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小动物教案,中班学会与宠物安全相处安全教案

admin时间:2024-01-14 15:09:33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认识野生动物教案小班

认识野生动物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动物有不同食性。

2.有探索小动物食性的兴趣。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各种实物:小鸡、小鸭、小兔,小米、小鱼、小虾、玉米面、菜叶。

教具:小动物图片,食物图片。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分别参观小鸡、小鸭、小兔的家,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外形、动作,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小动物的外形和动作,模仿几种动物的叫声。

2.小动物吃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试一试:提供各种食物,幼儿依自已意愿选择食物喂小动物。

4.交流:我喂小动物吃了什么食物。

5.汇报:将动物爱吃的食物图片,粘贴在小动物图片下:小鸡爱吃玉米面和菜叶,小鸭爱吃小鱼、小虾和菜叶,小兔爱吃菜叶。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兴趣继续让他们探究其他小动物的食性。

大熊猫吃竹子中班教案

课题:《熊猫吃竹子》

课型:中班

教学目标:

1、观察大熊猫的形态特征,学习绘画大熊猫。

2、进行竹子的添加,注意竹子和竹叶的形态特征。

课程重点:

观察大熊猫的形态特征,学习绘画大熊猫,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

课程难点:

进行竹子的添加,注意竹子和竹叶的形态特征,注意画面的整体效果。

教具:

勾线笔、卡纸、素描纸、双面胶、熊猫图片

教学过程:

1、猜谜引入课题:

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爱吃鲜竹笋,家住竹林里。(熊猫)

2、出示图片,提问引导孩子说出熊猫的特征:小朋友们仔细瞧,看看熊猫身上藏着哪些图形,它们分别是熊猫的什么部位?(圆圆的头、圆圆的肚子、圆柱形的四肢、半圆形的耳朵……)

根据图片引导孩子说说熊猫的喜好:“熊猫喜欢吃什么?喜欢玩什么?”(喜欢吃竹子、竹笋)

那竹子和竹叶是什么样子的?(竹子是一节一节的。竹叶是尖尖长长的)

3、根据儿歌,示范画法:

我是一只大熊猫,请你先画我的头,它是一个大圆圈。耳朵是个半圆形,长在头顶的两侧。眼睛是个椭圆形,在我可爱的小脸上。鼻子是个小圆圈,它在这个位置上。请别忘了我的嘴,长在鼻子的下面,是两个美丽的小弧线。还有我的胖身体,要和脑袋连接好。还有我的胳膊、腿,千万不要忘记它。

4、孩子们自由画,引导孩子们进行创造,这次熊猫的头和身子是用撕纸的手法,注意沿线撕。

5、竹子和竹叶的绘画,整体画面的布局。

小知识: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喵喵不吃鱼中班活动教案

您好,活动名称:喵喵不吃鱼

适用年龄:3-4岁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饮食习惯和偏好;

2.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观察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活动准备:

1.图片或图片卡片,包括各种动物以及它们的食物;

2.喵喵的玩具或图片;

3.食物盒子或篮子。

活动步骤:

1.导入环节:向幼儿介绍喵喵这只猫,询问幼儿们知道猫喜欢吃什么食物,引导幼儿回忆。

2.观察环节:出示不同的动物图片,让幼儿们观察并猜测它们喜欢吃什么食物。例如,出示一张鸟的图片,询问幼儿它喜欢吃什么,引导幼儿回答“虫子”。

3.游戏环节:将不同的食物图片放在一个食物盒子或篮子中,让幼儿轮流摸出一张图片,猜测这种食物是给哪种动物吃的。例如,幼儿摸出了一张鱼的图片,就可以回答“这是给猫吃的”。

4.结束环节:出示喵喵的图片或玩具,让幼儿们一起喊出“喵喵不吃鱼”,强化活动主题。

教师提示:

1.在活动中,可以使用多媒体、真实物品等不同的教学资源,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在游戏环节中,可以加入竞赛元素,让幼儿们分组比赛,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3.教师应注意幼儿的安全,保证场地整洁和干净,避免幼儿因为食物而产生过敏等不适反应。

中班语言水里的动物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的水里的动物。

2、尝试用美工方式表现水里的动物的形态。

3、懂得保持江河湖海的清洁。

4、体验音乐表演的乐趣。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自然角饲养鱼、龟等水生动物。

1、准备音乐磁带:动物们得救了

2、准备各类纸张、橡皮泥等美工材料。

活动过程:

1、谈话激趣:“我们活动室里有什么动物?他们生活在哪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启发幼儿与同伴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

3、动物创作。

鼓励幼儿运用折、画、剪贴、泥塑等方式创作自己喜欢的水生动物。

利用幼儿创作的.作品,共同布置“河里的动物”、“海里的动物”等主题墙饰。

4、组织幼儿讨论:水里的动物假如离开了水会怎样?它们要在什么样的水里生活?为什么有些河、湖会有死鱼或死虾漂浮在水面上呢?我们怎样才能让水里的动物生活得更好?

5、欣赏音乐:播放音乐磁带〈动物们得救了〉,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说出音乐里的故事。例如:海里的鱼、虾、墨鱼等动物在快乐地游来游去。有一天,工厂的污水派到了江里,然后流到大海,鱼、虾等动物感到非常难受,痛苦地挣扎着。幸好大象伯伯及时赶到,他用鼻子一吸,把污水吸走了。动物们得救了,又快乐地在水里游来游去。

6、童话表演:鼓励幼儿根据音乐故事的内容自选角色,扮演海洋里的各种各样的动物,随音乐有创意地进行表演。

活动延伸:

1、在音乐区提供有关动物的音乐及头饰,让幼儿自由表演。

2、建议家长带幼儿到水产市场观看各种水生动物或在家里饲养金鱼、乌龟、海螺等水生动物。

哺乳动物教案中班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有哪些动物是哺乳动物

中班学会与宠物安全相处安全教案

活动可分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制订活动目标:1、懂得与宠物物安全相处的方法,学习如何喂养宠物。

2、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爱护动物的道理。

然后活动准备好活动材料:常见小动物图片,实物小动物,动物粮食等。

在活动过程中,可先出示图片或实物小动物,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再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样和小动物相处的。说出安全相处的方法。

最后让幼儿喂小动物。

31-36月龄动物认知教案

活动目标: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在游戏过程中逐步认识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的名称及字宝宝。用儿歌的形式让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动画片-我爱狗,图片-小猫5公鸡2,小鸭,小狗,头饰:小鸡、小鸭、小猫、小狗若干。

活动过程:

1.动画片导入:播放动画片-我爱狗,幼儿观看。

2.教师:小朋友都很认真的看完了动画片,你们看到动画片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呀?请幼儿说一说动画片里的小动物。

3.逐一出示则四种小动物图片请小朋友认读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的字卡,并让幼儿学出这几种小动物的叫声。

4.看字卡做动作:教师分别出示这四种小动物的字卡,请幼儿作出相应的动作。

5.了解四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知道小鸡、小鸭是家禽,小猫小狗是家养宠物。

6.教师给幼儿讲解讲卫生的重要性,利用儿歌的形式教育幼儿逐步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小鸡叫叽叽叽,叫我经常剪指甲。小鸭叫嘎嘎嘎,叫我别忘擦鼻涕。小猫叫喵喵喵,叫我天天把脸洗。小狗叫汪汪汪,叫我常常换衣裳。小朋友爱清洁,人人都欢喜。

7.游戏:到小动物家去做客,让每个幼儿分别戴上这四种小动物的头饰,老师说完儿歌后,戴哪一种动物头饰,小动物就到哪个小动物家去做客。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