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分类计数教案,小猫的纸房子大班数学教案

admin时间:2024-01-15 19:23:33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小猫的纸房子大班数学教案

你好,教学目标:

1.能够使用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能够根据题意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3.学会用图形表示数字。

教学准备:

1.大班的学生们喜欢有趣的故事,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些图书,如《小猫的纸房子》等。

2.教师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教具,如数字卡片、计数棒、图形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教师引入一个小故事《小猫的纸房子》,讲述小猫如何用纸条搭建一座房子。然后教师出示房子的图形,引导学生猜测这个房子需要多少张纸才能搭建起来。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问学生这些数字的大小关系。然后教师问学生如何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

二、引入新知

1.教师出示一个图形卡片,让学生猜测这个图形代表的数字是多少。

2.教师引导学生用计数棒数出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单位长度,然后把这个数字写在图形卡片的旁边,表示这个图形代表的数字是多少。

三、学习新知

1.教师出示一个图形卡片,让学生猜测这个图形代表的数字是多少。

2.教师引导学生用计数棒数出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单位长度,然后把这个数字写在图形卡片的旁边,表示这个图形代表的数字是多少。

3.教师出示另外一个图形卡片,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图形所代表的数字的大小关系。

四、巩固新知

1.让学生自己找出一个图形,用计数棒数出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单位长度,然后把这个数字写在图形卡片的旁边,表示这个图形代表的数字是多少。

2.让学生比较自己所找到的图形和其他学生找到的图形所代表的数字的大小关系。

五、拓展新知

1.教师出示一个图形卡片和一个数字卡片,让学生写出这个图形代表的数字,并比较这个数字和数字卡片上的数字的大小关系。

2.让学生自己找出一个图形,用计数棒数出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单位长度,然后用数字卡片表示这个数字,并比较这个数字和其他学生找到的数字的大小关系。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学会了如何使用图形表示数字,并且能够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故事和图书等资源,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园老师如何更好的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活动中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科学地应用,可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做为一种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更为小朋友们所喜欢,其应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把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到幼儿园的五大领域教学活动当中,可激发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因为信息技术的使用是让小朋友们直接通过耳朵去听、眼睛去看,来进行感官上的多功能发现。他们思维方式是形象、直观的,会更为喜欢信息技术的使用,例如:语言课《金色的房子》教学课件,里面一个个色彩鲜艳、卡通逼真的小动物形象,和动听的画外音,会比教师单纯的讲故事配以图片,更为吸引孩子,因为课件是动态的,有变化的,更为符合小朋友心理认知需求。

2、用来解决教学目标的重难点

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让小朋友们在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理解和掌握活动中的重难点。例如数学活动《认识大小》中,重难点的突破,采用拖动按钮的课件使用,加大幼儿的动手操作活动,通过对于大小物体的区别分类,进一步掌握对于大小物体的认知。在课后的实践操作中,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加深对于大小物体相对应的理解。

3、用来做为家园沟通的手段

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除了要熟练地使用教学白板、电脑、幻灯片播放仪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器材,还要熟练地掌握微课及视频的制作,有条件的幼儿园可成立本园的微课资源共享平台,便于本园教师进行相互的学习和借鉴,从家园沟通的角度,教师也可将学习内容,根据小朋友的实际情况,录制相关的微课内容,上传至班级群,让家长了解班级的教学活动。例如:班级需要家长与幼儿一同制作的亲子手工作品,教师可录制小视频,讲解手工的方法,便于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或者是亲子游戏活动、亲子操等示范类的内容,都可录制,分享给家长。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要科学、合理地与教学有机融合,要符合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幼儿的认知特点,作为幼儿教师更要提高自己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水平,让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形式能够更加丰富多彩、与时俱进。

我是月亮姐姐Nancy,想要了解教育行业的喜怒哀乐,请关注我,码字很辛苦,感谢友友们的点赞和评论。(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和《小数的意义》教学目标有什么不同

《小数的意义》教学目标:

1、利用米尺和面积图研究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感悟小数的意2、认识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3、知道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小班音乐教案我家有几口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学习用说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借助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学习根据用反复的方法演唱。

3.能准确地说出家庭成员的称呼,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活动重点:

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

活动难点:

学习根据图片用反复的方法演唱。

活动准备:

1.有手口一致点数1-5的经验。

2.小兔子一家的照片,事先对自己家庭照片中的人进行过认识和点数。

3.幼儿用书:《我家有几口》。

4.音乐音频。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板凳》。

教师弹奏前奏,幼儿说出歌曲名。

师:听听看这是什么歌曲?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回忆《小板凳》的表演动作。

师:动作跟着做起来。

师:我们来做做小小演员,将《小板凳》完整表演一遍。

二、欣赏教师范唱歌曲《我家有几口》,初步理解歌曲内容。

1.教师出示小兔一家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家有哪些成员,同时启发幼儿用扳手指的方法进行计数。

师:这是谁的一家?他们是谁呢?(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小兔家一共有几口人?(引导幼儿先握拳,然后说一个人伸一个手指头,最后说出总数)

2.教师以“小兔”的口吻演唱歌曲。

师:嘘!我们来听听看小兔子是怎么说的?

教师清唱歌曲。

师:小兔子唱了什么?有哪些人?小兔家一共几口人?

3.教师再次范唱。

师:老师还想唱一遍,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哼哼。

三、学唱歌曲《我家有几口》,学习说、唱结合的演唱形式。

1.以“帮小兔子数一数”的情节,引导幼儿完整跟唱,学习歌曲。

师:小兔子怕自己会数错,想请小朋友们一起帮忙数一数,请出我们的拳头来帮帮忙。(请大家把手握成拳头开始数2边)。

根据幼儿的困难进行重点练习(如边唱边手口一致的扳手指点数家庭成员等)

2.引导幼儿注意歌曲最后一句说、唱结合的演唱形式。

师:歌曲最后一句和我们以前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指导幼儿学唱最后一句,初步学习说、唱的节奏。教师用体态动作提示说的节奏和时值。

3.教师完整演唱或播放音乐磁带,鼓励幼儿参与演唱最后一句。

四、创编歌词内容。

1.教师出示幼儿用书《我家有几口》,幼儿尝试看图自由、完整演唱。

师:小兔子一家真幸福,这里也有个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家有几口家?我们来帮他唱一唱。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家里人很多该怎么办?

师幼一起尝试将家庭众多人口(称呼词)用反复的方法唱进歌曲里。

师:我们小朋友也有家人,我们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唱唱自己的家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