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1 00:18:59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猫小猫(二)一、活动目标1、尝试用声音的大小来表现歌曲的强弱。2、在图片的提示下,初步学习仿编歌曲。3、体验仿编歌曲的快乐。二、活动准备动物大图片6张,动物小片图6张。鼓一个。三、活动过程(一)初步感受歌曲,欣赏教师范唱。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仔细听,歌里唱了什么?(二)学唱歌曲1、初步学唱歌曲(1)讨论: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教师出示歌曲内容小图片。提问:大猫和小猫唱歌有什么不一样?(2)利用鼓,让幼儿听辩大声和小声。导语:这是一面鼓,小朋友来听一听,老师用不同的力气去敲击鼓,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分析:大声和小声是相对的,通过敲击鼓,让幼儿听辨与感知)(3)出示图片贴在渐强和渐弱符号的相应位置。(分析:由于歌曲简单明了,强弱变化非常明显,所以幼儿很容易就能感受到歌曲的强与弱。轻松地开始活动,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感受到活动的愉快气氛)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在活动中比较不同动物的尾巴特征。
2、对问答式的儿歌感兴趣,并能尝试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比尾巴》PPT课件
2、各种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动物比尾巴"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森林里来了许多动物,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谁?这些动物聚在一起做什么呢?原来是要参加"比尾巴"的比赛。
(二)比赛分两场,请小朋友当评委。
引导评委说说评选结果,(播放课件)将相应的字贴到动物身上。(长、短、像把伞)
(三)引导幼儿将两小段儿歌连起来,形成一首完整的《尾巴歌》。
活动目标:
1、知道人人都要爱清洁,讲卫生,知道每天都要洗脸、刷牙、洗手。
2、尝试跟着音乐的节奏做模仿动作。
3、活动准备:录音带
4、活动过程:
5、唱一唱:《小动物的叫声》
6、问:我们每天起床后都要做什么?启发幼儿说出洗脸、刷牙、梳头、洗手。引出课题。
7、老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幼儿说说歌曲里唱了什么?
8、播放歌曲录音带,让幼儿听清楚歌词,逐步熟悉歌曲旋律。
9、用跟唱,分组唱,小组唱,学唱着首歌曲。
10、引用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11、小结,进行清洁卫生教育。
【教学目标】
1、感受摇篮曲的舒缓和优美。
2、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重点)
3、在哄娃娃的过程中,感受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准备】
1、音乐课件《小宝宝睡着了》。
2、与内容相关的图片。
3、布娃娃和自制摇篮,小床。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老师说:小宝宝们,你们每天睡觉都是谁哄你们睡觉的啊。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爸爸妈妈都是怎样哄自己的。
宝宝:爸爸妈妈给我讲故事。爸爸妈妈给我摇一摇。给我唱歌。
老师:原来爸爸妈妈都是这样哄你们睡觉的啊。那现在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你们仔细听听啊,里面的娃娃是怎样被哄睡着的啊。
二、中间部分:
1、听听说说。
2、完整地听完歌曲。
师:这首歌是快快的还是慢慢的啊。(有个别小朋友说慢慢的,请这几个小朋友上来说说)
师:听了这段音乐让你想干什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充分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想象。)
3、第二次听赏音乐师:原来这段音乐可以让你想到很多事情,(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其实他告诉了我们一个故事。你想知道吗?我们再来听一听。
天黑了,小宝宝要睡觉了,妈妈轻轻的唱着歌哄宝宝睡着了。
师:这段音乐告诉了我们什么故事?
你想知道妈妈唱了一首什么歌吗?我们再来听一听。
4、听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
1)听赏歌曲
师:你听到妈妈唱了什么?
师:睡觉的时候为什么要盖好小花被?(盖好小花被会很暖和。)
师:睡觉的时候为什么两只小手要放好?(两只小手放好会睡得很香。)
师:睡觉得时候还要做什么才能睡得香?(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盖好被子、小手放好、闭上眼睛就会进入甜甜的梦乡了。)
2)再一次听赏歌曲。
5、律动:摇啊摇
1、尝试用肢体动作表达表现
a集体表演唱
师:宝宝唱的真好听,我们来学一学爸妈哄宝宝睡觉。(边清唱边律动)
师:刚才有的宝宝没有睡着,让我们再哄一次。王老师等会看看,谁的宝宝睡得最香?(学个别幼儿好看的动作。)
b个别表演
师:请一个最像妈妈的宝宝来表演一下。(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让个别宝宝边唱边摇,动作轻轻的,引起其他幼儿的兴趣)
师:哪个宝宝声音唱得最好听,就请哪个宝宝做妈妈。
三、结束部分:(延伸活动)
师:(播放公鸡叫声)天亮了!宝宝起床了!伸个懒腰,坐下来。
王老师这里还有一段音乐,请你听一听,和刚才的音乐一样吗?
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做什么?(播放一段旋律欢快的音乐)它告诉了我们另一个故事,下次我们再来听听它说了什么故事。
摇啊摇(范唱+伴奏)歌词:
摇啊摇摇啊
摇我的娃娃要睡觉
小花被盖盖好
两只小手放好了
摇啊摇摇啊
摇我的娃娃睡着了
1、入园歌太阳出来咪咪笑,小朋友们上学校。见了老师问声好!见了同伴把手招。讲文明、懂礼貌,我们都是好宝宝。
2、入园歌
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也不哭,也不闹,叫声老师好。二、用餐常规儿歌1、宝宝吃早餐小宝宝吃早餐,椅子小手都放好。吃早餐,身体好。一口一口吃个饱。2、饭前要洗手
小脸盆,水清请,小朋友们笑盈盈,小手儿,伸出来,洗一洗,白又净,吃饭前,先洗手,讲卫生,不得病。
小班《水果歌》教案
活动目标:
1、观察梨子、苹果等水果的颜色,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梨子、苹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图片(正面没涂色,反面涂有颜色)。
2、水果挂饰(梨子、苹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是谁呢?现在,就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
1、教师逐一出示苹果、梨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图片(没涂颜色的一面),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水果。
2、"仔细看看,它们有颜色吗?"(没有)
3、请幼儿说说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说对了,老师则将图片翻过来,即红红的苹果。
4、用同样的方法,请幼儿说说其它水果的颜色,如说对了,老师则将该水果的图片翻过来,即黄梨子、紫葡萄、绿西瓜。
二、编儿歌《水果歌》
老师告诉幼儿要根据水果的颜色来编儿歌。
1、给苹果编。
老师先编一句:什么水果红红的?启发幼儿编第二句:苹果苹果红红的。(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告诉幼儿把老师编的一句和小朋友编的一句连起来,儿歌就编好了。
2、给梨子编。
由老师编第一句:什么水果黄黄的?启发幼儿说出"梨子梨子黄黄的。"
3、给葡萄编。
"现在我们给葡萄编。谁来编第一句?"请一能力强的幼儿编第一句:什么水果紫紫的?再由大家编出第二句:葡萄葡萄紫紫的。
4、请幼儿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什么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5、"小朋友们编的儿歌真好听。现在我们再给西瓜编。谁会把两句一下子编出来?"请幼儿模仿前面的句式编出:什么水果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的。
6、请幼儿试着把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7、集体再念一遍,可边念边动作。
三、游戏:水果歌。
请幼儿戴上水果挂饰,练习儿歌。如老师(或个别幼儿)问:"什么水果红红的?"戴苹果挂饰的幼儿则站起来说:"苹果苹果红红的。"戴其它挂饰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四、鼓励幼儿回家后把其它水果编进儿歌,并念给爸爸妈妈听。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在语言活动区放置其它水果图片,引导幼儿为它们编《水果歌》。
与家长沟通计划可请家长带幼儿认识更多的水果,了解其颜色,并将其编进儿歌,建议家长邀请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参加创编,(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体验成功的快乐,增进孩子之间的友谊。
附儿歌
水果歌
什么水果红红的?
苹果苹果红红的。
什么水果黄黄的?
梨子梨子黄黄的。
什么水果紫紫的?
葡萄葡萄紫紫的。
什么水果绿绿的?
西瓜西瓜绿绿的。
活动目标:
1、感受体验大自然中大雨和小雨那种富有节奏的声音美。
2、初步尝试根据乐器的音色探索用适合的乐器和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大雨和小雨,增强对声音的感受和听辩能力。活动准备:节奏卡片大雨、小雨图片乐器(沙球、铝板琴、铃鼓、小铃、舞板)、队形图活动过程:1、律动《小雨点》“小雨点真调皮飞到东飞东西,你们要飞到什么地方玩呀?”2、两声部歌曲《雨点滴答》——“雨点从高高的天空飘落下来有时快、有时慢,听听这会儿下的快还是慢?”听前奏分辨快慢——“让我们一起唱唱快快(慢慢)的雨?”——分两声部进行演唱,两位幼儿指挥。(交换声部)
3、谈雨——“春雨的滴答真好听?你还听过怎样的雨声?”幼儿描述不同的雨水声——幼儿说出师出示典型的各种雨声“沙沙沙,沙沙沙”“淅沥沥、淅沥沥”“哗啦啦啦啦啦”“唰—唰—”……等节奏卡片,分两个“家”(大雨家和小雨家)摆放。——集体看节奏卡片模仿大雨和小雨的歌声。教师语言节奏提示:“小雨来唱歌”或“大雨来唱歌”
4、幼儿在大雨和小雨中各选一种声音探索用乐器表现进行表现——想想你要学做哪一种雨,想好了就到相应的地方。——“想想用哪种乐器用什么方法演奏声音最象小雨的声音?哪种乐器用什么方法演奏最象大雨的声音?”——自由选择乐器探索——“你选择了哪种乐器?为什么选择这种乐器?怎样演奏的?”大家共同比较分析哪种方法最合适——《大雨小雨音乐会》集体看指挥用声音和乐器同时表现两种雨。4、节奏乐《雷神》看队形图边演奏便变换队形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