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与保护水资源教案(幼儿园小班的节约用水教案怎么写)

admin时间:2024-01-20 08:59:08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幼儿园节约粮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要爱惜粮食。

4.爱惜粮食、爱惜食物,不浪费。

5.爱护庄稼,不践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如何爱惜粮食。

教具准备

1.动画课件。

2.谷子、麦子、玉米的头饰。

3.大米、白米饭实物。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2.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三位同学戴水稻、麦子、玉米的头饰上)我们请这几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玉米:我是胖胖的玉米,小朋友们一定都喜欢我吧!我愿和小朋友们一年四季在一起。

3.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三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板书:粮食

二、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课件出示自制粮食拟人动画,同时播放课文第一小节录音)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出示实物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演示动画:《一粒米的来历》中的场景一~场景四下载

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出示场景五: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

出示场景六: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师:好,我们谢谢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下面请小麦女士来说一下吧!

(2)同学们,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小麦女士:好,大家说得太好了,下面我要带大家去看一看面包是怎么来的?

演示动画课件:《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

小麦女士:大家一定要切记这最后一句话:“面包来得不易,千万不要浪费。”

师:让我们感谢小麦女士的精彩演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请玉米小姐说了,我来总结一下吧!

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学生背诵古诗。

播放录音:《锄禾》,学生一起背诵。

板书:粮食来得不容易

(3)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板书:粮食与我们最亲密。

三、怎样爱惜粮食

(1)请你对辛勤种田的农民伯伯、农民阿姨,讲一讲你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学生回答:(同时板书在黑板上)

老一辈革命家也是这样教育子女的。

出示图片<董必武让女儿捡起饭粒>

(2)粮食听到同学们说要爱惜他们,非常高兴,还有话对同学们说,我们来听一听。播放课文第三小节录音

你听到粮食是怎么说的呢?

讲解:我国人口很多,但耕地面积很少,粮食不充裕。我们国家一些地区有时会遭受自然界的灾害。比如说:水灾、旱灾、地震、虫灾等,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时,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缺少粮食,没有粮食会怎样?

板书:缺少粮食出问题

出示书中35页图片:这一辆辆汽车上装着什么?要运到哪儿?

为了有更多的粮食支援灾区,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更加爱惜粮食)

(3)最后,粮食还有几句话想让同学们牢牢记住。(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仔细听粮食让我们牢记什么?(出示一粒米与粮仓图,同时播放第四小节录音)

粮食让我们牢记什么呢?

师问:如果我们都来把粮食当成宝,节约每一粒米,会怎样呢?跟老师一起算一算。

如果我们每位同学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大米实物投影:365粒米)

如果我们全班45位同学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大米实物投影:约16425粒米)

如果我们全国12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一粒米的话》)

听了一粒米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积少成多了不起

四、辨析深化

“议一议”栏目下载

1.(投影出示两位小朋友在庄稼地里追捕蝴蝶的情景)这两位小朋友这样做对吗?给他俩提提意见。(我们要爱护庄稼,不践踏)

2.(投影出示一位小男孩吃包子时,把包子皮扔掉的情景)这位小弟弟做得对吗?你能给小弟弟讲讲该怎么做吗?

3.(投影出示两位小学生在庄稼地里立起写有“请不要穿行”的木牌和另一些小学生正从庄稼地里并排走过的画面)这些同学中,哪些同学该受表扬?哪些同学该受批评?谈谈你的看法。

五、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爱惜粮食?

(1)在学校吃早点,怎样做到不浪费,谁有好办法?请每位同学谈一谈。

(2)在家中吃饭应该怎样做?

(指导学生具体做到不在饭桌上撒饭粒;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不想吃的东西不能随意扔掉。)

小结:爱惜粮食要从自己做起,要做到不撒、不剩、不扔。

2.在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做到了爱惜粮食?谁来夸一夸他们。

(可以支援更多的贫困地区,献出一份爱心;此外,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3.小常识:为了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来爱惜粮食,规定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贴横幅“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让我们都来记住这一天。

4.总结全课:同学们,“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最亲密,粮食来得不容易,缺少粮食出问题,积少成多了不起”,因此,让我们每个小公民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惜每一粒粮食。

5.齐读儿歌。(见板书)

板书设计

粮食与我最亲密,

来得实在不容易,

缺少粮食出问题,

积少成多了不起。

幼儿教案《画祖国》艺术活动

活动由来:

幼儿通过过国庆节回来,互相交流外出游玩的感受和体会,孩子们都说我们的国家真大,幼儿都有强烈的认识了解祖国的欲望,为了满足幼儿的欲望和要求,于是产生了我们的祖国的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问题板块主题壁报区域游戏相关内容家园合作资源利用

1、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绪、情感及做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2、了解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多民族的国家。

3、知道了解母亲河(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4、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曾经创造过世界奇迹。

5、知道了解四大发明。

1、中国地图什么样,它象什么?

2、五十六个民族服装服饰展,民族娃娃展。

3、阅兵图片军仪仗队图片。

4、布置长江、黄河的图片展。

5、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

6、搜集四大发明的相关资料,布置展墙。

1、布置了中国地图的拼图墙。

2、五十六个民族服装服饰展,民族娃娃展。

3、阅兵图片,三军仪仗队图片。

4、布置长江、黄河的图片展。

5、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

6、搜集四大发明的相关资料,布置展墙。

1、中国地图拼图。

2、制作绘画民族娃娃。

3、绘画天安门。

4、歌舞表演,我爱天安门学唱国歌画国旗。

5、搭建长城。

6、创编歌舞。

7、手工制作长城。

8、实验活动。

9、纸的超市。

1、向家长介绍本网络的活动内容。

2、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资料。

3、家园共同配合带幼儿参观天安门、长城。

4、请家长给幼儿布置相关适宜的环境。

5、教师家长幼儿共创风格墙。

6、让家长帮助寻找提供资料。

1、看录相、光盘。

2、从网上下载的照片。

3、利用家长外出参观给幼儿提供录制的材料、照片、解说词等。

4、活动区活动。

5、利用周边的社区的环境和资源。

6、参观纸箱厂,寻找各种纸。

活动网络图

主要活动:1、认识中国地图2、56个民族

3、母亲河长江黄河4、天安门广场

5、长城6、国旗国徽国歌

7、四大发明8、认识纸

活动一:认识中国地图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祖国地域的辽阔,地图板图形和雄鸡的特点。

2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祖国的名称。培养幼儿从小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中国地图一幅、中国地图拼图数个。

活动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1、认识中国地图,了解地图上的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1让幼儿知道了解我国地域的辽阔,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1请幼儿观察中国地图,并提问幼儿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地图上都有什么?各种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3幼儿对地图观察比较仔细,颜色分别代表什么大部分幼儿初步掌握。

1幼儿操作拼图,找到北京和自己家乡的位置培养幼儿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

2在拼图上找出祖国宝岛台湾的位置。

请幼儿操作拼图,并找到北京和自己家乡的位置。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4幼儿能很快找到北京的位置,对家乡的位置在哪个别幼儿寻找较慢。

1教师能与幼儿共同互动观察地图的形状和颜色。

2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了有序的观察。

1教师指导个别幼儿找到家乡的位置。

2活动中幼儿互相合作进行语言和操作上的交流。

活动二:56个民族

活动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了解部分民族的主要风土人情。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布置五十六民族的墙饰、照片、参观中华民族园。

活动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1、通过设计这次活动,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及风俗。

1、谈话,请幼儿分别说说参观后的体会。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

3、谈话: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及它们的风土人情。

4、你是哪个民族的?这个民族有什么风俗习惯,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5、手工制作及绘画,民族娃娃。

6、幼儿能结合此活动把外出参观后的所见所闻进行讲述。

7、通过本次活动加深了对自己民族的了解和热爱。

8、幼儿通过制作绘画民族娃娃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1、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同幼儿一起对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的不同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通过本次活动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教师在这次活动中与幼儿互动制作民族娃娃,欠缺的是幼儿对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的不够。

活动三:母亲河长江黄河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江、黄河、了解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活动三:母亲河长江黄河

活动目标:1认识长江、黄河、了解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2初步知道长江、黄河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关系,激发幼儿对母亲河热

爱的情感。

活动形式:看录相,谈话。

活动准备:光盘(长江、黄河三峡的图片等)

活动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知道了解中国的两条著名的河流。

知道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了解长江、黄河与民族发展的关系,说说母亲河治理后的变化。

一看录相,让幼儿初步了解长江,黄河的雄伟,壮观。

1、幼儿观察自带图片,请幼儿进行相关的讲述。

2、通过观察图片,使幼儿知道哪个是长江、哪个是黄河、哪个是三峡发电站及壶口瀑布。

3、幼儿看录象时都非常认真仔细,并不时的互相交流。

二、分辨长江黄河的图片。

1、师生共同探讨长江、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激发幼儿热爱母亲河的情感,及治理后长江黄河给人民带来得好处。

2幼儿渴望了解更多的母亲河治理后的情况。

教师能在幼儿看录象时向幼儿进行重点的介绍说明。

幼儿对此活动有很高的兴趣,渴望了解黄河长江的更多知识。

通过师幼互动,幼儿的环保意识加强了。

幼儿通过次此活动激发了对母亲河热爱的情感。

活动四:天安门广场

活动目标

1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

2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3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幼儿去天安门参观、天安门的照片、图片、阅兵仪式图片录象带

活动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请幼儿说说去天安门参观的体会,了解天安门广场的重要用途。

主要是让幼儿了解天安门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让幼儿对天安门城楼的外观进行描述和绘画。

一、谈话:幼儿介绍参观后的见闻。

二、看录相,让幼儿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国旗每天从这里升起。

1、幼儿参观时对天安门广场看的比较仔细,要求教师为他们留影。

2、了解并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世界最大的广场,并了解相关的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

3、幼儿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渴望有更多的了解。

4、能简单说出天安门城楼外观

5、绘画天安门。

6、幼儿基本上能对天安门的外观进行描述。

幼儿通过组织活动,每周一升旗的时候幼儿都有一种作为中国人的神圣自豪感。

教师能有重点的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介绍。幼儿都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重点指导幼儿在绘画天安门时表现的天安门顶盖是金黄色的琉璃瓦,有红色的城墙,城墙上五个城门。

活动五:长城

活动目标

1知道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个世界奇迹,是世界著名古迹。

2知道古代劳动人民为什么修长城。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图片、图书、故事、磁带、幼儿自备相关资料。

活动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让幼儿进行观察后说说你知道的长城的事。

了解长城的过去和今天,同时让幼儿记住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个奇迹。

了解长城在世界上是很著名的建筑。

一、幼儿通过观察图片,认识长城。

1、幼儿讨论有关长城的事情。

2、教师介绍长城的由来及故事。

3、提问为什么说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有的幼儿说:长城为什么修这么长。小朋友说:“我要看看和图片上有什么不同。一、知道长城是世界上著名的古迹。

二、利用活动区活动搭建长城画长城。

三、幼儿用不同的积木建构心目中的长城。幼儿能积极参与讨论气氛活跃。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了解长城的事情。教师重点指导幼儿了解长城的起点和总长度。

幼儿在活动中对长城途经的地方地名了解的不够。主要是幼儿相关知识储备不足。1重点指导幼儿在活动区搭建长城。

活动六:国旗国徽国歌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国旗、国徽、国歌及有关此活动。

2、通过观察图片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我国的标志,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活动形式:谈话活动

活动设计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1、认识国徽、国旗、知道国歌的歌词。

2、让幼儿了解国旗、国徽、国歌的相关知识。

3、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绪、情感。

1、出示国徽、国旗、放国歌的音乐。

2、引导幼儿认识国旗,教师出示各种旗子,让幼儿从中选中国国旗。并请幼儿说一说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五颗黄星代表什么?

3、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国旗,什么节日国旗是最多,为什么?知道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

4、引导幼儿认识国徽,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了解国徽的外形特征,知道上面的标志各代表什么。知道国徽是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尊严。

5、听国歌,让幼儿说一说你在什么场合听到过这首歌曲。这首歌曲代表着什么?通过听歌曲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6、组织幼儿听国歌,并讲解听国歌的要求。

延伸活动,我为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7、准确识别国徽、国旗及国歌的音乐。

有的幼儿说每当国旗升起时应站直。林上越说要挺起小胸脯。赵子玉说听到国歌很自豪。

孩子们说国徽是我国的标志,有的幼儿说四周的齿轮和谷穗代表工作和农民。

1、幼儿对此活动都非常感兴趣。

2、师幼互动幼儿能理解国歌的含义。

3、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对我们的祖国相关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更加激发了幼儿热爱祖国的情绪、情感,和做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4、欠缺的是幼儿在语言表达时部分幼儿语言平乏。

活动七:四大发明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有著名的四大发明;了解四大发明的由来。

2、让幼儿知道做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活动形式:分组活动

活动准备:图片、录音磁带、火柴、指南针、各种纸

活动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与反思

让幼儿知道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让幼儿了解四大发明的由来。

一、听录音磁带,了解四大发明的由来。

1、分别了解火药、印刷、指南针及造纸术。

2、儿对造纸术的由来比较感兴趣。

3、火药可以做炮竹,也可以发射火箭。

4、王福赢说:古代的书就是这样印刷的,那

时候的人真聪明。

5、有的幼儿说古代发明的指南针现在我带的表上就有。

幼儿讨论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巨大作用。

教师鼓励幼儿从小爱探索、爱科学、长大发明更多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师幼互动时,也有不同的意见和争论。

幼儿对这次活动有着很高的操作、探究欲望,听录音时也非常认真。

教师能与幼儿互动,共同参与讨论和操作并进行相关的实验。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了幼儿的探索兴趣。激发了幼儿爱科学的欲望,特别是幼儿对古代人民发明的造纸术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延伸了下一次活动,他们可求认识各种纸。

活动八:认识纸

活动目标:认识各种纸,了解纸的特性;简单了解纸的用途,知道节约用纸。

活动形式:分组操作实验活动

活动准备:各种纸、水盆

活动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幼儿通过这次活动,了解不同的纸。讨论各种纸的用途。

一、动手实验操作,认识各种纸,了解纸的特性。

1、提问请幼儿说说操作感知后的结果。(有的薄、有的厚、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软、有的硬、有的有颜色、有的有弹性等)

1、知各种纸的不同(吸水实验)

3、提问请幼儿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哪种纸吸水快、哪种纸吸水慢、哪种纸不吸水)幼儿对实验活动感兴趣。

王依晨说:锡纸是防潮的,所以用它包香烟。

有的幼儿说:我们用的餐巾纸和手纸吸水快。有棱纸可以减少碰撞挤压。纸有腊纸才不怕水。

幼儿说:“防水的纸可以做纸杯,复写纸可以把字印出来,彩色纸可以用来布置美化班内的环境。”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纸的用途,鼓励幼儿一起讨论说出不同的答案。

二、请幼儿寻找在家中或幼儿园哪些地方需要纸。我们应该节约用纸。

教师巡视幼儿的实验操作并能鼓励幼儿在实践操作中主动参与积极讨论。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能和幼儿一起讨论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对不同的纸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能说出它们的用途,也培养了幼儿知道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欠缺的是对特殊纸的用途了解的不够透彻。

思维接力棒:幼儿对我们的祖国网络活动非常感兴趣,参与意识强,师幼互动和幼儿与幼儿的互动都非常好,幼儿探究欲望高,因此延伸了以下活动如:我爱首都北京.环保小卫士.指南针真能干.

教案十备是哪十备

教案十备分别是这些!

1.备教材!目标制定要准确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数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

其次是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这是思维能力的目标。

再次是想一想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渗透思想教育的要求。

最后是考虑哪些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要求,这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2.备学生,备学情

3、重点难点要把握

教师必须要把握住重点和难点

4.学生水平要了解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所教知识的内容,找出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看一看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确定需要跟学生补哪些知识漏洞,课始安排什么复习内容,新授选择什么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等。

5、学习方法要恰当

首先,要恰当、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其次,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再次,要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6、教学方法要精选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发现法、程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引探教学法等。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本人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准。

7、问题设计要精当

首先是精,课堂提问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质量高优劣。

其次是时机要恰当,要把问题设置在知识的重点之处、知识的转折和发展之处、学生遇到学习困难之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节省教学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8、细节问题要考虑

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虽然是一些细小的问题,但是也能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细小的问题也能酿成大的失误,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要轻易放过每一个细节问题。

9、教具和课件准备要充分

多媒体课件和教具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教具、多媒体课件制作演示得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具。

10、练习设计要精当

首先,课堂练习设计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不可只重数量而轻质量。

其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练习。

再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不要面面具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重点知识重点练、难点知识反复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幼儿园小班的节约用水教案怎么写

首先写教学目标,现在是课改阶段上课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然后分析教材:重点和难点三教具四教学方法五教学过程,可分详案和简案,详案要设想每句话怎么讲比较麻烦,简案只要写一下时间安排,和每部分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六板书提纲七教学反馈这样的教案就比较完整,也能及时地总结问题。我认为写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确立教学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万不能小看了这部分,否则上课就会漫无目的,效果比较差。

不会湿的纸教案小班

不会湿的纸教案适合小班教学。因为小班教学通常需要更多的互动和个性化教学,不会湿的纸教案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它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他们更加感兴趣和投入到学习中。此外,不会湿的纸教案还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减少浪费和资源的消耗。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小班教学不仅需要教案的支持,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教学技能和经验。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状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神奇的再造纸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纸的演变过程,知道纸是如何做出来的。

2.通过造纸的制作过程,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观察能力,发展创造力。

3.知道纸的原材料是树木,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爱护森林的情感。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准备材料:

(一)教师材料:皱纹纸、电光纸、报纸、PPT

(二)幼儿材料:纸巾、透明杯、木棒、纱网、纱网架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教案

这是古诗《锄禾》里面的诗句。原文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写这个教案,从下面几方面就行。

一,写就这课书的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

2,朗读古诗,背古诗用。

3,理解古诗内容,默写古诗。

二,学习生字新词,把诗歌读通顺,读熟练。

三,指导学生理解古诗内容。

四,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五,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做课堂总结。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