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整体认读音节教案 大班量词教案怎么写

admin时间:2024-01-15 21:20:33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大班科学比较观察教案

科学比较观察教案

制定方法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并初步学会记录。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活动准备:1、一个布娃娃,苹果、梨、柑橘各一个。2、每个幼儿一架自制天平称、一个小篮(内装玻璃珠、木珠、积塑等)、记录纸、笔等。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一个小娃娃和橘子: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布娃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布)这个小娃娃和橘子来比一比哪个重哪个轻?请一幼儿上前分辨,并说出方法。教师小结:刚才这方法叫惦一惦。2、出示各种玩具、材料,让幼儿分组用各种方法比出它们的轻重。教师:你们用什么方法分出它的轻重?启发幼儿说出:端一端、提一提、抱一抱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3、教师出示自制的天平称认识并使用测量。

中班 大班 小班的哪个教案最好写

中班,大班,小班哪个教案最好写?

这个问题我认为。中,大,小教案难度是一样的。因为幼儿园这个时期的孩子都是很天真。很可爱。幼儿园是他们人生的启蒙教育。所以不管班的教案。都要认真写。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输送合格的小学生。

总之,大,中,小班的教案都不是太难写,但要做好一切,需要老师付出比写教案更多的劳动!

大班做汤圆教案及反思

大班好吃的汤圆首先准备做汤圆的食料。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汤圆,诱发孩子动手操作的兴趣,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及操作要点。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活动评价!反思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大班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为全面推动我校安全教育工作,杜绝学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习防汛、防溺水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3、初步了解防汛、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提高安全意识。

4、学习后,能改变自己在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现在是夏季,天气多变,雨水多,河里、小溪里经常会涨水,很多小朋友喜欢去河边、溪边玩水,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而且,夏天天气很热,有的同学就悄悄地去河里、池塘里洗澡,而发生溺水身亡的事件,失去了生命,爸爸妈妈很伤心、老师也很伤心。

二、防汛知识教育

1、不到河里、沟边去玩耍,下雨天,不去河边、沟边洗手洗脚,以免滑落水中。

2、发洪水时应注意往高处逃;

3、尽力躲避大浪;

4、尽量抓住浮托物;

5、挥动鲜艳衣物呼救;

6、洪水来时,如正在教室上课,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秩序地转移,紧急时要抓牢课桌、椅子等漂浮物,尽可能与老师、同学在一起,等待营救,千万不要独自游泳回家。

7、山区山洪暴发,山沟、河滩中水深齐膝,水流又急时,学生不能单身过河。放学路上遇桥梁、道路坍塌,不能冒险通过,可返回学校留宿或请老师想别的方法。

大班一字开花教案

培养儿童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和变通性。

丰富幼儿词汇,增强创新能力。

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

游戏:勇救小动物

游戏目标:1、练习蹬脚踏车,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提高平衡能力.2、培养幼儿勇敢、爱护小动物的精神。

游戏准备:脚踏车2辆、变形平衡木2个、大纸箱2只、活动前与幼儿共同收集的小动物玩具若干(为幼儿人数23菲倍)

游戏玩法: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2路纵队,站在场地一端;

每队之间放置大纸箱一个;场地中间设置山洞;

场地另一端的变形平衡木两侧放置小精灵玩具若干。

老师发令后,各队第1名幼儿蹬滑跑冰车钻过山洞、到达浮桥。

大班量词教案怎么写

大班教量词的话,得有一定的教学计划。这个量词刚好适合大板主体教学的活动,可以使孩子们通过引导自己的歌曲,引导孩子正确理解量词,以及引导孩子掌握量词来进一步巩固量词的使用。日常生活中的量词很多,我们可以给他们多举些例子。再慢慢地引导他们怎么使用?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