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30 14:22:45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1.听辩节奏游戏:巩固幼儿对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辨别。
2.让幼儿学唱并演奏歌曲。
3.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歌曲《咚咚锵》,节奏卡片,钢琴,鼓类、铁类乐器。
活动过程:
1.听辩节奏游戏(1)节奏传递游戏(2)教师演奏"火车快飞"(钢琴),变换不同的速度让幼儿走。教师展示八分音符时,提示幼儿小火车要走快一点,以此类推,走完全曲之后回到教师处,也就是火车站。教师选择一位扮演火车头的幼儿,挂好四分音符的卡片,请幼儿带领,用四分音符的速度走完全曲,教师通过钢琴来配合并帮助幼儿。
2.歌曲《咚咚锵》
(1)让幼儿欣赏音乐。
(2)教师引导幼儿念歌词,配合歌曲的原节奏,教师念一句,幼儿跟着念一句,到最后一句时幼儿与教师一起念。
(3)将幼儿分成"咚"、"锵"两组,"咚"为鼓类乐器,"锵"为铁类乐器。按照固定的节奏敲奏出来。
(4)跟随歌曲音乐进行乐器敲奏。
活动反思:
通过简易的图谱让幼儿认识节奏并学会打击,幼儿掌握节奏之后。我再教整首歌曲,在歌曲的节奏部分用锣和鼓来表达。
相关文章
《中班主题教案:绿色食品》:中班主题活动绿色食品教案主要包含了环境创设,家园共育,主题目标等内容,认识绿色食品的标志,知道绿色食品是营养丰富、没有污染、安全的食品,初步掌握几种分辨绿色食品的方法。知道哪些是绿色食品,了解绿色食品的相关知识,愿意选择并食用绿色食品,喜欢健康生活。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主题绿色食品教案吧。
《中班主题系列活动:我住的地方》:中班主题活动我住的地方教案主要包含了主题来源和设计思路,主题目标,主题网络,活动反思等内容,能够用简单的方法,初步发现环境和交通等生活设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对周边生活环境产生亲近感。愿意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拼装、制作和绘画,激发
《两小儿辩日》的道理
1、做人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否则是得不出结论的,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2、知识是不分年龄,不分界限的。
3、宇宙是无限大的,知识也是无限多的,学无止境。即便是博学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让学生早起和中午傍晚分别观察太阳的变化。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两小儿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接着写两小儿凭借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会的直觉(视觉、触觉)阐明所持观点,以反驳对方观点。最后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无法裁决而引起两小儿的“笑”。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语文要素为:1.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2.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
人文主题: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1.是必要的。2.因为复韵母ai是汉语拼音中的一个重要音节,学生在学习拼音时需要掌握它的发音和拼写规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有条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音节。3.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教授复韵母ai,如听、说、读、写等。可以通过听音辨字、拼音游戏等活动来帮助学生掌握ai的发音和拼写规则。同时,还可以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复韵母ai。
《两小儿辩日》想一想孔子会说什么来回应两个小孩儿的笑呢?
这是一个很好、很专业的问题,可以考察一个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提问质疑解答不出时的应变能力。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揣摩作者写作目的(或者说课文能够引伸出的启示):
1、鼓励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2、引伸出对“学无止境”的思考。
3、引伸出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种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思考
如果我是孔子,我就会根据上面两点来回答:
1、你们小小年纪,能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只要坚持探索,不骄不躁,前途不可限量。
2、因为我答不出来,所以不能说我“多智”,说明“学无止境”是对的。
3、再知识渊博也有不懂的地方,所以我们更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4、“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态度。
5、任何人都有不知道的事物,所以我们更应该虚心,“三个人同行,其中必然可以找到可以教给我知识的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上面全部五条来回答“两小儿”,也可以用其中一条来回答“两小儿”。(注:图片来自网络)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