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16 10:32:38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不要把硬币来回地吞咽,容易卡进喉咙导致呼吸堵塞。
家长您好,孩子在校园和在家都不愿意说话,说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我们家长重点培养。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思,是孩子自信的表现,能够帮助孩子很好地交流和沟通,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期,在生活小事中加强对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有话敢说。
每个孩子的语言能力是有差异的,父母应尊重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抓住时机,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和场合,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鼓励孩子的每一次表达,并让孩子通过语言表达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成功和快乐。当孩子词不达意或语句不太完整时,父母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鼓励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比孩子说的是否正确更为重要。
其次要让孩子有话可说。
父母可以利用图书故事、儿歌等形式为孩子提供表达与交流的机会,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父母还应该有意识地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丰富的生活内容和经验是孩子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孩子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最后要让孩子有话愿说。
一日生活中,孩子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要求,父母应关注孩子的想法,抓住生活中各种表达的机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孩子有话愿意说?
事实上,语言能力的发展正是在孩子与他人交往和主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要让孩子成为语言的主动学习者和建构者,父母应该为孩子创设敢说、愿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交流与表达的机会。
吃鱼的时候要专心,不能边吃边玩,吃鱼的时候要细细嚼烂,慢慢地咽下,不能着急,如果边吃边玩,容易被鱼刺卡住喉咙,就会受伤,吃鱼的时候,要把能看见的鱼刺先取出,然后吃进嘴里,当感觉还有鱼刺时,要慢慢吐出,饭和鱼不能一起吃,便吐出鱼刺。
说句悄悄话(头的练习)
1、训练目的初步认知头部的运动方式,训练头部的灵活性
2、主要动作及要求a、低头:下巴颏贴近脖子锁骨位置,脖子后部脊椎拉长,视线随头部同时向下。
b、仰头:下巴颏向上方抬起,脖子前部喉咙位置的肌肉随下巴颏向上方拉长,视线随头部同时向上。c、点头:从仰头到低头的连贯动作,重拍向下,视线平视。d、摇头:头部左右摇晃,动作中,下巴颏始终微微抬起。3、节奏准备位置:3,7点双人相对,正步位,双手旁按手位准备音乐:⑴—8保持准备位姿态第一段:⑴—1—2低头3—4回正5—6旁按手,半蹲,身体前倾,亲嘴巴7—8还原至准备位⑵—1—4双人同时上右脚,左肩贴靠,四次点头
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最合适了。
首先,来说说我们幼儿园的班级老师结构。一个班级三个老师,两个带班教师一个保育员。一个班级的三个老师,都是很辛苦的,保育员老师早上7:30开始上班,中午午睡休息两个小时,下午五点下班。而另外的两个老师,早班老师7:30开始,到中午11:30孩子吃午饭的时候才能休息;另一个带下午班的老师,九点上班,但是是在11:30才去接班,一直到下午5点。这是大概的时间安排。
其次,来说说幼儿园老师为什么辛苦?因为我们幼儿园老师带班的半天,老师是一会休息的时间都没有的,不像小学一节课中间可以休息会。因为幼儿园孩子的特殊性,保教结合,所以我们孩子即使是喝水上厕所老师都必须看着。所以,连续几个小时奋战,的确很辛苦。一般,带班的过程中都很少喝水,避免上厕所。
最后,说说孩子午睡时,老师干什么?值午睡的老师,就是带下午班的老师。午休的两个小时里面,这个老师是一会都不能离开孩子的睡房的。回答里面,很多回答说老师可能会去干别的,这完全是不了解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很多人觉得,孩子睡着了,老师应该可以离开。但其实不然,因为我们规定每15分钟,老师要去巡视一遍所有孩子的睡眠情况,因为时时刻刻要为孩子的安全考虑。比方说,孩子翻身把被子弄掉了,你得过去给他盖上;孩子突然醒了要喝水,你得去给孩子把水打过来。因为睡觉的过程中,如果不巡视,除了安全事故很难说得清。在巡视的过程中,我们还有交接班记录本,这个是要一边巡视一边记录的。
当然,其他的两位不值班午睡的老师,则可以去忙自己的事儿。但一定得有个老师,时时刻刻在幼儿的睡房里,值班巡视,任何事都不能干。
中班生活常识课教案:告诉幼儿如何理解嚼和咽,先用一勺米饭告诉幼儿,现在老师把饭吃进嘴里,观察老师的嘴的动作。
老师在把饭细细的嚼,牙齿在嚼,嘴在蠕动,嚼完之后,再咽下去,老师指着喉咙,告诉幼儿,米饭通过细嚼之后,再咽下去,咽下去通过食管进入肠道。
完成之后,告诉幼儿,食物只有通过细细嚼才有营养,直接咽下去不但没有营养,可能还会卡住喉咙,造成窒息,非常危险哦。
设计思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比较娇惯和宠爱,这样幼儿就无形当中形成了依靠父母的习惯,不会照顾自己,不懂自己做的事情会伤害自己,就更不懂保护自己。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怎样保护嗓子这一课,首先通过有趣故事来引起孩子的注意,通过与孩子的交流沟通,知道保护嗓子的重要方法,以期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活动目标:
1、了解声带是发声的重要器官是脆弱的,对人健康有重要作用。
2、知道保护嗓子的重要方法,养成保护嗓子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鸟图片、故事音乐、儿歌、ppt活动过程:1、讲故事引起幼儿兴趣。(啄木鸟的故事,啄木鸟的歌声可动听了,啄木鸟最爱唱歌了)(1)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说出食物名称:"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引起幼儿注意力故事)(2)猜一猜:"啄木鸟为什么不唱歌啦。(老师和幼儿讨论)(3)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这个故事就明白了(通过故事讲明啄木鸟为什么不唱歌了)。2、教师结合讲述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儿理解故事主要情节,重点突出啄木鸟是怎样伤害声带的。
3、知道声音是从身体的哪发出来的么。(1)小朋友到自己身体上找一找。(2),引领小朋友小声说:"声音声音快出来"。(3)小朋友说:"声音声音快出来"的同时老师出示声带的图片。(4)老师以声带的口吻说话(声带自我介绍,我是声音的妈妈,是我震动产生声音)在哪发出来的吧。(5)老师口吻说:"小朋友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6)那老师帮小朋友验证下看看小朋友找对了吗。(实验将小朋友的手放到颈部,说:"声音妈妈"结果震动了)(7)接着老师说:"声带妈妈走时告诉老师,声带很薄,需要小朋友的保护。小朋友想知道声带有多薄么。(出示食物代替声带)(8)出示没发声时的声带图片与正在发声的声带图片,给幼儿解释。
4、小朋友知道怎样保护嗓子么。(1)分别描述正面(正确)与反面(不正确)的事例,鼓励孩子判断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错,并讲明判断对错的理由。(2)通过判断对错,让孩子懂得平时注意、记忆长久才能指导今后的行为,知错不犯错。
5、老师重复总结不吃或过辣过咸的食物;不喝太烫的开水,不吃太凉的冷饮;主食及副食都应以软质、精细食物为宜;不要吃炒花生仁、爆米花、锅巴、坚果类及油炸类硬且干燥的食物;不挑食;不要迎风跑这唱歌;出很多汗时不应该立即洗澡;应多锻炼;不要大声喊,学会轻声说话。
6、儿歌结尾(反复复习起总结作用)。活动延伸:寻找更多保护嗓子的方法,把保护嗓子的知识与小朋友交流。儿歌:我的嗓子用处大,说话唱歌全靠它。过冷过热它不爱,过燥过辣伤害它。保护嗓子很重要,从小一定要记牢。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