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3 14:03:21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样,内容详略也不一,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写简案,新教师要写详案.一般说来,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课题(2)教学目的(3)课时分配(4)授课类型(5)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6)教学手段、教具(7)教学主要方法(8)教学过程(9)板书和板画的设计(10)课后分析及教学参考资料.
小雪花可以通过梦空间或其他在线学习平台创建和上架自己的课程。需要先规划好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录制视频并编辑好课件资料。在平台上注册教师账户,上传课程资料和相关信息,等待平台审核通过后即可发布课程。
笔试科目的难度较大。在难度值1(非常容易)-5(非常难)的范围内,难度的平均值为3.42,标准差为0.94,整体处于“难”以上的水平。作答难、比较难、非常难的累积比例为83.4%。
目标,让中班的孩子们了解一些航天知识,并且让孩子们知道中国的航天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工程
内容,老师,可以搜集一些航天方面的资料,让同学们进行学习,尤其是对中国航天的意义,要向同学们一一说清楚,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考评,把孩子们分成组合组别,让他们分别说出一些航天方面的内容,调出好的进行表扬
分享一个被过万人收藏的私人书单吧:
以下书籍都是我亲自看过,并且觉得还不错,值得推荐的!我还特意筛选了下,尽量形成一个合理的知识体系,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用。
一:社会、人类《人类简史》[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一部世界史竟然能够畅销,确实不容易,注意认清作者,有一本名字一样的)《人类学透镜》詹姆斯·皮科克(入门书籍)《社会学入门》詹姆斯·汉斯林(都说是入门了,给你一个更宽广的视角吧)《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卢梭(不介绍了,经典书籍)《国富论》亚当斯密《功利主义》穆勒(这里的功利主义真和我们生活中常说的功利不一样)《1984》、《动物庄园》不解释,细思极恐。《自私的美德》安.兰德(作者力倡个人主义,认为不能使个人利益得到最大伸张的社会,就不是理想社会,我觉得在我们国情下尤其具有启发意义。)《人生的智慧》叔本华(有人评论“如果一生只读一本心灵鸡汤,就要读这一本。”)《帕斯卡尔思想录》(12岁独自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17岁时写成《圆锥曲线论》的神人)二、心理《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最好的作品,我觉得没有之一)《爱的艺术》弗洛姆(网友评价:书薄,但是分量重)《生命之爱》弗洛姆(很喜欢这个心理学家的书)《心的出路》伊莉莎白?库伯勒?罗斯(其中的核心理念挺认可的)《心灵简史》[英]乔治·汉弗瑞等(心灵成长的通俗诠释,可读,易读)《幸福之路》罗素(听书名就知道了)《进化心理学》巴斯(读完对婚姻和择偶有更深的认知)《亲密关系》罗兰.米勒(和上一本搭配着看,有意思)《常识》潘恩(李玉冰译版)三、文化《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孙隆基(可能不是很好读,我读了几遍)《素书》(据传是黄石公所做,没做考证,但我觉得很好,耐心品味)《菜根谭》洪应明(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有很多不错的,不过少部分内容辩证看待吧)《智慧书》巴尔塔沙·葛拉西安(一本小册子,据说曾经风靡欧洲,还是要自己悟吧)《人情与面子》黄光国(对于中国人际关系的划分是经典)《权经》冯道(五代十国的传奇人物,一生历经五朝十二帝,可谓真正的官场不倒翁)四、思维《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文森特?鲁吉罗(批判性思考,个人最提倡的)《尼采的锤子》[英]尼古拉斯·费恩(小故事中有哲理,我觉得挺有趣的)《思考的力量》理查德保罗(个人非常喜欢的一本,但是有点晦涩,需要耐心)《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这本更加简明《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美]唐纳德·麦克伯尼(相对浅显,易读)《我们如何思维》约翰杜威(实用主义的典型代表杜威,理论和干货多)《有效思维》[英]L.S.斯泰宾(读的人应该不多,我印象最深的是有关自我中心主义)《身边的逻辑学》伯纳·派顿(前面几章看的很爽,后面好像印象较浅)五、教育《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肯·贝恩(推荐中国的大学老师好好读,好多大学老师是不合格的)《给教师的建议》[苏]B.A.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界有人说话必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以,不解释,推荐所有老师看)《光有爱还不够》克洛德·阿尔莫(真正的父母之爱,是帮助孩子构建自我。)《教学设计原理》加涅(老师、培训师建议看,课程设计与开发经典之作)《民主·经验·教育》约翰杜威(杜威,大牛,不解释)六、职业发展和求职《适合比成功更重要》[美]布朗温?卢埃林(有测评,不过仅供参考)《富爸爸,穷爸爸》《快乐富有过一生》汉斯·雅各比(个人认为观念上的引导还是不错的)《聘之有道面试读心术》王新宇(看看企业招人的逻辑、逆向思考)《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美]巴巴拉·明托《首先,打破一切常规》(识别优势,准确自我定位)关注思维灯泡大量职业发展相关文章(职业探索、面试官要求、求职技巧等)关注思维灯泡,多一点智识,少一些弯路。
丁香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缀、幽”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缀满、幽雅、笨拙、单薄、模糊”等词语。
2.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3.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仿写作文。
4.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教学重点
1.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缀、幽”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缀满、幽雅、笨拙、单薄、模糊”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梅花、菊花、牡丹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图片梅花、菊花、牡丹等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傲岸长青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板书:丁香结)
3.介绍作者。
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中篇小说《三生石》。《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学生按照提示要求自学。
3.交流学习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1)认读生字、新词。
出示字词: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模糊
指名读。
男女生读。
全班齐读。
(2)学写字词。
师指导书写“幽、薄、缀、雅”。
学生练写,个别展示,集体评议。
(3)理解词语。
幽雅:幽静而雅致。
笨拙:反应迟钝,手脚不灵活的、动作难看的。
单薄:指身体瘦弱;不强壮。
愁怨:忧愁怨恨。
断断续续:不连续的。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分段并概括段意。
师:这篇课文一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师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描写了丁香花。(主体写丁香花样貌。)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作者的浮想联翩描写了丁香花。最后以一个反问句作为总结,意义深远,告诉了读者要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主体写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我们读了课文,你能说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指名回答,师适时呈现:
《丁香结》写的是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开始了作者的人生体悟。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写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感悟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
四、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总结感悟
师:谁说草木无情?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作者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丁香花的形象,丰富了丁香花的内涵,不禁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一簇簇的可爱的丁香花。这是一篇清新雅致的散文,你喜欢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吗?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1)学生自由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2.布置作业
(1)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2.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仿写作文。
3.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谈话导入新课: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怎样描写丁香花的?又赋予丁香花什么样的情感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丁香结》。
二、精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至3自然段。
2.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里的丁香花,各是怎样的?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学生汇报。
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花;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校园里的丁香花;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我家屋外的三棵白丁香。
师适时呈现: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丁香花呈现的样貌,“探”“窥”两个动词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的体态娇小,姿态动人。)
(2)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你从这句中,能知道什么?(丁香花的颜色、气味。)在晚间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丁香花独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
(3)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檐前积雪”指的是什么?(丁香花。)“香气直透毫端”说明了什么?(说明香气非常浓郁。)为什么说“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丁香花虽然微小却繁多,单个的固然单薄,可是众多的花聚到一起就形成许多簇,使整棵树耀眼夺目。)
5.思考: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学生回答。
师梳理:
(1)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
(2)颜色:紫色、白色;
(3)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从感觉角度分析,形状,颜色,气味是哪种感觉?(视觉、嗅觉)
(板书:形状颜色气味(视觉嗅觉))
作者赋予丁香什么样的品格?(结合课文,圈划出关键词,总结归纳)
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
6.再指名读第1至3自然段。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读第4至6自然段。思考:在这部分,哪些是作者对丁香花的具体描写?哪些是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读后小组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研读第4自然段,感受雨中的丁香。
(1)雨中的丁香是怎样的?
指名回答。
师适时呈现: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师:在这几句中,雨中的丁香具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雨中的丁香?(格外妩媚,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表现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
(2)师适时呈现:
代赠二首(其一)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摊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思考: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诗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
指名回答。
师:“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3.研读第5自然段,思考:什么是丁香结?它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
(1)交流。
(2)师指名朗读: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本义: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象征意义: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
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3)作者多年赏花,为什么今年突然明白了丁香结的内涵?
雨后赏花的触动。
补充介绍:作者自身经历的感悟。(经受病痛折磨。)
4.研读第6自然段。
(1)默读第6自然段,思考:作者对丁香结什么态度?你从哪里能看出来?
交流,师适时点拨:作者对丁香结的态度是从容、豁达、积极的。
师适时呈现: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师:古人寄托在丁香结的情感是愁思,是忧怨,这从李商隐的《代赠二首》和李璟的《摊破浣溪沙》就可以体会到。而作者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阔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2)出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
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谁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交流。
师呈现: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也解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永远也解不完的结,我们的人生才充满乐趣,我们的明天才更加灿烂。
(3)师: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学完了课文,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学生发言。
(4)全班齐读第六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师总结:
丁香的脉脉香气驰骋了作者的想象,也给了我们尺幅千里的功效,让我们感受到了因丁香而带来的欢愉。多少年了,作者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然而,一次雨中的偶然发现,给了作者新的感悟: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然而正是这解不完的结,才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挑战,充满了乐趣。这正是我们要找到的答案。
(板书:丁香结人生才充满乐趣)
2.揭示主题。
师:想一想,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遇到不顺心的事是经常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把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结”: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连接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
3.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课时练。
(2)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
板书设计:
丁香结
形状颜色气味(视觉嗅觉)
人生才充满乐趣
丁香结教学评价:
1.自由朗读课文,面向全体,还学生读书的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读书过程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第二步学习生字词,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能正确书写字词;第三步是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有了这三步,基本就扫清了文字障碍,为学生学习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的内容;分段并概括段意,促使学生理清了课文的层次。通过这几个环节,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脉络,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3.以问题作为牵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自主探究,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其中,本环节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然后再着重引导学生抓关键的句段揣摩体会句子的含义,以期达到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好。老师在教学中放手不够,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
2.面对学生出色的表现,我不能及时地找出更为合适的评价用语。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从指导者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认真学习课堂评价语言,争取恰如其分,及时到位地评价学生。
从文化角度讲,书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仅从文史两方面论之。
古代文史,二十四史为文史工作者必备之书,前四史为必读之书:《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司马迁“纠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纪传体开创,后世史书沿袭之。
古人著作颇丰,从小说角度,晋干宝《搜神记》值得一看。后唐代《柳毅传》传奇小说。
至宋元及以后,书籍更为丰富。出现许多好看小说,如官修《太平广记》,清代众所周知的四大名著等。
今人之作,鲁迅的作品值得研读,中学要求读他的《朝花夕拾》,《呐喊》,《彷徨》等。
如学习历史,钱穆《国史大纲》,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陈寅恪《金明馆丛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等都是经典。
如果学习诗歌,今人叶嘉莹先生《迦陵论诗丛稿》,王国维《人间词话》都值得读。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