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数的运算教案?曾国藩是否应该为1870年的天津教案背锅

admin时间:2024-01-31 05:10:26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实数的运算基本规则

1、加法法则: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0;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然后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然后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任何数与0相加,和仍然是该数。

2、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法则:同号相乘得正(如果有偶数个负数为因数,则积为正数),异号相乘得负(如果有奇数个负数为因数,则积为负数);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0。

4、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5、混合运算:先算幂,再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混合运算遵循交换律、结合律。

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方法

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一般分两类。

第一类是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这类运算只要按照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进行就可以了,当然对于混合运算还要按运算顺序来进行。

另一类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是二次根式的运算。

这类运算一般是运用二次根式的运算公式来进行,往往可以先把每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再进行运算,最主要的是,要看题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使计算简便。

实数的运算题解题技巧

1实数的运算题需要注意符号和优先级,容易出现计算错误2在进行实数的运算时,首先要确定各个数的符号,然后按照加减乘除的优先级进行计算3如果有括号,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然后再进行括号外的运算4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以及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问题5最后要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避免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

实数的运算怎么算

实数运算怎么算,主要是运用各种定律,比如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

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以及除法性质等等。

具体方法如下: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2、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a-b=a+(-b)3、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取正,异号取负,并把绝对值

相乘。即(2)n个实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若n个非0的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为奇数个时,积为负。(3)乘法可使用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即:。③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即:.4、除法法则:(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即(3)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0不能做被除数

。5、乘方

:所表示的意义是n个a相乘,即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6、实数的运算顺序:乘方、开方为三级运算,乘、除为二级运算,加、减是一级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在同一级运算中要从左到右依次运算,不同级的运算,先算高级的运算再算低级的运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运算。

曾国藩是否应该为1870年的天津教案背锅

【都是谣言惹的祸】

1870年,天津城爆发传染病,大量婴儿死亡。

一天晚上,有只小狗在乱坟岗遛弯,突然闻到一股极为浓烈的血腥味,遂跑过去上爪就刨。

正是这本能的一刨,让这只本来会淹没在无数历史尘埃里的小狗,永远地载入史册。

Mygod!好多婴儿尸体!

第二天,天津市民发现了这一血腥的场面:“胸腹皆烂,腹肠外露。”

种种议论间,本就存在的谣言很快开始传播:法国天主教雇人“迷拐小孩”用来“采生折割”。

(所谓“采生折割”,不是指一般地剥夺人的生命,而是以某种巫术、妖术的方式,摘取活人的眼、耳、脏、腑等人体器官或肢体,作为供奉神灵的祭品;也有摘取活人器官做药饵治病的说法。)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天主教就随军进入天津。但工作并不顺利,因为华人很少主动将孤儿或弃婴送到天主教堂。

所以,天主教常以金钱鼓励人们输送婴儿,也的确有那些天杀的拐卖小孩送到“仁慈堂”(天主教成立的孤儿院),但“采生折割”则出于中国人的想象。

因为他们是侵略者,而且天主教平时经常包庇犯法教众(这一做法遭到新教大加批评)!民教之间积怨已久!

巧的是,三个人贩子被抓了,分别叫:张拴、郭拐、武兰珍。(这名字,除了人贩子,也做不了别的勾当)武兰珍招供说,还有一个人贩子,叫王三。

关键是,王三是个教民!

这个时候,真相其实已经不重要!人们已经认定教堂指使教民诱拐小孩!

仁慈堂和望海楼教堂迅速被包围,民众与法国领事互相对峙,互扔砖头!(高端战术)

由于最高负责人三口通商大臣崇厚镇压力度不够,法国领事丰大业跑到衙门口,打光枪里所有的子弹,打烂衙门所有的东西,然后扬长而去。

此时的衙门口也已经聚集了众多百姓,人们听到枪声,十分愤怒。

恰巧天津知事赶来维持秩序,丰大业二话不说,抬枪就打,打伤知事随从。

这就像,在熊熊燃烧的大火里,浇上一桶汽油:作死的节奏!

群众的怒火彻底被点燃!

新仇旧怨下,去TM的法律,去TM的秩序。领事、神父、修女被杀;仁慈堂、教堂等被烧毁、摧毁。

百姓无法分辨哪个教堂是哪国的,以为都是法国的,所以连带着把英美教堂也给毁了。

通俗点说是:事情大条了。文雅点说是:中外震惊。

法国联合七个国家公使照会清政府,要求迅速惩治凶犯,他们把军舰开到了大沽口海面。有人甚至提出,把中国官吏全部斩首,推翻现政府,变成殖民地。

就在这时,有一个人临危受命,赶赴天津“灭火”。

他就是“蟒蛇转世”(民间传说)、时任直隶总督的曾国藩!

曾国藩接到任命时肯定在骂:死老太婆,好事不想着我。

为嘛?涉及外国宗教的案件,那是相当棘手啊。曾国藩临行前写下遗书:“外国性情凶悍,津民习气浮嚣,俱难和叶,将来构怨兴兵,恐致激成大变。余此行反复筹思,殊无良策。”

大案必下重手!曾国藩一到天津,便雷厉风行地撤换了天津道、天津知府和天津知县。

经过一番审查,他得出结论:“挖眼剖心确非事实,迷拐人口、实难保其必无。”换句话说,两个谣言,一真一假。

以往总认为,曾国藩为避免引发战争,一味谄媚洋人,屠杀百姓,是地地道道的卖国贼。

历史往往没有人们想得那么简单。

面对洋人“惩办数千凶手”的无理要求,曾国藩只有四个字:“断难允办”。

依他本意,惩办七八名凶犯即可。然而,清政府认为这样的处理方式“恐无以服洋人之心”,遂有“一命抵一命”的新方案。

面对洋人让天津官员抵命的无理要求,曾国藩只有四个字:“万难允准”。甚至不惜撕破脸:“若必令枉杀职官,乃能曲全邻好,此复何以为国权衡利害?固与其失和,不能曲法也。”

然并卵!曾国藩只是执行者,而非决策者。最终的处理方案是:

“一命抵一命”;赔款50万两;崇厚赴法道歉。

举国哗然,谩骂声铺天盖地。国人普遍认为:曲在洋人。

教堂雇人迷拐小孩、丰大业开枪伤人,基本属实。但是迷拐小孩一事仍有种种疑点,且幕后主使绝非所有洋人。所以,即使以群体暴力击毙丰大业符合正义,然将无辜洋人一并击毙则显然失当。

在中西矛盾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没有人会去进行理性分析,尤其是士大夫,他们本身就是民教冲突升级的幕后推手(后来的义和团最为典型)。

曾国藩成了切切实实的替罪羊(清廷一干人等阴森森地笑)。

只有奸臣,没有昏君,是永远正确的官场逻辑。

一年后,这个挽救大清朝于水火之中的“中兴第一名臣”,郁郁而终。

期间,最常提的一句话是:“内疚神明,外惭清议”。

天津教案落下帷幕,中国大地上的教案却才刚刚揭开序幕,直到那场席卷直隶地区的“扶清灭洋”运动来临!

祥说:非善即恶、非黑即白,是中国人评判世间万物的惯用法则,但人性的复杂又常常令这一法则显得那么简单粗暴。古语云:盖棺定论。然而,盖了棺,就真的能定论吗?非也!盖了棺最多只能说明人死了(假死除外),而定论则永远也不可能实现!否则,历史何以不断被重写?

【“祥说近代史”问答团队】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