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蚂蚁搬豆教案 幼儿园蚂蚁搬家教案

admin时间:2024-01-15 22:50:01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中班蚂蚁吃什么的教案

中班健康领域教案

《蚂蚁吃什么》

活动目标:

1.通过大胆猜测、动手操作,知道蚂蚁喜欢吃什么。

2.养成仔细观察、乐于探究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前期开展过蚂蚁长什么样,怎么抓蚂蚁等有关活动。

(2)和幼儿讨论过蚂蚁喜欢吃什么。

2.物质准备:糖果、饼干、水果、饭米粒等。

活动过程:

1.回忆导入,猜测激趣。

(1)师:这几天,我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发现了许多的小蚂蚁,谁来说说你在哪里发现了小蚂蚁?

(2)师:上一次我们猜测了蚂蚁喜欢吃什么?你还记得吗?谁来说一说。

2.寻找蚂蚁,动手验证。

(1)师:那现在带上你们准备的食物去找找蚂蚁,把食物放在那观察能不能吸引小蚂蚁过来,还可以比一比哪种食物吸引的蚂蚁多。

(2)幼儿自由寻找蚂蚁并尝试用食物吸引蚂蚁。

?请幼儿把准备的食物尝试吸引蚂蚁,并观察蚂蚁。

?鼓励没有成功的幼儿要耐心等待一会。

?个别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

3.师幼交流,拓展延伸。

(1)师:谁成功吸引到小蚂蚁了,你用的什么食物?

(2)师小结:小蚂蚁不怎么挑食,她喜欢吃的东西也比较多:肉、糖果、饼干、骨头和一些水果。他们最喜欢吃甜甜的东西了。

(3)师: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延伸:蚂蚁用它的嘴咬着食物拖着走。你们下次可以再仔细观察一下,小蚂蚁和他的小伙伴是怎么搬运食物的。

幼儿园蚂蚁搬家教案

观察重点:

1、幼儿对此活动的兴奋点。

2、幼儿尝试用剪刀剪圆形和波浪线的情况。

3、幼儿进行对应地并间隔一定距离粘贴的情况。

4、探索、发现生活中蚂蚁的特征。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圆头剪刀、铅画纸、彩色纸(事先在上面画有较大的圆形)、水彩笔、油画棒、浆糊、纸制蚂蚁模板(一大一小)。

2、经验准备:

⑴学习使用剪刀的方法。

⑵在区角活动中尝试画、剪波浪线。

活动流程:

故事导入-->讲解示范-->演示操作-->活动讲评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兴趣

(出示两个蚂蚁模板)冬天到了,蚂蚁爸爸造了一间新房子,看看是什么样的?(出示画有较大圆形的彩色纸)蚂蚁一家住在这里可舒服啦!小蚂蚁一天天长大,有一天,它对爸爸妈妈说:“我已经长大了,我想一个人住一间房间。”蚂蚁爸爸同意了。

二、讲解示范

1、我们帮小蚂蚁把房子隔开来,变成了两个房间。(教师在圆内画波浪线)

2、幼儿操作用弯弯的线把小蚂蚁的家分成两个房间。

三、观察演示,幼儿操作

1、设疑:这几天老是下雨,小蚂蚁的房子就要淹没了,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帮小蚂蚁搬家)

2、学习使用剪刀

⑴示范用剪刀沿线条剪,剪一点,转一转。(先剪出圆形,再沿着波浪线把圆形一分二。)

⑵幼儿学剪,教师观察指导:

①指导幼儿拿剪刀的.方法。

②观察幼儿能否沿着轮廓线,剪一点,转一转。

3、学习粘贴(也可放在延伸活动中进行)

搬呀搬,搬到哪儿去呢?这里有一块空空的地方。(出示铅画纸)

⑴示范粘贴

先把小蚂蚁住的小房间搬过来。再搬爸爸妈妈住的大房间,弯弯的地方是房间的门,两间房间门对门,中间留出一条路,它们就可以走来走去,相互关心。(教师示范把弯弯的波浪线间隔一定距离粘贴。)

⑵幼儿粘贴,观察指导

观察幼儿能否对应地并间隔一定距离地粘贴。(指导语:两间房间弯弯的地方对对好,中间分开一点,有一条路。)

四、活动讲评、提出要求:

1、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

2、小蚂蚁的新家搬好了,快把小蚂蚁请进去。(幼儿随意用水彩笔在上面点小点子)

活动反思:

户外活动很好的锻练了小朋友的身体素质,还锻练小朋友的语言发展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该活动时应关注每个小朋友的表现,并及时地进行引导和激励,在此活动中忽略了能力弱幼儿的表现。

中班科学逗引小蚂蚁教案

活动目标

?

1、初步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

2、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发现蚂蚁的基本特征。

3、愿意参加探索活动,知道要爱护蚂蚁。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蚂蚁的'特征

2、小蚂蚁若干,小昆虫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察蚂蚁,引起幼儿的讨论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它长得很小很小,仔细看一看,会是谁呢?

二、展开

1、课件演示:

幼儿有序地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

2、教师:看清楚了吗,蚂蚁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在集体中进行交流。

3、提问:

(1)头上有什么呀?触角是直直的吗?(触角、眼睛、嘴巴)

(2)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呢?

(3)蚂蚁的身体分成几个部分啊?(头、胸、腹)

(4)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

4、教师小结蚂蚁的外形特征。

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上长着六条腿。

三、观看课件,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1、讨论:小蚂蚁的家在哪儿?

2、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蚂蚁的主要生活习性。

四、拓展经验观察各种各样的蚂蚁,比较不同。(大小、颜色、花纹)

教师:蚂蚁的种类可多啦,我们中国就有600多种。

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讨论。)

中班蚂蚁搬骨头教案

有。

中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自主探索和认知世界的阶段,这个教案可以帮助孩子们加深对骨头的认知,丰富他们的知识面。

中班蚂蚁搬骨头教案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个教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这个教案也是符合中班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的,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幼儿园饲养蚂蚁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寻找蚂蚁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蚂蚁生活的环境。

2、通过饲养蚂蚁的活动,知道蚂蚁生长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

3、引导学生研究蚂蚁,了解有关蚂蚁的知识,发现蚂蚁更多的生活习性和需求。

4、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5、引导学生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喜欢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知道动植物对大自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寻找蚂蚁、饲养蚂蚁和研究蚂蚁一系列活动,了解有关蚂蚁的知识,知道蚂蚁生长的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寻找蚂蚁和饲养蚂蚁的实践活动,仔细观察,了解蚂蚁的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

1、寻找蚂蚁要用到的容器、面包屑或糖、小毛刷子或吸管等材料。

2、饲养蚂蚁要用到的泥土、铲子、广口瓶、黑布、水、一些果皮饼干屑等。

3、有关蚂蚁的一些图片及资料、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观察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蚂蚁,初步了解蚂蚁生活的环境;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蚂蚁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蚂蚁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同学们,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吗?(蚂蚁)大家知道蚂蚁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喝什么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蚂蚁。

2、揭示课题:8、养蚂蚁

二、找蚂蚁

1、教师引导:同学们,蚂蚁生活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先去找一找蚂蚁吧。

在找蚂蚁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蚂蚁可能生活在哪里?我们到哪里才会找到蚂蚁?(大树下、石头缝里、草丛中……)

2、我们找蚂蚁,用什么办法把蚂蚁引出来呢?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知道蚂蚁喜欢糖和面包屑,因此可以通过食物把蚂蚁引出来。

3、教师强调在寻找蚂蚁过程中的注意点:找到蚂蚁的时候,不要用手去触摸,要用刷子或吸管。同小组的同学要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找蚂蚁的任务。

4、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引导学生带上工具,如容器、小毛刷子、吸管、一些糖或者面包渣,到校园里去寻找蚂蚁。

5、学生找蚂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找蚂蚁的情况,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注意方法。

6、学生找到蚂蚁之后,回到教室继续上课。

7、展示本小组的活动成果。看一看哪个小组寻找到的蚂蚁又多又快。

8、教师对合作比较好的小组和完成任务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

9、教师引导:找到了蚂蚁,我们打算把它饲养起来,那么该怎样养蚂蚁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

三、养蚂蚁

1、教师引导:同学们,养蚂蚁对我们来说非常陌生,我们怎样才能把蚂蚁养好呢?

2、学生根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探讨养蚂蚁的方法。

3、教师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之上加以补充并相机出示有关饲养蚂蚁的注意点:

蚂蚁喜欢黑暗的地方,所以它的巢穴应该是黑暗的。

蚂蚁的食量是很小的,每日每只约为0.1毫克,一般每隔3到5天喂一次食,喂食的时候以昆虫为主,可以加上动物性蛋白质食物,我们平时吃的肉类食品、饭粒什么的也可以。

蚂蚁最适宜的生长繁殖温度为22℃到37℃,不宜过冷或过热。

4、出示课本上养蚂蚁的步骤及方法,引导学生仔细的读一读,初步了解养蚂蚁的方法及步

蚂蚁粘贴画教案

老师通过视频让孩子了解粘贴画后,让孩子用粘土制作蚂蚁,粘在卡纸上面,引导幼儿可以在卡纸上用水彩笔画些小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

幼儿园教案小班语言领域《小蚂蚁搬豆豆》怎么写

一、活动目标:1、学习、体验在不同需要、情景、场合中说什么话、怎样说,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2、培养幼儿大胆说、认真听的习惯,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二、活动准备:纸(贴在黑板上)、笔、各种幼儿可表演的半成品、幼儿关于符号记录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一)再现情景、发现问题,使幼儿明白说适当的话会让人听了很愉快、很舒服。1、介绍老师的女儿,拉近师生距离,引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的兴趣。(一段母女庆祝生日,互说祝福语的对话情景)。2、表演后提问:妹妹的话恰当吗?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说?3、再次请幼儿参与表演,体验到说恰当的话会让人感觉很高兴、很舒服。

(二)提出问题,让幼儿寻找生活中自己在说话中碰到的难题,并用符号记录。1、提问:你们平时是不是都很会说话?有遇到过不会说或者不知道怎么说好的时候吗?2、幼儿提出一个问题,教师用幼儿看的懂的符号在黑板上作好记录。(1)采用幼儿说,教师记的方法,让幼儿明白符号记录的方法。

(2)采用幼儿说,幼儿记的方法,明白符号记录只要大家看的明白就行。(3)为幼儿提出的每一个难题标上序号。(三)激发幼儿讨论,让幼儿自己寻求合适的语言表达方法。1、教师语言激发:看来你们遇到的难题还真不少,是啊!该怎样说呢?说些什么呢?你们有好办法吗?让我们来看看你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2、引导幼儿看记录,回忆幼儿自己提出的第一个难题。提问:你们觉得这种情况下该怎样说?这样说好吗?3、当幼儿已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知道了该怎样说后,教师引导幼儿看记录发现后面有些问题也可以用同样类似的方法解决。4、激发幼儿讨论不同类的难题。

5、和幼儿共同整理、归纳讨论的结果:与不太熟悉的人讲话时,(爸爸他的同事、家里的客人、才认识的朋友)一般先礼貌问好,可以介绍一下自己,了解一下别人,和别人聊聊自己喜欢的事;有时候可以大胆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如当和别人比赛输了的时候、和同伴闹别扭想和好的时候等。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