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15 23:11:23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幼儿园大班语言被误解时,老师在发现问题时,应该对小朋友用简单的方式进行讲解,可以通过举例子,用图画等方面消除误解
中班上学最开心教学教案
教案一:上学最开心
活动目标:
1、能针对提问有重点地讲述内容;
2、制作姓名卡片,熟悉教室的生活环境;
3、享受音乐律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儿歌,标示幼儿姓名的姓名卡片;
2、各式小动物的图案纸卡;油画棒、剪刀、固体胶等美工材料。
活动过程:
(一)我们开学了,小动物们也开学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动物们开学时在做什么呢?
1、提问:我们一起看一看有哪些小动物在玩游戏?
2、小朋友选择一样可代表自己的小动物(若是画面上的动物图案都不符合幼儿的选择,亦可让幼儿自行创造),加入开学的行列。
3、请幼儿说说代表自己的小动物有着什么样的心情呢?
4、提问:猜一猜,你们觉得他们在做什么呢?
(二)教师引导幼儿围成一圈,配合儿歌磁带,进行《上学真开心》的带动唱。
1、教师以“说哈罗”的曲调,教唱儿歌歌曲《上学真开心》。
2、教师:与幼儿讨论“唱歌、跳舞、画图、数数、读故事”等相关儿歌内容的肢体动作。
(三)教师用接唱或变换不同的肢体动作,引发趣味性,并鼓励大家多进行几次儿歌带动唱。
(四)请小朋友围坐成半圆形(教师在教室的地板贴上造型图案,如:一张笑脸,请小朋友坐在脸上)。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小动物图案贴纸(或者造型图案),请幼儿选择一种代表自己。
1、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准备了好多可爱的动物图案,看一看、想一想,选择一个代表自己!
2、教师提问:告诉教师你们要当什么呢?为什么呢?
3、教师:如果都没有可以代表自己的图案,就可以自己设计代表自己的符号!
(五)请幼儿将自己选择的图案(贴纸)剪下来,贴在老师发给你们的姓名卡片上,就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名牌卡。
等大家都介绍各自的姓名卡片之后,再请幼儿自己将姓名卡片贴在自己的工作柜上,变成自己符号。提问:这是谁的姓名卡片?什么图案代表自己呢?为什么?
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对于小朋友们来说,立冬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他们根本就不了解立冬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我们有义务让幼儿们深入了解二十四节气,让幼儿们知道立冬是一个怎么样的节日,立冬有着怎样的气候,有着怎样的风俗,要让幼儿们真真切切的理解立冬并且真正认识立冬。
好的,下面是一份幼儿园语言故事教案,目标是让孩子们学习如何听从指令和尊重他人。这个故事叫做《不听话的黄瓜》。
【故事简介】
小猴子在庄稼地里种了一片蔬菜,其中有一个黄瓜非常调皮捣蛋,总是不听小猴子的话。小猴子为了让黄瓜懂得尊重他人,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
【故事内容】
小猴子在庄稼地里种了一片蔬菜,其中有一个黄瓜非常调皮捣蛋,总是不听小猴子的话。每当小猴子让黄瓜往左边转,它却非要往右边走;每当小猴子叫它往上爬,它却跑到了下面。
有一天,小猴子决定给黄瓜一个教训。他把黄瓜放在一个魔法小屋里,告诉它只有听从他的指令才能出去。黄瓜开始非常生气,但是过了一会儿它开始思考:如果我不听小猴子的话,我就永远不能出去。最终,黄瓜明白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开始认真听从小猴子的指令,很快就出去了。
【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听从指令;
2.学习尊重他人;
3.培养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1.通过图片或者视频介绍故事背景,让孩子们对故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朗读故事并进行互动问答,让孩子们确定主要情节和主人公;
3.分组让孩子们表演故事,可以让其中的某一个孩子扮演黄瓜,通过表演来加深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
4.引导孩子们思考,并讨论故事中的价值观:为什么要听从指令?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5.让孩子们画出故事中的场景,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课后延伸】
1.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复述故事,让孩子回想和总结当天所学;
2.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引导孩子们注意听从指令和尊重他人,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含义;
3.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种植蔬菜,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成长的喜悦,并对于黄瓜不听话的行为有更深入的理解。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并初步学会朗诵儿歌。
2.感知周围事物的色彩变化,并能大胆地运用语言表述。
活动准备:
绿色眼镜一幅、绿色透明涤纶纸片若干、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黑白图片: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画,你们看看这幅画上有什么?(幼儿观察
并回答)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么谁有办法让这幅画变得更漂亮呢?(幼儿回答)
师:老师有一个很神奇的办法可以让它很快地填上颜色,你们信不信?
老师出示绿色的眼镜
师:变变变,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绿色的眼镜)请问戴上这幅绿色的眼镜,再去看这幅画,会有什么变化呢?(幼儿想像回答)
二.理解儿歌内容
师:真的吗?你们想不想试一试,拿出你们椅子下的绿色纸片,遮住眼睛看看,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师:我们看看这边,(一片绿色),再看那边,(一片绿色),到处都是绿绿绿。那们说一说,这幅画中什么变成了绿色?(幼儿回答:绿色的天空、绿色的小猫、绿色的蛋糕、绿色的手套)刚才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那么云朵在哪儿(天上)小猫在哪儿(地上)天上,地上一切都变在经绿色,我们就叫他绿色的世界。
现在我们把纸片拿掉,会有什么变化?(幼儿回答)
幼儿收好纸条
师:刚刚老师把你们看到的编成了一首儿歌,儿歌就叫绿色的世界。为什么叫绿色的世界。(因为戴了绿色的眼镜)
三.老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边出示PPT边朗诵一遍
幼儿试着和老师一起朗诵
老师讲解怎样朗诵“这儿一片绿,那儿一片绿,到处都是绿绿绿。当我把绿色的眼镜拿掉,绿色的眼镜不见了时,绿色的世界不见了”这两句话。
各种形式的朗诵
三.现在我们带着我们的绿色纸片到外面去看看,还看到什么。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在观察认识蒲公英的基础上,欣赏散文,理解散文优美的词句和比喻句。
2.要求幼儿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散文,并能用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3.扩展幼儿的想象,引导他们运用积累的经验与词汇,仿编新的散文。
(这篇优美的散文运用了形象而易于幼儿理解的比喻手法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的质朴的情感,优美又富于生命的活力,易使幼儿增添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作品篇稽镀小,易于幼儿朗诵;结构层次清楚分明,易于幼儿仿编。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学习其中的优美的词汇和语句、创造性地运用作品中的句式和结构是文学活动的要求,该活动的目标更是这些要求的具体体现。)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蒲公英,了解它的外形特征。
2.录音机、配乐散文磁带;水彩笔、油画棒、白纸若干。
(欣赏散文之前,让幼儿积累一些对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的感性认识,能帮助幼儿较好地理解散文。)
活动过程
活动一
1.教师提出话题“我们看到的蒲公英是什么样的”,引出散文的名字。
2.幼儿听录音一遍,教师提问:蒲公英在什么季节开花?散文里说青草地上怎么样?你最喜欢什么?蒲公英开着什么颜色的小花朵?散文里说“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它什么地方有趣?、
(引起幼儿对欣赏散文的兴趣,可让幼儿谈谈自己对蒲公英的认识。学习就是建立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新旧经验的结合。幼儿听过第一遍散文后,只要求他们谈谈自已的初步感受。)
3.教师朗诵一遍散文,事先要求幼儿注意倾听,找一找散文里是怎么说蒲公英有趣的。提问:散文里是怎么说蒲公英有趣的?田野的风吹来,它怎么样?(帮助幼儿理解“飞扬”和“比柳絮还要轻”一句)飞着飞着,它又怎么样了?为什么说它像一片片雪花?(帮幼儿理解“轻盈地降落”,可请幼儿用动作表演出来)
(第二遍欣赏前需要要求幼儿专心倾听,认真思考。可以让幼儿用多种途径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口头表述、动作表演,特别是形容词和描述动作的词汇,让幼儿了解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4.举例说明什么是比喻句,让幼儿学说比喻句。然后继续讨论:为什么说花托上结出的种子像雪白的绒毛似的球?为什么飞着飞着,又像一片片雪花?你觉得散文听起来怎么样?为什么很优美呢?帮助幼儿归纳出散文词语丰富、语句优美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尝试口齿清晰地大声念口令。
2、在游戏中快速目测点数。积累数数与认识数字。
【活动准备】
1、“天上”和“水里”的大背景图一张。
2、10只白鸽、白鹅的图片。
3、1—10的(大考吧幼儿教育)数字卡片。
4、若干张白鸽、白鹅图片分开贴在教室的墙上。
【活动过程】
1、理解绕口令。
出示背景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谁会在“天上”飞、谁会在“水里”游?听听绕口令里说了什么。
——教师边大声朗诵绕口令并出示(白鸽、白鹅)图片。
2、学说绕口令。
——教师朗诵绕口令,引导幼儿完整大声朗诵绕口令一次。
——游戏:接着念。(游戏规则:教师念绕口令在任意处停顿,请幼儿将这句绕口令补充完整。)
3、游戏:数白鸽数白鹅。
——哪个多?哪个少?
幼儿集体念绕口令,教师操作图片,当幼儿念完,立即数图片上的白鸽和白鹅。
——数数有几只?
幼儿人手一份数字卡片,集体念绕口令,一念完立即数白鸽白鹅数。
教师问:一排白鸽有几只?一排白鹅有几只?幼儿立即高举手中的数字卡片。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