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0 05:43:30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活动目标:
1、认识生字木。
2、学会正确的按笔画顺序书写生字‘木’。活动准备:字卡木、铅笔、本子人手一份。活动过程:1、游戏“木头人”导入活动。2、出示字卡木。认识生字“木”
3、‘木’的书写格式:先写一横,再写一竖,然后写一撇,最后写一捺。(提醒幼儿注意竖要写出头。)
4、幼儿书写,教师指导。
5、展示字写的漂亮的幼儿本子,并表扬。
。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中国文字的兴趣,初步引导幼儿了解中国汉字的起源和简单的特点。
2、初步了解汉字中的象形字、会意字及有趣的偏旁部首。
3、培养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区域游戏以及教育活动的过渡环节中,为幼儿提供了接触汉字的机会,一部分汉字幼儿已经认识,对汉字的认读有较强的愿望。
2、物质准备:汉字知识PPrr、各个关节都会动的小人偶、字卡等。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自己发现象形字与会意字的特点,知道文字的目的及用途。
难点:引导幼儿用合作的方式表现汉字,在合作过程中学会分工、协商。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中国汉字的起源和简单特点。
(1)出示甲骨文的P阳图片,了解甲骨文的特点。
教师:小朋友中有很多人都认识了许多字,今天罗老师准备了一些有趣的字让小朋友来看看。
教师:这是一个什么图案?猜一猜它们是什么?它是字吗?如果是字?它是一个什么字?中国字?外国字?外星人的字?还是中国古代的字?你们看得懂它们的意思吗?
教师:它是中国古代的文字,你们觉得它像什么?
幼儿:像鸡蛋!像球!像一张饼!像太阳!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古代的文字是什么?变变变,原来它是太阳的意思,那这个字演变到现在,会变成汉字里的什么字呢?变变变,噢!原来是日字!
教师:这个图案在古代代表太阳的意思,到现代变成了日字。
教师分别出示山、石、月、木等几个字,按照上面的方法以此类推,引导幼儿了解汉字的起源。
教师: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些图案是出现最早的文字,叫做甲骨文。在很久以前,当时没有笔和纸,人们就是在石头上、骨头上、乌龟壳上刻画图案来记录事情的,这就是当时的文字。
真正比较好学习钟表的时间,实际上是学完乘法之后。
因为我们可以利用5的乘法来快速学习钟表分针的读数,学起来又快又好。家庭中,家长实际上不需要按照课本上的教法,直接采用实物演示效果就会非常好。
而且最好有一个可以用来摆弄的钟表,这样孩子就可以动手操作,体会更为深刻。否则光凭看书本和课件,孩子的大脑不一定有直观的感受。
第一步:会读整点和半点。这个非常简单,我们就不展开讲了。
第二步:详细认识钟面以及时针和分针。这张图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称为1大格)。每个大格又分为5小格,这个可以从上面的放大图中看出来。
时针的读数相对简单,重要的是分针的读数。
我们用上图来让孩子体会分针的读数,并且要让孩子熟练记住这些。在学习了5的乘法只有,记住这些数字就非常简单了。分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乘5,比如指向7,就是5*7=35。
这里实际上广东这边的说法非常适合理解,比如说时针超过8,分针指向3,会说8点3个字,3个字实际上直接理解成3个5好了。
家长用表盘随意指向一个数字,让孩子快速反应是多少分,熟练了就好办了。
接下来就是如上图这样的,需要孩子注意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这里特别提醒,半时也是30分。
当然,会读时间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做一些文字题来巩固学过的知识。
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分针指向11的时候,有些孩子会把时针看错位置。
让孩子感受下面两个钟面上时针的位置,体会分针指向11的时候,应该是几时?比如第一个钟面,不少同学会说成是10时55分,这需要多加体会。
第三步:会推断时间的变化
题型是这样的:
上图是过几分钟之后是几点,有一些难题,特别是分针越过12之后,时针要跟着变动需要孩子自己摆弄钟表来体会清楚!
同样的,孩子还需要做另外一类题:几分钟之前,这类题实际上和上面的类似。最重要的是有一种情况易错:就是分针会越过12的情况。
第四步:实际生活中的判断这类题特别容易错,因为很多孩子不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意思。比如这道题:
以上就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知识,这些只是弄懂了,钟表的基本概念也就掌握了。在做练习的过程,只要给孩子做好解释,孩子理解了题目的意思,一般问题就不大了。最后给几道填空题让大家体会一下:
这些文字类的题目,需要孩子理解,并且能够在大脑中形成图像。不少孩子脱离了钟表就不知所措,这个时候需要孩子分步解决问题,比如第一题:
先看时针在3和4之间,所以是3时,接着看分针指向6,所以应该是30分。
综合起来就是3时30分。
以上就是我给您的一些简单介绍,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留言区交流。我是翼翔老师,关注教育。点赞转发,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哟!感谢您的阅读!
教学目标:
1、掌握?情、蜻、请、清、晴、睛?六个字的读写及运用。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愿望和兴趣。
3、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重难点:重点:
1、掌握?情、蜻、请、清、晴、睛?六个字的读写及运用。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愿望和兴趣。
难点: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设计思路:
识字写字课对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识字的方法和经验。根据儿童心理特点,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并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同时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学生能够留意生活中的汉字,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所以在教学上要以点带面,让他们在互教互学中扩大视野,体验与伙伴合作的乐趣,增强集体凝聚力。然而识字课是整体性较强的课型,教学起来就比较枯燥,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以提高他们识字的兴趣。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儿童的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让学生懂得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主动识字的愿望。
在巩固识字上,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轻松、有趣的玩耍中学,激发兴趣、巩固知识,增加参与的积极性。
在指导写字上,注重学生的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并进行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使每个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做到正确端正、规范、整洁、美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出示青蛙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呀?(这是一只青蛙。)
师:怎样和它打招呼?
(情绪高昂地)大青蛙好!大青蛙,欢迎到我们班做客!
师:(出示词)大青蛙想考考我们一年五班的小朋友,谁能把它的名字叫出来?(正音:读准后鼻音?青?)
师:读得真好!谁能给青组词说话?
(①青草青草在风中跳舞。②青菜妈妈买了许多青菜。)
师:听,大青蛙正在夸奖大家呢!(播放青蛙叫声)大青蛙在说让我们做好朋友吧!你们愿意和大青蛙做好朋友吗?
师:今天,我们还请来了?青?的几个好朋友(出示有关偏旁)。谁来说说它们的名字?(转盘出示,指名回答;竖心旁、日字旁、言字旁、三点水、虫子旁、目字旁),它们也想和大青蛙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帮帮它们吗?
师:?青?见到了这么多小伙伴非常高兴,亲热地和它们一一照了相。
(出示不注音的生字,转盘形式出示:请晴清情蜻睛)
师:你认识它们吗?怎么认识的?如果不认识,你能猜出它们叫什么名字吗?跟同桌叫叫他们的名字。(学生自主学习)
(随想:要让孩子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就要创设孩子喜欢的教学方法,低年级的孩子就是要引导他们感兴趣的识字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孩子很喜欢,因为他们喜欢小动物,喜欢表现自己,这样极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二、自主中识字
1、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新朋友,(出示生字注音的词语:清请晴情睛蜻)自由读一读,你会发现什么?说出这些字的共同点,自由学习。
(①它们的韵母都是后鼻音ing。②它们都有一个?青?字。它们都是由一个偏旁加一个?青?字组成的。③它们都是左右结构。)
师:是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是不是这样。(生齐读,体会。)师:这六个字为什么要加上不同的偏旁呢?(讨论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师:这6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它们的读音都与右边的?青?有关,意思都与左面的偏旁有关,因此?青?是声旁,偏旁是形旁。像这样一部分表示读音,一部分表示意思的字,我们叫它形声字。
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很快记住这些字吗?(学生自由举手发言……)
师:别着急,先把你的好办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我是这样记的:有日是晴天的晴,有目是眼睛的睛,有水是清洁的清。)
7至11岁硬笔书法入门步骤:
1.执笔:三指执笔法,虎口张开如凤眼,掌心空,运腕灵活;
2.字帖字体要规范,不能有错、别字;横平竖直,规范美观;
3.练字先练笔画,笔画组合成字,笔画过硬,写字容易;
7至11岁写字以兴趣为主,方法一定要正确,一有不当,要及时纠正。一旦错过,积习难改。
有时写!专题一般用多媒体!嘿嘿!谢谢!今早图片都发错了!尽管尽快更正,但是这也是个教训!谢谢!
活动目标:
1、认识生字‘h’。
2、学会‘h’字的正确书写格式活动准备:字卡王、铅笔、本子活动过程:1、出示字卡h。2、认识生字“h”
3、‘h’的书写格式:提醒幼儿注意竖要写在短横的下面,不能露头,也不能超过下面的长横。
4、幼儿书写,教师指导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