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和结果教案(大班一字开花教案)

admin时间:2024-01-21 11:05:48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大班一字开花教案

培养儿童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和变通性。

丰富幼儿词汇,增强创新能力。

中班科学神奇的水中花教案反思

教案反思

通过活动教案,使幼儿了解水由于温度的高低,会发生变化的孩子现象。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成冰。通过实验验证水的三态变化,发展探究能力。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重视幼儿的探索让孩子,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

树木先开花还是先长叶教案

有的树木是先开花后长叶。有的是先长以后开花。

教师这条路怎么走

一、干一行爱一行,不做每日牢骚满腹的怨妇。作为一个老教师,我发现,少数教师一边从教,一边抱怨不断。抱怨教师工资低,抱怨职称制度,抱怨现在学生难管,抱怨家长是“刁民”等等。在抱怨中,他们从黑发变成白发,退休后,他们仍抱怨,抱怨自己一事无成,因为选错行。还有一类怨妇似的教师,走上讲坛第一天就难以静下心教书,躁动的心一直想飞出校园。当初他们选择教师是权宜之计,或者说把学校作一块跳板,想等待恰当时机,换一个领域大展宏图。可是他们总等不到良机,等不到贵人相助。偶尔有了改行的时机,又缺少勇气,患得患失,害怕在波涛汹涌大海上翻船,最后在纠结中老去。干一行爱一行,不做怨妇,才能在从教过程中感到乐趣。

二、高学历仅仅是好的起点,不能一劳永逸,要加强学习,不断与时俱进。相对过去以民办教师为主体的中小学校,现在教师学历有了极大提高。研究生博士生走进中小学课堂,已不是新闻,甚至成了一种趋势。教师学历高,说明教师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人生有了一个好的起点。高学历教师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社会是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在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孩子的心灵世界也变化难测。教师如果仅仅靠书本理论知识,靠老传统老经验,纸上谈兵,难免要在教育中要受挫。谦虚谨慎,加强学习,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爱学习的教师,在教育中,才能永葆青春。

三、教师要有一颗爱心,不管学生多么调皮难缠,不要放弃,尽力教育。作为教师,一般都想教听话成绩好的学生,师生配合默契,容易出成绩,教师脸上也有光。在实际中,除了少数重点学校,学生成绩好,行为习惯也好,便于教育。其它普通学校,不听话的,成绩差的后进生比比皆是。成绩差有时还是小事,有的学生还公开顶撞老师,对老师不敬。我想,面对这些后进生,如何对待,不仅能考验教师能力,更能检验一个教师人品。在我看来,遇到后进生,教师一定要调整好心态,要有包容之心,要有爱。要想明白一个浅显道理,他们终究是孩子,被教育者,教师是教育者。教师付出了,结果可能不尽善尽美,但是做比不做好。做了,才无愧于人民教师称号,才能对得起自己良心,更有助于教学业务提升。

幼儿园指读《种豆》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种子,比较其异同。

2、学习种植的基本技能,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幼儿的持久观察力及爱护植物的感情。

3、会正确使用一些简单的种植工具:铲子、水壶等。活动准备:1、收集几种种子,在自然角做发芽实验。2、一些简单的种植工具。3、蚕豆生长的图片,让幼儿事先了解蚕豆的外形特征、生长过程和种植的季节。活动过程:1、认识各类种子:师:“小朋友拿来了这么多豆豆,现在请小朋友帮忙拣一拣,把相同的豆豆放在一个碗中。”(幼儿动手操作)“你分出了几种豆?你认识吗?”“对,它们是蚕豆、黄豆、红豆。”“仔细比一比,蚕豆、黄豆、红豆的样子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教师小结:它们都是豆,表面很光滑,圆圆的、捏上去硬硬的,都可以当种子。不同的地方是有的大、有的小,颜色不一样,吃起来的味道也不一样。”2、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知道秋天是播种蚕豆的好季节。师:“豆豆是怎么长出来的呢?”教师出示蚕豆的生长过程图,让幼儿观察。“刚才小朋友看了图片,了解了种子生长的过程,现在请你和好朋友一起讨论:种子生长需要什么?什么季节是播种的好季节?教师小结:植物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土壤。在种植时要选择好种子,再种,种子才会慢慢的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对了,现在正是春天,是播种的好时节,我们一起去种种子,好不好?”3、学习选种。讨论:是不是所有的蚕豆都可以当种子?为什么?师:“小朋友都很聪明,看的非常仔细:蚕豆上有蛀洞的、豆特别小的、壳的颜色枯黄的,都不能当种子。”“请小朋把颗粒饱满的蚕豆选出来。”

4、种植蚕豆。a)师:“刚才我们都知道了种子生长发育需要泥土、水、阳光、空气。现在谁来说说怎样种蚕豆?(请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b)教师示范:先将土放在种植盆中,然后用小铲子挖一个小洞,放进3——5粒蚕豆,然后用泥土盖上,浇上水。

5、学习管理蚕豆的技能,爱护蚕豆。师:怎样才能让蚕豆长的好?(适量的浇水、施肥、还要除草)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都很棒,下面就让我们大家去我们的种植园种蚕豆吧。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1: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我园《挖掘运用乡土资源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我们倡导运用生活中的资源引导幼儿通过亲身的观察、参与,培养乐探究、勤表达等良好的习惯,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活动中,老师引导孩子观察、讲述蚕豆的外形,并且启发他们大胆猜想,最后通过种植积累相关的经验。2、设计构思巧妙:活动中老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看的懂的方式进行猜想记录,然后充分运用幼儿自己的记录,引导幼儿有序排队种植,最后再次运用这张记录进行区分,以帮助幼儿最后总结正确的经验。可见,这种记录是有效的,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活动具有系列性:本次活动是蚕豆系列活动中的一个,虽然这样的活动看似很平常,但是它是真实有效的,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真正能帮助幼儿建构、积累经验的活动才是真实有效的。

会开花的贺卡手工教案

在讨论和制作贺卡的过程中,产生关心、亲近爷爷奶奶的美好情感。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贺卡。

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美工》。

2.教师提前制作一张美丽的贺卡。

中班科学什么东西弯弯绕教案

活动目标:

1、寻找弯曲形状的物体。

2、对弯曲的物体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弯弯娃娃的指偶,自己绘制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弯曲形状的物品,如大大卷泡泡糖、香蕉、电话线、蚊香等等。

活动过程:

一、弯弯的朋友快来呀教师套上“弯弯娃娃”指偶并自述:“我是弯弯,我有许多的好朋友。咦!他们在哪呀?”

1、弯弯绕绕的东西。

幼儿自由寻找桌面上的用品有哪些是弯弯的?(如:弯弯的香蕉、弯弯的发夹、弯弯的秤钩、弯弯的伞柄、弯弯的晾衣架)(2)幼儿自由介绍,教师随机梳理幼儿的语言。(如:弯弯绕绕的电话线、弯弯绕绕的蚊香、弯弯绕绕的毛线、弯弯绕绕的弹簧、弯弯绕绕的铁丝)

2、弯弯绕绕的植物。

(1)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有许多弯弯绕绕的用品以外,想想还有哪些弯弯绕绕的植物?

(2)幼儿交流看到的植物弯弯绕绕的地方,有什么作用?

(3)教师小结:爬山虎是依靠弯弯绕绕的藤蔓及叶片上的“脚”向上攀缘的。牵牛花用卷须及茎附着在别的东西上蔓延生长。西瓜藤、葡萄藤都是弯弯绕绕的,这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弯弯绕绕的藤蔓。

3、弯弯绕绕的动物。

(1)植物会弯弯绕绕的,你们有没有见过弯弯绕绕的动物呢?哪些动物是弯弯绕绕的。

(2)幼儿自由交流。

(3)小结动物身体上弯弯绕绕的作用。(蛇、蚯蚓、龙用弯弯绕绕的身

体爬行的更快;大象用弯弯的长鼻子卷木头、洗澡等;牛、绵羊、用自己的角保护自己;小狗、小猫、小猪、公鸡等有弯弯的尾巴等。)

4、弯弯绕绕的身体寻找我们身体上哪些地方是弯弯绕绕的?(引导幼儿寻找自己身上具有弯曲特征的部位(或器官),如:弯弯的嘴巴,弯弯的眉毛,弯弯的睫毛。弯弯的眼睛...........)

二、弯弯的朋友什么样

1、弯弯的朋友那么多,他们都是什么样子的啊?

2、教师边出示物体,并以手指顺着弯曲物体的边沿滑动,将“弯"的形状特点直观的表示出来。并进行表述,如:我是蚊香,我和弯弯一样,也是弯弯的。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弯弯绕绕的朋友,有弯弯绕绕的东

西,弯弯绕绕的植物,弯弯绕绕的动物以及弯弯绕绕的身体。小朋友们到家里去找找看还有哪些弯弯的朋友,好不好呀?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