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设计?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文章脉络

admin时间:2024-01-21 01:21:30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圆明园的毁灭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圆明园的毁灭是在八国联军攻打慈禧太后领导的清朝政府下写的。

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文章脉络

《圆明园的毁灭》运用了反衬的写作手法,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课文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指出圆明园毁灭的损失无法估量。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景物和收藏的历史文物。

第三段(第5自然段):讲述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为。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结构来写的

全文总分总,按照逻辑顺序来写的 !第一自然段概括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的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精炼·准确的语言介绍圆明园毁灭的经过。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叙述内容的。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五年级上册14 圆明园的毁灭提出的问题

五年级上册14《圆明园的毁灭》提出的问题: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经过。

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第一段介绍了圆明园的哪几种景观?

4、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起的作用?

5、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6、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的提纲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浓缩了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名胜。这项伟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才建成。但是,在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了。这帮可恶的强盗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界闻名宝库就这样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毁于一旦。他们不经烧毁的是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破坏了璀璨的文明。这是中华民族多少代人智慧的结晶啊!读了这篇课文,去年爸爸妈妈领我去圆明园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残留的石柱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仿佛在哭泣着、诉说则当年英法联军毁灭它们时的情形;地上的野草随着凉嗖嗖的风左右摆动,好像在哀叹,哀叹这样一座精美壮观的园林的毁灭。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受欺凌。要想是我国不落后,不贫穷我们就要努力学习、奋发图强。用我们的智慧去学习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去创造最美的文化艺术,去建设最富强、最美好的祖国!

圆明园的毁灭的写作背景

《圆明园的毁灭》的写作背景:这篇课文用反衬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题材

事理说明文。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

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第五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