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教案(登幽州台歌几年级的课文)

admin时间:2024-01-20 04:44:04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到底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公元696年,武则天的堂侄武攸宜带兵出征契丹,陈子昂以参谋的身份随同出征,这是一次正义的讨伐战争,因为契丹人侵略在先。

统帅武攸宜是个平庸胆小的家伙,在一场惨烈的战争中,双方拼杀得十分激烈,唐朝军队有将领战死,武攸宜闻风丧胆,不敢再进了。

成败在此一举,陈子昂挺身而出,批评武攸宜用兵如儿戏,并自愿带领“敢死队”万人前去冲锋杀敌。

此行为惹恼了武攸宜,他觉得陈子昂“犯了上”,瞧不起自己,就将陈子昂由参某降为军曹,只让他掌管文书。

陈子昂忧愤难平,无处排遣,他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眺,“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想到自己一生怀才不遇,备受压抑,不由仰天长叹,涕泪横流。

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怀抱一颗为国为民的忠心,抱负却无法施展,全诗洋溢的悲壮苍凉之气一扫浮艳纤弱之风,诗的音节抑扬变化,意境苍茫遒劲,引起广泛的共鸣,不愧为震撼千古的力作。

陈子昂登幽州台在人教版小学几年级

陈子昂登幽州台,在人教版小学八年级下册。

登幽州台歌悠悠赏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登幽州台歌几年级的课文

登幽州台歌是七年级的课文。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诗歌。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作品原文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的生字

怆,读chuang四声。

登幽州台歌题意

这首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成长的是被被封为尸骨,他的诗歌的议就是他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婴儿登上苏北楼康盖杯,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写作背景

是作者被贬幽州时所作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