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16 08:29:43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从《劝学》前面部分节选的几个片段,解放后一直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名篇之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原文:“子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朝闻道,夕死可矣。”注音:zǐyuē:“fánshìyùzélì,bùyùzéfèi。”zhāowéndào,xīsǐkěyǐ。”因为荀子在这句话中表达了“预则立”的观念,即充分准备、规划好事情才能成功,而不是随意安排、浪费时间。这一观念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努力学习提升自己,为将来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荀子的这句话也提醒人们珍惜时间、把握机会,在每一天都有所收获和成长。
《劝学》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说明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论述学习的内容和途径,第四段阐述学习的最终归宿。
背诵者要从全文的整体理解开始,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意思,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创作背景,先熟读,再背诵,最后注意把段落标点也要记清楚。
劝学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课文,《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讲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讲学习的内容,第四段讲学习应当善始善终。全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荀子·劝学》原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内容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方法。课文节选自前一部分。作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本片的中心论点就是:学不可以已,启示:学习平时注重积累、持之以恒、用心专一,做到这些,即使你不是个有天赋的人也会学的出彩。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