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2 20:04:3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龟兔赛跑兔子失败的十大原因?
1.兔子在终点前看傻了眼,冲过去也不是,不过去也不是,反正哪!这趟比赛它是输定了!(因为终点前有块木版,上面写着:先到的是乌龟)
2.这是一只会忍术的功夫龟,使出“土遁法”赢得了冠军
3.因为慢吞吞的乌龟先生吃了一大堆的“墨西哥跳豆!”
4.这长龟兔赛跑采用最新的游戏规则:“要倒着跑!”(兔子说:“呜哇!我不会倒着跳!”)
5.热爱科学的兔子,在苹果树下面很认真地和牛顿讨论“地心引力。”它……它忘记了比赛还……还没有结束。
6.因为兔子捡食了嫦娥当年奔月时吃剩的仙丹,轻飘飘地跳上月亮上去了。
7.比赛的规则是:“猜一拳走一步。”兔子的运气衰到家了,从头到尾没有赢过。
8.好运的乌龟捡到了阿拉丁神灯,它的第一个“小小”愿望就是:“超越那只大耳朵的哺乳类动物。”
9.再向前一步兔子就是冠军了。但是它太迷信,认为跨过黑猫的兔子会倒霉一辈子。
10.乌龟在兔子的胡萝卜汁里掺加了“意识错乱剂。”(兔子爬上树像啄木鸟一样,还说:“我是小鸟鸟。”)
小兔子小太阳教案写的不是太好,原因是一没有表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对本节课的目标学习,小兔子和小太阳很模糊,不知道究竟要学习什么,从讲课分析来说,老师没有把小兔子和小太阳他们之间的关系,从此,一级描写方式给孩子们讲清楚,并且在描写中所注意的问题有没有说明白,以至于整个教案的层次很混乱,所以不太成功,这些都是必须改进的地方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体质,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
2、引导幼儿幼儿学习双脚向前行进跳。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练习双脚向前行进跳。
难点:学习脚掌轻轻落地。
活动准备:
小兔头饰、狼头饰、场地布置:场地另一边放有萝卜,场地距离20米
活动目标:
1、感知童话中情节与词语的重复,学习词语如“提”“飘”“可爱”。
2、运用观察、猜测、参与演示的方法,理解和表现童话的内容。
3、喜欢倾听作品,能有兴趣地参与活动。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大胆参与讨论。
5、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活动准备:
背景图音频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现教具,引出活动。
教师出示可粘贴的教具,让幼儿猜测四种圆圆的、红红的东西是什么?
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谁?我长得圆圆的,红红的,会是什么呢?
幼儿回答,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丰富相应的词汇学习。
活动分析:运用猜测的方法,既能调动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热情,又能发展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
2、引导幼儿感知童话。
教师出示教具小兔,边对应背景中的灯笼、萝卜、气球、太阳讲述故事。
教师放音频,同时让一位幼儿模仿教师手执小兔,故事讲到哪里就将小兔指向哪里的背景。
活动分析:教师运用活动式教具,完整欣赏童话,给幼儿一个整体感知。活动式教具的运用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能够吸引他们的专注力。
3、师幼讨论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
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讲了谁?小兔找到了太阳了吗?小兔是怎样找到太阳的?
教:小兔先找到谁?又找到谁?最后找到谁?(运用简笔画直观表现)
4、表演故事。
请幼儿来当小兔,教师当兔妈妈,表演故事。
请部分幼儿来当兔妈妈,运用对答的方式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分析:运用演故事的'方式帮助幼儿内化故事,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同时给予幼儿大胆表现展示自我的机会,发展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
5、拓展提问。
如果小兔在我们幼儿园里找一找,还会找到哪些圆圆、红红的东西呢?
反思:
这堂活动设计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围绕小兔子找太阳这条线索,趣味性浓,是幼儿喜欢的。在引导幼儿学习讨论中,运用简笔画的方式来帮助幼儿记忆理解故事,用丰富的学习方式克服幼儿注意力易分散的缺点,使幼儿始终保持兴趣于故事,通过拓展性的谈话,发散幼儿思维,再次回归生活,观察归纳概括,在现实物品中找特征。
1、了解民间花灯的制作材料、工具、程序,产生亲手制作的愿望。
2、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3、在参与装饰花灯的过程中,丰富审美感受与体验。
教学重难点:
学习制作兔子灯,能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教学准备:
半成品花灯骨架、各色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介绍做花灯的艺人,激发参与活动的愿望。
2.观察已经制作好的花灯,讨论制作需要的材料。
3.看艺人现场表演扎兔子灯,了解做兔子灯的工具、材料及制作方法。
二、新课教学
1.猜测兔子灯的制作方法。
2.观看扎制兔子灯,大胆提出疑惑的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3.讨论、归纳兔子灯的制作方法:扎--糊--饰。(用竹篾扎成兔子的骨架--裱糊白纸--用彩色纸进行美化装饰--装上可以滚动的轮子并安上蜡烛。)
老师讲解了后示范后,老师扮演农夫,幼儿扮演兔子,一起跟随音乐游戏起来,训练幼儿音乐互动的能力
1、绘本《我好害怕》。2、事先让幼儿和家长讨论并记录自己最害怕的事或物。3、打针情景。活动过程:一、绘本植入,引出害怕心理。1、出示绘本,大胆猜测小熊害怕的原因。——你们看,谁来了?(小熊)——小熊脸上是什么表情?(不高兴、生气、害怕)——猜猜小熊可能遇见了谁?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大灰狼、怪兽、大老虎,要吃它……)2、绘本继续,揭示谜底。——到底遇见了谁?我们来看看。“发生什么事情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可以省略,停顿一下,教师直接跟孩子说,——原来是一只大狼狗,还在汪汪汪地叫呢!小熊真害怕!你会害怕吗?3、绘本继续,引出害怕的声音。——咦?这是什么时候?(晚上、天黑)——听!这是什么声音?(刮风)——你听到这个声音有什么感觉?(很冷、很害怕)省略小结:是啊,遇到恶狠狠的狗时,小熊会害怕;我们也会害怕。天黑了,小熊一个人在家,心里也很害怕。省略蓝色部分都为省略绘本只是植入,不用过多地去分析绘本,只要引出“害怕”这个点就可以了,害怕大狼狗孩子应该有经验,但对于黑暗,因为都是小班的孩子,都是爸爸妈妈陪伴着的,很少有害怕黑夜的感觉。因此,我觉得这部分可以省掉。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