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1 03:59:09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我在小学的时候也有类似的这节美术课,当时是让同学如何在有限的工具内把一张正方形的卡纸剪成最圆(具体什么工具不记得了,只记得有直尺和笔)。
最后美术老师公布的答案是用直尺和笔在正方形上画对角线找出中心点,然后用笔插在中心点上将正方形旋转起来就形成了最圆的圆。那节课至今还印象深刻的说~~活动目标:
1.通过讲述故事,引起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2.通过画螺旋曲线使幼儿加强对笔的控制力。
3.鼓励幼儿大胆用螺旋曲线进行添画并涂色。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油画棒人手一份。
2.教学VCD、绘画范例大图。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请幼儿观看动画片,引导幼儿说一说:小蜗牛喜欢和爸爸一起散步,散步的时候能遇上好多的朋友。小朋友,请你说说他们都碰上了谁?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2.请幼儿将书翻到“蜗牛的壳”这一页,说说这幅画上是谁?一共几个?他们在做什么?蜗牛少了什么?
教师情景提示:小蜗牛的房子怎么不见了,他都快急哭了,让我们把小蜗牛的房子添上,好吧?
3.教师边念歌谣边在绘画大图上示范蜗牛壳的画法。
歌谣
蜗牛壳圆又圆,里面的线儿转圈圈;
小小房子真好看,我把颜色填一填。
4.请幼儿在自己的书上添画蜗牛壳,并对画好的蜗牛壳用油画棒涂色,老师巡回指导。
5.请幼儿互相展示欣赏作品。
活动延伸:
游戏:快乐的小蜗牛。
提示: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三只小蜗牛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房子。他们的房子都很漂亮,他们非常高兴,又在一起快乐的唱歌跳舞了。让我们来扮演快乐的小蜗牛,手拉手跳舞,好吗?
1.课堂设计新颖有趣,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2.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你好,教案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大班乐游原》的诗意和文化背景。
2.了解唐诗的特点,掌握唐诗的基本语言和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赏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大班乐游原》的意义和情感。
2.掌握唐诗的基本语言和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赏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唐诗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表现。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介绍唐诗的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对唐诗有初步的了解。
2.讲解:教师讲解《大班乐游原》的背景和情感表达,分析诗句的意义和表现手法,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3.朗读: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大班乐游原》,并对每个词语和句子进行解释和理解,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味和情感。
4.赏析: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赏析,让学生感受到唐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5.练习:教师让学生进行诗歌背诵和朗读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朗读能力。
6.巩固: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巩固,让学生再次理解唐诗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
1.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对《大班乐游原》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2.课堂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赏析能力。
六、教学资源:
1.《大班乐游原》诗歌原文。
2.唐诗鉴赏教材。
3.多媒体教学设备。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