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三角形内角和的三维目标和重点难点

admin时间:2024-01-14 02:17:2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小孩子学习硬笔书法有用吗怎么样

人能写字字能写人张敬义中国有句古话“人能写字,字能写人”,写字是每个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写好字是小学生重要的基本功,其意义深远:巩固和深化识字成果,端正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培养坚韧专注的人格品质;促进智力的开发;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激发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一、习惯培养很重要

习惯培养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示范性。示范是资源,凝聚着力量。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认真写字,当然要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页面左侧四张图片就是很好的示范。

二是指向性。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和认真的写字习惯养成,要靠老师耐心帮扶。图片中老师手把手教学生写字,告诉学生“三个一”,“一寸”是关键,让学生手指离笔尖远些,他们就感到腰板可以挺直了,胸部就能离桌沿有一拳的距离了。“育人之妙,存乎一心”,写字指导教师要有耐心。

三是拓展性。前有安排,后有落实,反复历练,日久成习,贵在持久。提笔即是练字时,良好的书写习惯应贯穿儿童的日常学习生活。

从起始阶段就形成的良好习惯,不仅可以使书写高质、高效,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利于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培养耐心、细致、坚持、高效的品质,使人终身受益。

二、多认少写、描临入体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每天的语文教学中安排十分钟的随堂写字练习。”描红、临写是学习写字的必经阶段,作为一种技能必须经过有目的、有意识的练习才能形成。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描红临写”强调认写结合,多认少写,描临入体。

三、“写字有方”攻克写字难关

学习楷书,首先要从练习笔画开始,笔画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字的结构效果。

如“长横”的写法:

“长横像座桥,左低右略高”。这样的提示语对帮助学生写好“三、百、七”有非常好的帮助作用。

数学教师该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前小测

您好!我形和我数来回答您的问题。首先要给题主一个赞!??

您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您关心教育热心教学。我从以下角度回答您的问题。

1.如何理解课前?

课前时间有两种,一种是数学课上课之前,即预备铃与正式铃之间。教师主理的正课四十分之外。

一种是正式铃响之后,教师讲新课之前,属于正课四十分钟之内。

2.数学课一定要做课前小测吗?

我的答复是不必须也不必需!视情形而定。

教师走进教室,利用课间这段时间做个课前小测。这样做,优点是,不耽误本节教学内容,主题突出,比如原定本节讲授双曲线,本节设计了要完成的目标①双曲线的定义及对定义的理解②掌握双曲线的几何性质③了解等轴双曲线及共轭双曲线。④掌握典型题型的解题技巧,如求标准方程,求e,求渐近线,解焦点三角形,解与椭圆向量三角函数的综合题。本节学习内容多,时间紧,一节小课四十分钟,可全部用于新课内容,导言,推导,结论,理解,应用,易错点设置。而把小测放到打铃前,不冲击本节教学。缺点是,挤占了孩子们的休息时间。课间十分钟,高年级班级位置也高,假定在六楼,孩子们不能在楼道跑,走下六层楼,去室外厕所方便一下,蹲位不一定够,排一下队,急忙回来,已经打正式铃了。在时间上太赶。另外孩子脑袋得不到休息,各科都这样做,孩子们课间连续坐,从早七点坐到晚上九点十点,一直坐,对身体实在没什么好处。精神上乏累,头脑昏沉,于下节学习也不是什么好事。给孩子们一个上厕所或透口新鲜空气的时间于学习更好,所以我不主张上课前利用课间小测。

第二种课前,为正式铃之后教师讲新课之前,教师把自己主理的四十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小测验,从发卷到收卷,好答的,怎么也得十分钟,如果,正课内容宽松,可以做。

3.课前小测的内容

①教师提早备出小测内容,制版,打印,于正课前快发快收,抓紧时间。

②小测内容最好与本节相关联、最近短周期所学内容。

③小测卷的批阅与讲评要安排时间。

④课前小测面向全体还是部分个体要确定,有针对性。前者可发现共性问题,后者可清晰了解指定学生的薄弱环节,抓差补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复习与小测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时间可灵活掌握。不必一定课前,也可以放在课后,如自修课时间,考十分钟。

小测不一定答卷,课前提问也是小测的一种。

一些老教师预先在教案上设计好提什么问题,对应回答的学生名先定好,尽量扩大学生提问面,具体学生具体问题,比如小明马虎,遇到易错题,让小明回答。

有灵活度,有针对性。比较好!

三角形的高是什么时候学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高》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知道三角形有三条高。

2.学会画三角形的高。

3.了解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及特征。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

教学难点:

了解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应该是四年级学的。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认识图形怎么写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

2、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幼儿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捡。\"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二、铺石头:

1、\"大家捡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出现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还有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4、幼儿再次操作。

5、发现问题:\"老师发现这里有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头拼起来的。\"请个别幼儿介绍他的方法。

6、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地上\"的\"坑\"。

7、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三、踩石头:

1、\"路铺平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2~3次。

3、让幼儿找找在幼儿园里有没有这样的图形,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正方形,回园告诉老师,并列出图表。

幼儿园小班科学排一排教案刘东梅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图形间隔排序的规律。

2、会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

3、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及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小朋友已会按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排列。

2.材料准备:ppt、图形宝宝、三角形和圆形贴纸。

重点难点:

1.在教师引导下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2.按一定顺序排序。

活动过程:

一、导入ppt,激发幼儿兴趣。

二、图形排队,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1、火车已经开到我们班里啦,图形宝宝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出来跟我们班的小朋友认识了,我们一起睁大眼睛看一看。

2哪个图形宝宝来啦?出示圆形图形.来了几个.(1个)

3、教师边放圆形边说:圆形宝宝请你排在小花后面,圆形宝宝后面跟着谁?同时出示三角形图片。三角形宝宝请你排在红线上,三角形宝宝后面跟着…….出示圆形

4、圆形宝宝请你跟紧三角形后面,圆形后面会跟着谁呢?你们猜会是谁?(三角形)

5、圆形和三角形宝宝怎么排排队的呀?(一个跟着一个)

6、一个跟着一个,谁跟着谁呀,三角形跟着谁呀,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好吗?(伸出小手说)

7、谁排在最前面呀,圆形后面跟着谁呀,教师指幼儿念完,教师继续念空位的图形,哎呀,糟了,还有两个宝宝掉队了,我得赶紧把它找回来。

8、手拿圆形和三角形,这两个调皮的宝宝,一起跑出来了,谁能帮助它们呀,像前面的圆形宝宝这样,一个跟着一个交替的排。

9、请幼儿来操作,并集体检查。

三、.游戏"什么图形不见了"

1、记住它们怎么排排队的吗?小眼睛遮住,不许偷看哦,师将圆形藏入口袋。哎呀呀,哪个调皮的图形宝宝藏起来了?

2、集体检查,跟着幼儿找一找,边指边念。我们一起把它喊回来好吗?圆形宝宝快回来?

3、小眼睛闭起来,请一幼儿将图形宝宝藏好,哎呀,这次哪个调皮的图形宝宝不见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把它喊回来,集体检查。

四、开火车游戏

五、结束活动

师:图形宝宝今天跟我们小朋友玩的可开心了,你们开心吗?它们要回家休息了,我们跟图形宝宝们挥挥手说再见吧!

三角形内角和的三维目标和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过程,提升自身动手操作及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理的过程。

幼儿生活与健康踩石头教案

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尝试根据形状及颜色的特征找相对应的图形。2.初步感知图形(圆形、正方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尝试拼合图形。3、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二、活动准备:

1、用硬纸制成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图形周围涂上颜色(有红、黄、绿);小路示范图片一张。

2、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若干。

3、几何图形的房子。

4、欢快的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1、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老师昨天接到小白兔的电话,它说:“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风,把我的房子都给吹破了。现在小白兔需要造一间新房子来过冬,昨天老师连夜帮小白兔造了一间新房子。

2、出示几何图形的房子,认识房子各部分,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二)、引起幼儿“修路”的游戏兴趣。

1、小白兔再次打电话给老师,并要求再次帮助

(嘟…)教师接电话,小白兔说:“谢谢你为我造了一间房子!刚才我想来跟你道谢时,家门口有很多泥坑,我不小心就摔倒了,老师你能不能再帮助我把这条路铺好呢?”

2、教师引导幼儿在示范图上“修路”

引导幼儿观察泥坑的形状、颜色:“这些泥坑都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请小朋友拿合适的石头补上。”

启发幼儿想办法把两块半圆形的“石块”和两块长方形的“石块”嵌入“土坑”中。

3、幼儿自己尝试在用硬纸板做成的小路上“修路”。

4、教师检查。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大石头用完了,就用半块的石头合起来补上。”“小路修好了,我们把它铺在地上吧。”

(三)、游戏:踩石头

小路现在变安全啦!我们现在沿着这条小路去小兔家做客吧!(音乐)

教师引导幼儿,说说:“你现在踩到的是什么形状的坑?”教师也可向幼儿提要求:“请你踩一个正方形的坑。”

(四)、延伸活动

1、把示范图投放在数学区域中,让幼儿进一步练习根据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配对活动,引导幼儿找出三角形转换方法。

2、引导幼儿用彩色纸、皱纸等材料把这条小路装饰成一条五彩路。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