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31 08:27:34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应该具备很多能力,比如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育探索能力、创新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指导能力、信息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利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
它要求教师在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教学相关要素上设计与创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着多维性、动态性、阶段性和差异性等特点
信息化教学设计除包括一般教学设计流程外,重点是突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设计流程中含教学环节,师生活动,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及应用意图效果预期等环节。要针对每个教学单元指出应用的信息技术手段,并说明为什么用,有什么效果。
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普通物理、计算机科学导论、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数据结构与算法、概率统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数据库系统、编译原理、分布式计算、软件工程、计算方法、人工智能、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高级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
可以更直观更简明得教学,让学生在信息化的大时代里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拥有自来水。为此在工作中,我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
虚心、主动地向其他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好的教学方法,在自我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评价,不断提高。
信息技术的新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其理念主要体现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信息素养基础。
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先按老师指令完成才能冲浪,课堂前先指定规则,让学生按规则办事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