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0 12:53:21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粽子的特征,体验吃粽子的快乐。
2、知道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个习俗。
活动准备:每组桌子放上大小形状味道各不一样的粽子一盘,湿巾纸若干。
活动过程:
1、猜猜摸摸今天老师在桌子上的盘子里放了一样好吃的东西食品,猜猜看是什么?
——幼儿闻一闻是什么味道的,猜猜会是什么?
——幼儿摸一摸,是什么感觉?是什么形状的,再猜猜会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这一会儿像……有一会儿像……会是什么呢?
——哇,原来是是香香的粽子
2、尝尝说说——好香的粽子,你吃过吗?什么味的?你们还想不想吃?
——幼儿吃粽子A、每位幼儿拿一个小粽子,自己来剥,剥下的粽叶放在盘子里。粽子外面衣服叫什么,你知道吗?
B、幼儿边吃粽子边随机问:你的粽子是什么形状的?吃的是什么味道的粽子?
C、吃完后提问与小结:
——吃粽子的时候先把什么解开。(绳子)然后剥开什么?(粽叶)——你刚才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粽子外面是什么?粽子里面有什么?
——我们吃到了各种味道的粽子,有的小朋友吃的是咸咸鲜鲜的肉粽,有的是甜甜的豆沙粽,有的是淡淡的白米粽、赤豆粽。
3、介绍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什么日子才会吃粽子呢?
——端午节是几月几号呢?
——原来端午节大家都要吃粽子。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会有什么活动呢?(迁移活动:了解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写王字挂香袋
4、拓展游戏
——QQ粽子店环境创设:QQ粽子店材料:QQ粽子、各种可以做馅的图片玩法:幼儿剪下做馅的图片,贴在QQ粽子上,送到粽子店,讲讲它的味道。
教案反思
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在这些习俗中,孩子们对包粽子比较熟悉,而且端午习俗较多,也都离孩子生活经验较远,只需孩子了解,所以没有讲得太细,以免内容深奥不便于孩子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包彩色粽子,养成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
2.让孩子们熟悉端午文化,产生民族自豪感
活动流程:
1.通过视频讲解包粽子的全过程,以及为什么要选在端午节包粽子吃。
2.现场提问,考考孩子们听进去多少
3.亲自示范如何包粽子,然后给每人分发材料,分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包的彩色粽子最多。
4.包好的粽子,可以用彩笔在上面画上喜欢的图案,评选出最具创意粽子,发奖品。
活动延伸
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手工作品带回家,和父母一起包粽子,度过愉快的端午节。
1.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我希望学生能够了解编五彩绳的基础知识、掌握编织五彩绳的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教学内容:本节课分为三个环节:介绍基础知识、演示编织方法、自主实践创新。首先,我会简要介绍五彩绳的历史背景、材质选择和用途等基础知识;其次,我会演示如何编织五彩绳,从基础的编法到复杂的图案设计;最后,我会让学生自主实践,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尝试编制自己的五彩绳作品。
3.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五彩绳的基础知识了解不够充分,需要加强相关的讲解;同时,在自主实践环节,有的学生遇到了困难,需要我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下一次教学,我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整,并且增加一些拓展内容,如如何运用五彩绳进行手工配饰制作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编织技巧和发挥创造力。
1.可以提供。2.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班幼儿正处于诗歌启蒙阶段,通过教授端午节古诗可以增加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3.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引入部分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教授古诗的内容和背景,通过朗读、模仿、创作等方式帮助幼儿掌握古诗的语言特点和韵律,最后进行小结和评价。同时,可以结合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更好地体验端午节的氛围和文化。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