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短跑教案(耐力跑教学教案)

admin时间:2024-01-12 22:00:28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耐力跑教学教案

耐力跑教学是学生不喜欢的教学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难受。所以说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应该改变教学方式,采用游戏来替代单纯的跑步,让学生在玩游戏的时候跑步,达到锻炼耐力的目的!我想这个就是教育的魅力

点点窝窝儿歌教案详细

1、小鸭子——小鸭子,嘎嘎嘎,会游泳来会捉鱼。

2、小鼻子——小鼻子,用处大,闻气味全靠他。

3、小耳朵——小耳朵,灵灵灵,样样声音听得清。

4、小眼睛——小眼睛,亮晶晶,样样东西看得清。

5、小嘴巴——小嘴巴,用处大,吃饭唱歌全靠他。

6、小娃娃——小娃娃,嘴巴甜,喊爸爸,喊妈妈,喊得奶奶笑掉牙。

7、小宝宝——小宝宝,怀里抱,一逗他一笑,再逗他还笑,老逗他老笑。

8、点点窝窝——点点窝窝,宝宝笑一笑,两个小酒窝。

9、洗澡——娃娃洗澡澡,肥皂变泡泡,泡泡散开喽,娃娃干净喽。

10、喝牛奶——小宝宝,喝牛奶,喝了又喝还不饱,抱着奶瓶舔舔舔。

11、小飞机——小飞机,嗡嗡嗡,飞到东,飞到西。

12、小汽车——小汽车,嘀嘀嘀,跑过来,跑过去。

13、小小鸡——小小鸡,叽叽叽,又吃虫儿又吃米。

14、小脚——小脚小脚真能干,能走路来能跑步。

15、小白兔——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16、小鸟自己飞——小鸟自己飞,小鸟自己跑,我是好宝宝,不要妈妈抱。

17、小咪咪——大拇哥,二拇弟,中轱辘,四兄弟,小咪咪。

18、一二三——123,爬上山,四五六,翻跟头,七八九,拍皮球,张开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19、月亮——月亮圆,月亮弯,月亮月亮挂天边。

20、千颗星——千颗星,万颗星,点点星,点点明。一闪一闪亮晶晶,闪闪烁烁数不清。

幼儿体能毛毛虫赛跑教案

回答如下: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的跑步姿势,跑步时双臂自然摆动。

2.能够在比赛中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尽力发挥自己的实力。

3.通过比赛,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

1.正确的跑步姿势。

2.比赛中的团队合作。

教学难点:

1.如何让幼儿在比赛中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

2.如何让幼儿能够在比赛中发挥自己的实力。

教学准备:

1.毛毛虫赛跑的赛道和终点线。

2.安全的跑步场地。

3.幼儿的运动服和鞋。

4.奖品和奖杯。

教学过程:

1.集体热身:引导幼儿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如慢跑、操纵球等。

2.讲解比赛规则:让幼儿了解比赛规则,比赛中的注意事项和奖励制度。

3.示范跑步姿势:让幼儿看一次正确的跑步姿势,并让幼儿模仿练习。

4.分组比赛:将幼儿分成几个组,每组4-5人,进行毛毛虫赛跑比赛。比赛分成预赛和决赛两个环节。

5.颁发奖品:根据比赛成绩,颁发奖品和奖杯,表扬优胜者。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比赛,幼儿们增强了身体素质和团队荣誉感,同时也了解了比赛规则和注意事项,提高了他们的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锻炼幼儿的体能和意志力,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护苗教案

护苗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注意饮食,多吃些有营养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谷类等;

第二,要合理安排睡眠时间,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少于八个小时;

第三,要适当参加运动,可以选择健身、跑步、打球等运动方式;

第四,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愉悦、宽容、乐观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总之,护苗内容简单易行,但每个方面都需要我们坚持长期执行,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保护身体健康,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美好的色彩。

求排球移动步伐(并步,交叉步等)教学教案

移动是从起动到制动之间的人体位移。

移动速度是单位时间内人体位移的距离。移动的作用是及时地接近球,保持好人球关系,以便合理完成击球动作。迅速的移动可以占据场上的有利位置,争取时间和空间。是否能及时地移动到位,是完成技术的关键。软式排球运动都是在人体移动中完成击球动作的,因此,移动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击球效果。移动的特点:移动是通过队员的走动或跑动来完成的。软式排球场上的移动大都是短距离的移动,两三步移动最多。软式排球场上的移动又是不定向的,即每一次的移动都必须根据来球方向、击球方向或在比赛中根据本方的战术组成进行多方向的移动,根据接球的性质和接球的距离采用不同的步法。移动技术是由起动、移动步法和制动三部分组成。软式排球常用的移动步伐有并步与滑步、交叉步、跑步等。(一)移动动作方法1.移动前的准备:应根据场上的情况采用合理的准备姿势,以便及时地进行起动,快速移动到位。2.起动:在准备姿势的基础上,迅速抬腿收腹,使身体重心倾向移动方向,同时移动方向的(交叉步移动除外)异侧腿迅速蹬地,使整个身体迅速向来球方向起动。3.移动步法(1)并步与滑步:当来球距离身体一步左右时可采用并步移动。近球一侧的脚向来球方向跨出一步,另一侧脚迅速有力地蹬地,并迅速跟上做好接球的准备姿势。当来球与身体的距离较远,用并步无法接近来球时,可采用连续并步即滑步。(2)交叉步:当来球在体侧3米左右时,可采用交叉步。如向左移动采用交叉步时,身体稍向右转(图2-4),左脚从右脚前向右交叉迈出一大步,然后右脚再向右跨出一大步,同时身体转向来球方向,成接球前的准备姿势。(3)跑步:当来球较远时采用跑步移动。跑步移动时两臂要配合摆动,不宜过早做击球准备,边跑步边看球。4.制动:击球前,身体重心必须相对稳定,才有利于完成各种击球动作,并控制好击球方向、路线和落点。所以在移动后必须有良好的制动过程。一步制动法:移动后跨出一大步,同时降低重心,全脚掌着地以抵抗身体继续移动的惯性,并利用腰腹力量控制上体,使身体重心停留在两脚所构成的支撑面以内。两步制动法:两步制动时以倒数第二步做第一次制动,紧接着跨出最后一步,同时身体后倾,两膝弯曲,重心下降,用脚内侧蹬地,以抵抗移动的惯性,使身体处于有利做下一个动作的状态。(二)移动技术分析1.起动技术分析(1)起动是移动的开始,起动的快慢是速度的关键。(2)起动的力学原理是破坏平衡。移动时身体应向移动的方向前倾,重心降低,使后脚蹬角度减小,增大后蹬水平分力,达到加速起动的目的。(3)起动时主要用力在于蹬地腿的爆发力,爆发力越大,起动速度越快。2.移动技术分析(1)移动是一个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2)并步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快速作到制动,便于做击球动作。并步可向前、后、左、右各方向移动,主要用于传球、垫球和拦网技术。(3)交叉步的特点是步子大,动作快且制动强,主要用于二传、拦网和防守。(4)跑步也可向各个方向移动。其特点是速度快,但制动较困难,需要两三步的减速后方可制动,主要用于追击距离比较远的球。3.制动技术分析(1)制动的实质是恢复平衡。制动和起动是完全相反的两个过程。当移动后跨出一大步,跨出脚给地面以蹬力,地面支撑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和身体重心移动方向相反,从而使身体重心移动速度减小,起到制动作用。移动后身体重心后移和降低,有利于减小蹬地角,加大制动的水平分力。(2)一步制动多在短距离移动之后,速度较慢、冲力较小时采用;两步制动则主要在快速移动之后,冲力较大时使用。

体能大循环教案目标中班

1.目标是提高中班儿童的体能水平和协调能力。2.儿童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的发展需要通过科学的训练和指导来实现。体能大循环教案是一种科学的训练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儿童的体能水平和协调能力。3.在教案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达到目标,如跑步、跳跃、爬行、平衡、投掷等。同时,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儿童的兴趣和积极性,使训练更加愉悦和有效。此外,教案还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和安排,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体育教师上课准备流程

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教学目标: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身体素质和课程要求等因素,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体育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时间安排等。

准备教学材料:体育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计划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如球类、器械、音乐等,确保教学过程中所需的材料齐备。

检查场地和器材:体育教师需要提前检查教学场地和器材,确保场地平整、安全,器材完好,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着装准备:体育教师需要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子,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示范和指导学生。

安排学生活动:体育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学生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确保学生在活动中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前热身: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以保证自己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良好,为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总之,体育教师上课准备流程需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材料、场地和器材、着装、学生活动和教学前热身等方面,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