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教案(七巧板教学)

admin时间:2024-01-20 03:24:58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课堂练习设计就是要针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练习设计方法。

1、新授课的练习设计。

新授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为内容的课型,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用而又最复杂的一种课型。

一般的说,在新授课之前要安排一些“铺垫性”的练习,“铺垫题”的设计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完全由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组成的题目,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复习,为引进和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从而为促成新知识的迁移作好准备;另一类是把要学习的新知识转化为学生学过的旧知识,分层出现,要求学生逐步分析解答,有意识地分散教学难点,从而为学生顺利地学习新知识做好思维上的准备。

讲解新知识之后要安排巩固练习,即通过提问、板演等形式,及时了解各类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巩固练习中加深理解,消除疑难,力争使新知识当堂消化。

练习设计的艺术是教师紧紧围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种同类型、同结构的练习,其常见的形式是:基本题(与例题相仿)——变式题(比例题稍有变化)——综合题(新旧知识的适当结合)——思考题(仅供学有余力的同学练习)。

体现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巩固、加深和发展”的过程。

2、练习课的练习设计。

练习课主要是以练习为主,教师要针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以及不同的知识点,通过多种方式设计练习。

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娴熟的技能技巧。

应在练习的形式、层次和安排上狠下功夫。

常见的练习形式有:巩固练习、变式练习和综合练习。

(1)巩固练习。

这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目的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巩固和加强新知。

(2)变式练习,即变换概念、图形、应用题等非本质特征,突出其本质特征的一种练习。

在练习课上经常应用这种练习,对学生概念的正确形成、图形特征的认识、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法的掌握,有着显著的效果。

(3)综合练习,就是注意把新旧知识放在一起或把相关的不同的知识放在一起而进行的练习。

一般有五种形式:①统一计算法则的综合练习;②进行知识间比较区别和联系的综合练习;③进行知识归类的综合练习;④单一知识练习到复合知识的综合练习。

例如教了归一应用题后,可进行与一般应用题进行复合应用的综合练习;⑤以一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综合练习等。

3、复习课的练习设计。

复习课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并使知识系统化,以便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与技巧。

复习课并不是把所讲述的内容简单地重复、再现,它不同于新授课和练习课,因而在练习设计上,要服从复习课的“查漏(缺漏知识)、系统、加深、提高”的特点。

常见的练习形式有巩固练习、归纳练习、引伸练习、发散练习等。

(1)巩固练习。

复习课的巩固练习要抓住重点知识、主要的能力要求,可抽取某一部分内容或学生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目的是让学生排除错误,加深、提高。

(2)归纳练习。

主要是学生学完某章、某节或某一单元之后,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条理化的整理而设计的练习。

它一般采用归纳要点、列表总结、列表对比等形式来进行。

(3)引伸练习。

即在复习课上以某一类知识为起点,把与其有联系的相关知识也容纳进来而设计的目的明确、层次清楚、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系统练习。

其目的有二,一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某一类知识全面、深入的了解;二是促进学生用基础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解题能力,更好地形成技能技巧。

(4)发散练习。

即在复习课上引导学生从某一类知识出发,紧紧围绕这一类知识内容而进行的多种形式的练习,其目的是把封闭性习题变为开放性习题,以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理解问题的实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以及多向思维能力。

七巧板教学

教学方法:

我们先把两个大大的三角形倒过来,然后拿小那个三角形的其中一个的直角边在最外边,紧接着把正方形也拼凑上去,然我再把另一个小三角形的直角边对着正方形,而后再把平行四边形图案放在上面,最后把三角形放在最上面就好了。

小学数学面试教案

写小学数学教资面试教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教案的目的:清晰明确地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考官了解你的教学思路。

教学内容:具体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重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解决方案等。

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跃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地进行教学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此外,还需注意教案的结构和语言的规范性。教案可以包括导入、自学、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归纳总结和作业布置等部分,需要结构清晰、语言简洁明了。教案中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课程要求,同时需要充分考虑教学实践的可行性。最后,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

小学数学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非常简单,但是对于刚刚进入学校的小学生来说却不那么好理解,这需要老师要了解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问题的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关键,他直接关系的小学生能否灵活运用老师已讲的知识并做到举一反三。具体来说,首先问题设计要凸现本节课的重难点,有的放矢,其次,问题要有趣味性,能够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第三,问题要具有生活性,来源于生活实际,第四,问题要具有全体性,尽量够让大部分学生能够回答,然后,问题要具有思考性,不能简单的问是或者不是以及正确与否,最后,问题的设计可以参考课后习题的题型和考查知识点。谢谢!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2、难点突破、3、结构合理、4、条理清晰、5、便于操作、最主要的是看你做什么用!如果是赛课的话,还要加上创意新颖,要有闪光点。

有什么适合小学数学教师适合看的数学书

《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数学教育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数学教学设计》、《学习与发展》

1、《小学数学教学论》是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范文贵。本书主要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小学数学学习理论等内容。

2、《小学数学教育学》是1993年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镜清。本书是中小学学科教育学丛书中的一本,它既面对实际工作者,也面对教育理论工作者;既对教师,也对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既对师范院校学生,也对业务教师,它可作教材,也可供进修研究之用。

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叶季明编著,本书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心理学原理和数学科知识,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阐述。全书共分五章,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基本知识,探究了如何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四大内容领域、数学知识类型和数学课堂的基本环节来开展教学设计。

4、《数学教学设计》奚定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以数学课堂教学观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在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如何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探索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与实践问题。写作上紧密结合数学课堂教学鲜活案例,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5、《学习与发展》林崇德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毕业生,教育科学硕士、博士。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讲师,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副所长、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教委教育评价专家员会委员,等等。

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我是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课堂总的来说可以从三部分进行设计。

首先是导入部分,可以由旧知导入,或者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式导入,新颖些的还可以从游戏活动导入…教师可以用心设计一下,公开课更要特别注意一下,开头吸引住孩子或听课教师的注意力很重要哦。

其次是新授部分,这部分是课堂的中心部分,其中所授内容的知识点如何落实?重难点如何突破?这部分必须有所交代。现代教育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如何探究,教师可以设计并组织好探究的教学活动:如初步感受新知,合作探究,总结交流规律或数学道理等等。

最后是拓展巩固了,这部分可安排一定层次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检测课堂效果等。

这都是我的经验所得,既然你这样问,应该是初为人师吧,就当作是互相交流啰。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