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案,初三化学元素教案设计有哪些特色

admin时间:2024-01-15 21:02:1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初三化学元素教案设计有哪些特色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二《元素》,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设计理念、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七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化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的概念是初中化学核心概念.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此前学生已经了解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已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因此本课题就从微观的角度对它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认识统一起来.由于学生没有同位素的知识,因此元素的概念是教学的难点,实际应用中容易将其与原子混淆.二、教学对象分析在序言中,我们曾经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介绍,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对元素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元素概念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因为它比较抽象,而且对于“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在没有同位素知识准备时,学生难以理解.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前三个单元学生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主要是空气、氧气和水),感性知识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掌握元素与原子的联系和区别.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符号.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相关信息.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在掌握原子的基础上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对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通过趣味、有效的记忆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初步形成从不同角度看待物质的思维方式.2.在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中获得成功的乐趣.3.通过交流合作,进一步增强团队意识.四、教学理念设计针对本节课课程特点,在教学方法设计上采取讲授法与指导学生阅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方式.概念教学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路进行设计,从而在教学中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教学模式采取和谐教学模式来设计,主要包括导入新课,明确目标、自学指导,整体感知、检查点拨,探寻规律、深入探究,回归系统.和谐教学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它把教学内容也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的过程中,尽快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学习的效率.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二)、自学指导,整体感知自学教材,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元素?2、元素与物质之间存在什么关系?3、元素与原子的关系如何?4、元素的种类由什么决定的?5、单质和化合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三)、检查点拨,探寻规律1、学生讨论:利用讨论让学生领悟化学反应中什么粒子一定改变?什么粒子一定不变?元素种类是否发生变化?教师总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只是进行重新组合,没有发生变化;元素的种类也没有发生变化.2、学生讨论:为什么元素只讲种类,不能讲个数.教师总结: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既可以讲种类也可以讲个数.举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能讲成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3、学生讨论:化学反应中什么粒子一定改变?什么粒子一定不变?元素种类是否发生变化?教师总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只是进行重新组合,没有发生变化;元素的种类也没有发生变化.(四)、深入探究,回归系统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包括教师的点拨),初步找到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然后运用这一规律和方法进一步理解和分析教材,完善和巩固学习的知识和方法.结合本节课特点,我通过默记、朗读、背诵、限时练习,抢答、讨论等形式安排练习,使学生对知识应用延伸.六、板书设计:课题2元素一、元素1.定义2.与原子比较3.地壳中的含量二、元素符号1.书写2.表示意义六、教学反思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会发挥它的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改革精神,贯彻了课改的内涵,也反应了《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教学后,学生只能对元素概念有了一个更理性的认识,但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化学师范专业主要有哪些课程啊

<li>本科专业化学课程主要有(各个大学所开设的课程会有所不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

<li>本科师范类公共课主要有:高等数学、外语、大学物理、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概论等)、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课;

<li>硕士化学主修课程(各大学及各研究方向所修课程也不相同):高等有机化学、配位化学、高等无机化学、多酸化学、金属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有机波谱化学、电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光谱化学分析、催化化学、量子化学等;

<li>硕士选修课程:现代色谱分析、胶体与界面化学、高等物理化学、现代化学进展、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化学实验教学论专题研究、化学教学设计与反思、无机物研究法等;

<li>硕士也会有一些公共课程(各大学开设课程会有所不同):英语口语、英语写译、英语听力(这些英语都是单独的课程)、思政课(科学社会主义等)。

</ol>硕士阶段注重科研,所以学习内容主要跟研究方向有关,可能需要自己根据导师指导,学习很多其他知识;本科阶段注重知识学习以及性格培养,社会技能培养,需要全面发展。

初中化学教资都准备什么

初中化学老师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考《学科知识运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在我国,需要在社会上参加认证考试等一系列测试后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

?

具体内容

1.化学专业知识

(1)掌握与中学化学密切相关的大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高中化学知识与技能。

(2)掌握初中化学知识和技能,具备化学学科的实验技能和方法,能够运用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化学研究的专门性方法,化学学科认识世界的视角及思维方法;了解化学发展史及化学发展动态。

2.化学课程知识

(1)理解初中化学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主题内容的标准和要求。

(3)理解初中化学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知识呈现形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使用教材。

3.化学教学知识

(1)了解化学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等一般知识。

(2)认识化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掌握中学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等核心知识教学的基本要求及教学方法。

(3)知道化学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课外活动、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组织化学教学活动。

举例说明化学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都包括哪些方面

举例说明,化学,数学,设计,背景分析都包括哪些方面在化学,数学设计的背景分析中,包括了设计数学论化学论,加以背景的分析和一些简编的过程所要具备的特质

作为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实施时,有哪些基本要求

所谓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化学教师运用系统科学方法,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化学教学原理,分析教学问题,确立教学目标,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对化学教学的总体结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所作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划。

即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教学的预谋和筹划。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想走进新课程,首先要把课标的理念融会在教学设计之中,从教学设计中去体现课标精神。只有教师把课标精神落实在目标设计、内容优化及教学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新课程才有可能得以实施。

一个完整的化学教学设计包括哪些要素论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新课讲授;

3.巩固小结;

4.布置作业

化学教学设计的四个最基本要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新课讲授;

3.巩固小结;

4.布置作业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