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怎样让小球动起来教学设计)

admin时间:2024-01-23 03:15:4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案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分组材料:装水烧杯4、筷子1、高锰酸钾1、小药勺、食盐1、沙1、面粉1。【教学过程】一、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6.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变成的微粒大小在水中的分布是否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是溶解还是没溶解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3.全班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三、课后总结:四、课后作业:1.高锰酸钾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2.沙子在水中溶解时颗粒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五、课后反思: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怎样让小球动起来教学设计

教学伊始,营造了一个情趣盎然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探索科学知识。当老师提出“你能用什么方法使静止的小球动起来?”时,有的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和前面所学知识,想出许多办法,个个都非常信心十足,跃跃欲试,于是,我又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课堂气氛异常激烈,我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地给学生提一个更高的要求:“谁想出更独特的方法,需要其它的材料(教师把气球、水槽、大头针、磁铁等展示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仔细观察到现象、用什么力用自己喜欢大的方式记录在记录表上。在此过程中,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指导者,学生动手尝试,不断改进,寻求答案,让学生在”玩“中体会到力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的道理。这样一来,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参与了教学活动,并在参与中出色的完成了探索的任务。在整个教学环节安排时,我仅落脚在注重知识层面的环环紧扣和思维逻辑的严密性。而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习惯,如何利用每一步“教学“去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内涵,我却没有考虑落实进去。可想而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弄的学生实验起来”你争我夺“,场面虽”热闹“,可是学生不进行细心观察,深入思考,获得实验的科学素养。这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能落在实处,学生做完实验进行交流时,让小组成员上讲台边演示边解说,下面的同学认真观察,有不同意见当时进行交流,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