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12 14:04:40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有四节,演示实验也有四节
有意思,怎么到这儿问怎么备课的话题?
这个四年级综合实践课,也有具体的实践内容呀。
不同的实践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设计。
老师应该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才能上好综合实践课的。
1.社区实践活动过程;
2.背景;
3.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团队互助能力,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充实课外知识;
4.活动地点:老人院、街道、商场、家里;
5.活动内容:看望孤寡老人、到街道扫地、除去乱贴广告、帮居委会派发宣传单、帮助父母搞卫生(做菜、拖地、扫地),里面就是详细内容;
6.总结:这个假期我感到非常有意义,做社会实践确实很累,但那也是寻找幸福的一种途径,
教学伊始,营造了一个情趣盎然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探索科学知识。当老师提出“你能用什么方法使静止的小球动起来?”时,有的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和前面所学知识,想出许多办法,个个都非常信心十足,跃跃欲试,于是,我又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课堂气氛异常激烈,我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地给学生提一个更高的要求:“谁想出更独特的方法,需要其它的材料(教师把气球、水槽、大头针、磁铁等展示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仔细观察到现象、用什么力用自己喜欢大的方式记录在记录表上。在此过程中,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指导者,学生动手尝试,不断改进,寻求答案,让学生在”玩“中体会到力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的道理。这样一来,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参与了教学活动,并在参与中出色的完成了探索的任务。在整个教学环节安排时,我仅落脚在注重知识层面的环环紧扣和思维逻辑的严密性。而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习惯,如何利用每一步“教学“去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内涵,我却没有考虑落实进去。可想而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弄的学生实验起来”你争我夺“,场面虽”热闹“,可是学生不进行细心观察,深入思考,获得实验的科学素养。这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能落在实处,学生做完实验进行交流时,让小组成员上讲台边演示边解说,下面的同学认真观察,有不同意见当时进行交流,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在这个特殊的寒假,昌乐北大公学学校四年级的同学们积极探究科学实验,了解热胀冷缩的原理。
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如何探究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同学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材料:锥形瓶、气球、分别装有热水和冷水的烧杯
实验步骤:
1.把气球套在锥形瓶口;
2.把锥形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现象;
3.把锥形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现象。
同学们从自己身边找寻实验材料,用塑料瓶代替锥形瓶,用塑料袋代替气球,用水盆代替烧杯,万事俱备后,同学们纷纷动手操作起来。
四年级成长脚印实践活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写:
1.活动目的:明确活动的目标和意义,例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等。
2.活动主题:确定活动的主题,例如环保、公益、科学探索等。
3.活动内容:列出具体的活动内容,包括实地考察、实验、社区服务等。可以根据主题进行选择和安排。
4.活动时间和地点:确定活动的时间和地点,确保学生能够参与并安全进行活动。
5.活动流程:详细描述活动的流程,包括活动开始、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束等。
6.活动准备:列出活动所需的物资和准备工作,例如准备实验器材、联系社区组织等。
7.活动安全:提醒学生在活动中注意安全事项,例如穿戴合适的服装、遵守规则等。
8.活动评估:确定活动的评估方式,例如通过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进行评估。
9.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进行活动总结,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收获和体会,并提出改进意见。
10.活动展示:可以将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例如制作海报、举办展览等,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可学生的努力和成长。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四年级成长脚印实践活动的写作步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准备一张长方形蓝色卡纸,宽度约6厘米,长边对折粘贴(更加牢固)。
接下来短边对折。
底部分别向两边折叠90度,其余部分粘贴在一起。
然后在上方张贴一个黑色的长方形卡纸。
用红、黄、绿卡纸剪成圆形并粘贴
最后剪一个长方形的纸将其粘贴就可以了,一个简易的红绿灯就制作好了。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