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怎样放得更大》教案)

admin时间:2024-01-20 21:09:41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紫甘蓝水变色实验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制作,探索发现紫甘蓝汁遇到不同酸碱性的水后水会变颜色的现象。

2.大胆尝试,喜欢探索,感受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紫甘蓝、杯子、糖水、碱水、苏打水、柠檬水、雪碧、白开水

??活动过程:

1.谈话:紫甘蓝(紫包菜),是常见的蔬菜除了用来吃,它还能干什么呢?让我小声的告诉你,紫甘蓝还可以用来做颜色实验!紫甘蓝汁可真神奇呀!这里面可是有小秘密的喔!等会我们就用它来做一些小实验,看看这紫甘蓝汁到底有什么秘密。

2.小实验:在紫甘蓝汁中加酸或加碱,观察其颜色的不同变化。

3.将紫甘蓝切碎放进容器里,加入热水直至水变成蓝色或深蓝色。

4.往杯子中分别倒入适量的糖水、碱水、苏打水、柠檬水、雪碧、白开水。

5.将紫甘蓝水分别倒入装有糖水、碱水、苏打水、柠檬水、雪碧、白开水的杯子中,轻轻摇晃,观察实验现象。

6.小结:紫甘蓝变色,是由于紫甘蓝的细胞内的花青素的作用。花青素为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花青素的颜色因酸碱度不同而改变颜色,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细胞液呈碱性则偏蓝。

小学科学:《怎样放得更大》教案

用显微镜观察:显微镜使用两个凸度不同的放大镜组合在一起。显微镜的使用:

1、放平显微镜,让显微镜对着光。

2、调整反光镜,直到看见白光。

3、把植物细胞载玻片夹在载物台上。

4、调整焦距,直到看清为止。老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实验步骤。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写出实验报告。教师小结。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考什么

初中生物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1.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掌握生物学科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具备生物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了解生物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关注生物学科的最新进展;能举例说出这些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生物学教学知识与能力掌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准确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并能用其指导初中生物学教学。

3.生物学教学设计能力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恰当可行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合理利用生物学课程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了解生物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方法。

会变色的小蛇小班教案

回答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小蛇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探究小蛇的变色原理。

3.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小蛇、小盆、水、食物、棉花、饲养箱、颜料、毛笔、画纸、幼儿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1.引入活动:通过图片、实物等介绍小蛇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引起幼儿的兴趣。

2.实验探究:将小蛇放在不同颜色的地面上观察,发现小蛇会随地面颜色而变色。教师可向幼儿解释变色原理:小蛇的皮肤中含有色素细胞,当小蛇感到恐惧或惊讶时,色素细胞会释放出色素,使小蛇的皮肤变色,起到伪装的作用。

3.手工制作:让幼儿用颜料和毛笔在画纸上画出多种颜色,再让幼儿将小蛇放在不同颜色的画纸上观察小蛇的变色情况。最后,让幼儿用幼儿手工工具制作一只小蛇模型,并在小蛇身上涂上颜料,让幼儿亲身体验小蛇变色的神奇。

4.总结活动: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小蛇变色的了解和体验,并总结变色原理,加深对小蛇的认识。

教学方法:

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教师示范法、幼儿自主创作法。

教学评价:

1.观察幼儿对小蛇变色的反应和理解程度。

2.观察幼儿在制作小蛇模型时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幼儿的表现和回答,评价教学效果。

儿童画山竹教案

可以提供。

1,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山竹这种具有特殊形态的水果很适合进行创意性的画画活动,可以调动孩子们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培养儿童的艺术细胞。

2,对于山竹画的教案,可以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步骤等几个板块,重点关注孩子们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和注意事项等,让孩子们在愉快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绘画技能和知识。

为什么有树洞中班教案

由于木质部中导管细胞死亡而形成的穿洞补充一下:导管细胞死亡后也会进行填充,而空洞是由于导管细胞解体而形成空洞至于髓的解体也会形成空洞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