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13 00:07:41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孙权是孙权现身说法,以身作则。告诉吕蒙自己的事务也特别多,但是还是一直坚持读书。并且一语道破读书的重要性,告诉吕蒙学习的方法、目的和作用。首先是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身份不可不学,其次是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于劝学,又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不失人主的身份。
孙权现身说法,以自身为例,将自己的情况与吕蒙做对比,以此说服吕蒙,使之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孙权劝学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循循善诱,让吕蒙认识到人不学习是不行的,并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劝吕蒙
孙权劝说吕蒙每天读书,对他人的关心值得我们效仿;孙权以自己为例子和榜样,激励吕蒙好好读书,有办法,值得我们学习。
开卷有益的道理,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值得,多一个人才,多一个出路嘛!!!
《孙权劝学》这篇文章通过孙权的劝学,吕蒙学有所成,认识读书学习大有好处的道理,培养刻苦学习的精神。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
答案:教材分析《孙权劝学》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这个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有关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为人类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的生动事迹。《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文章通过写孙权劝导吕蒙学习及吕蒙接受劝告认真学习后发生的变化,点明了学习对于健全人格的作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一是让学生感受吕蒙从一介武夫变为一名儒将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二是让学生能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孙权劝学》安排在这里,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学习历史人物的同时体会学习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通过上册多篇文言文的诵读,对古文的翻译方法有了基本的掌握,学习本文,老师适当点拨,更好的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1)倒装句式蒙辞以军中多务(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状语后置句(2)省略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友”前省略状语“与蒙",应为“肃遂拜蒙母,(与蒙)结友而别"。
首先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讲述了三国东吴名将吕蒙听从其主孙权的劝告而读书学习的历史故事没什么目的,如果说中心的话是揭示了开卷有益、虚心学习的道理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