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16 13:40:58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意思是说医生把动手术抢救伤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为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必须安静下来,冷静的手术不能有一丝一毫得差错,否则后果就会很严重。
手术台是医生做手术的地方,医生的职业是伟大的。医生在手术台做手术的时候,需要高度集中精神,一丝不苟。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病人生命的流逝。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所以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
原句:手术台就是阵地。扩句:1、对于他来说,这里的手术台就是前沿阵地。
《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教材第八单元第二十七课。
本文讲了一个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
本文结构清晰,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分为5个自然段。第-自然段写了事情的起因,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写了事情的经过,最后一个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课文用丰富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忘我工作的情形。比如,第二自然段中,“布满了血丝”等词句表现了长时间没有休息的白求恩大夫身体的疲惫;第三自然段中,白求恩大夫与师卫生部长的对话,充分表现出白求恩大夫的敬业精神。此外,课文中的环境描写,突显越来越严峻的战争形势,并与人物的表现形成强烈的对比。比如,“硝烟滚滚”“弹片纷飞”中白求恩大夫仍然“镇定”“敏捷”,说明此时的白求恩大夫眼中只有手术台,只有手术台上的病人。在炮弹将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的时候,白求恩大夫仍然争分夺秒地继续做手术。
课文配有一张照片:在一座逼仄的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聚精会神地给伤员做手术。手术台半在庙里,一半在阳光下,半明半暗。从白求恩大夫弯成弓形的身体,忙碌的双手,专注的神态,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坚守住“手术台”这个“阵地”,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照片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品质提供了凭借。
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应该理解为是外科医生的阵地,因为只有外科医生才给病人做手术,通过手术治疗除去病人的病痛,因为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为己任,把疾病当做敌人,而外科手术在医学上存在很大的风险,往往进行一次大型手术医生必须要经过反复论证,而且确立手术方案至少要几套,手术台上还要保证病人的绝对安全,才能进行手术。
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春天,齐会战斗打响了,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在这次战斗中,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谢绝了卫生部长恳请他撤离的劝说,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课文将白求恩大夫的工作情况与当时紧张的战斗形势结合起来描写,用环境的危险有力地衬托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如果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讲台就是老师的阵地,实验室是科学家的阵地,土地是农民的阵地,柜台是售货员的阵地,实验田是农技师的阵地。社会上的行业千千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虽说工作不同,但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都要坚守好自己的阵地,为国家多做贡献。
答:是抢救生命的阵地。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在手术台上患者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医生,医生的手术刀就是阵地上的抢,为患者解决病痛的阵地。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