两个大人谈话时,孩子站一旁插话。图二:妈妈下夜班休息时,孩子门外玩。图三:爸爸伏案工作时,孩子想和他玩。5.小结:礼貌的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打扰,什么时候不该打扰。希望小朋友在家、在幼儿园、在公共场所要懂礼貌。
1.孩子做错了事,家长不要发脾气。
孩子犯了错之后,不要不问缘由就冲孩子发脾气,甚至进行体罚。我们先要冷静下来问清楚孩子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因为孩子的思考方式跟成人是不一样的。也许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而你如果不问清楚就惩罚他,不仅会伤了孩子的自尊,甚至还会积累孩子的怨气。
2.与孩子沟通。
当孩子犯错了之后,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进行谈话,了解他做事情时的心理活动。并且帮助他分析他这么做不对的原因。提醒他下次不要再这样做。
3.承担责任,并设法补救。
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不要惩罚他,但是要让他承担做错了事情之后的责任。并且陪同他一起思考是否有解决的办法,避免造成一些更加不好的结果。不要一味偏袒孩子,要让孩子面对做错事之后可能会出现的后果,但也不要让孩子独自面对,这样他会害怕。所以家长的鼓励和陪同很重要。
4.如果孩子主动承认错误,要就他主动承认错误的行为进行表扬。
做错事是做错事,但主动承认错误是好的,一码归一码。所以要做到“有奖有罚”,有抑有扬。不要一味批评孩子,这样会让孩子对承认错误产生恐惧心里,以后很可能会撒谎不敢承认错误。
5.通过故事或者榜样的力量影响孩子。
孩子犯错之后,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名人轶事,跟孩子分析故事中的人都是怎么去面对这些事情的。比如,孩子撒谎,就跟他说列宁砸碎花瓶勇于承认的故事。榜样的力量是很大的。
1多媒体演示《幸福拍手歌》,教师带领幼儿跳动感受快乐,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再播放轻缓的音乐《轻音乐-水晶音乐》,伴着轻缓的音乐,请小朋友们找个位置坐下。激发幼儿活动兴趣。边演示不同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跳动感受。
本课的学习与学生生活较贴进,学生参与情趣高,很快进入课本。5分钟自制多媒体课件
2、通过观看图片,帮助幼儿了解不高兴情绪出现的原因和情绪释放的多种方式,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幼儿了解不高兴、生气等情绪出现的原因,知道不高兴会带给自己不舒服的感受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多媒体演示通过观看图片,交流谈论,知道有些情绪释放不可取。知道有些情绪释放不可取。1边演示、边讲解2设疑-演示-讨论-概括帮助幼儿了解情绪释放的多种合理的方式。10分钟自制多媒体课件
3、体验“你高兴,我也高兴“的情感。初步学会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的方法,逐步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引导幼儿能用语言表达妈妈的简单特征。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事先让幼儿回家观察妈妈
2、请幼儿带妈妈的或者全家的照片来幼儿园
重点难点:
能用语言表达妈妈的简单特征
活动地点:
活动室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介绍节日
教师用清楚简洁的语言向幼儿介绍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来自屈.老师教案.!
2、提问幼儿:你回家观察妈妈了吗?她长得怎么样?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头发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说一说。
3、引导
幼儿讲述自己妈妈的工作及职业。
4、组织讨论
知道妈妈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非常辛苦,应学会关心妈妈。引导幼儿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妈妈拿拖鞋,请妈妈喝水,听妈妈的话,不让妈妈生气等。
爱心提示:请幼儿仔细观察妈妈一下,妈妈每天都为自己做了些什么?可以讲给爸爸听,请他帮忙记录下来。
学习家长会培训PPT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
首先,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表示深深的感谢!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互相交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使我们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于到学生的管理中来,总之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孩子,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我希望也相信,从这个出发点出噶,我们家长一定会达到预期效果,取得圆满成功。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沟通:人与人的沟通是一门艺术,而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与家长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也有一些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方式不当,造成了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陈鹤琴先生曾说:“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独立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式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则是幼儿园和家庭合作共育的桥梁,我们理应具备与家长良好沟通与交流的能量。那么,幼儿教师应该如何与家长沟通呢?
首先,个体差异,事无巨细。
老师要明确,了解哪个孩子的情况,准备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哪方面的情况,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即在答题的时候考生要明确孩子出现的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从而和家长沟通。例如:新入园的孩子可能会饮食、饮水、大小便、午睡等情况,教师需要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生活情况,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自理情况,家长帮助老师共同建立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作息时间、自理能力等。而这些正是考试中的多频考点,如果考生没有幼儿教师相关的工作经验,答题时会纸上谈兵、语无伦次。
其次,讲究技巧、换位思考。
在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在园表现时,要讲究技巧,注意讲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目的不在于反映情况,在于希望群求家长的配合,建立统一战线——一切为了孩子。所以,沟通时不要讲得太直白,直来直去,要注意讲话的语气。
1.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在园表现与发展情况,应先肯定孩子好的表现,然后,宛转地告诉家长哪些方面需要注意,请求家长的配合。
2.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教师谈话的态度要平和、谦虚,取得家长的信任,尽快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以真诚的态度向家长介绍好的家教经验和方法,提出自己的教育方法,取得家长的信任与理解。比如:对孩子应多鼓励,少批评,不急躁。
3.不要向家长隐瞒孩子在园的表现,要告诉家长孩子的真实表现,孩子有不良的表现时,要请求家长的配合,共同寻找问题的原因,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