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抽象画教案 童心育苗托班冬公公教案怎样写

admin时间:2024-01-31 17:42:50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小学语文教学的四维目标是什么

1、知识与技能: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和性质探讨,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并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经验;

2、数学思考:体会代数表示运算和几何直观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了解数据和随机现象,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表达想法,学会独立思考;

3、问题解决:学会提出问题,…

求小学关于报数游戏的教案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得数是6、7的加减法,让学生经历由具体情境抽象出得数是6、7的加减法的过程,能够正确地计算得数是6、7的加减法。

2、通过游戏等方式,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与动手操作活动中学会得数是“6”和“7”的加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直观的参与到讨论得数是6、7的加减法活动中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掌握“6”、“7”的加减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教具准备:磁扣磁板挂图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能说说你们喜欢做什么游戏吗?今天教师也要和你们一起来做游戏,你们欢迎我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做一个猜数游戏。(板书课题:猜数游戏)师:对于能够积极参加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的同学老师将会奖励他一枚笑脸,谁得到的笑脸最多,谁就是今天游戏的获胜者。师:游戏规则是这样的:1、能认真听老师提出的要求。2、能倾听小朋友们的发言。3、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说话完整。听清楚游戏规则了吗?好,下面我们先来做一个单手猜数的游戏。二、猜数游戏1、数数师:请同学们数出我在黑板上贴了多少枚棋子?(师贴,生数)师:好,现在我从中拿出一部分,谁来猜猜我手中有多少枚棋子?(学生或许猜多了或者是少了,教师给予相应的“多了”或“少了”的提示)师:他猜的对不对呢,请同学们一起来数数。(师在黑板上贴出来)2、拆分“2”与“4”师:现在老师把这6枚棋子分成2堆,注意观察,老师左边摆了几枚棋子,右边摆了几枚,一共是多少枚棋子呢?谁能完整的说一说?生:左边摆了2枚,右边摆了4枚,一共摆了6枚。师:根据这个你能列出2个加法算式吗?生:2+4=64+2=6(板书2+4=64+2=6)师:那么如果老师把这6枚棋子贴在黑板上2枚,谁知道我手中握着几枚?生:4枚。师:你怎么肯定是4枚?生:因为一共是6枚,减掉黑板上的2枚,所以手中就有4枚了。师:你能列出减法算式吗?生:6-2=4(板书6-2=4)师:如果我在黑板上贴了4枚,谁知道我手中又有多少枚呢?生:2枚师:你怎么知道是2枚呢?用减法算式表示呢?生:6-4=2(板书6-4=2)3、学生带领做游戏师:刚才同学们猜的有理有据,所以都猜对了,那么还是这6枚棋子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来做这个游戏呢?师:你向大家说你是怎么摆的,一共摆了多少个?师:谁能根据他摆的棋子列出两个加法和两个减法算式呢?生答师板书4、全体动手操作师:刚才老师用这6枚棋子摆出一种方法,又找了一名同学也来摆出了一种方法,并且都列出了相应的加法和减法算式。你们也想亲自来摆一摆吗?好,那就拿出你们手中的学具,边摆边想,看看这6枚棋子还能摆出哪几种方法,并把相应的加法和减法算式记录下来。生动手操作,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应的板书。5、小结:刚才我们把6枚棋子分成两堆,摆出了四种不同的方法,除了左右摆一样多的情况下可以列出一加一减两个算式,其余每种分法都可以列出四种算式。三、老鼠偷土豆1、编故事师:看到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出色,老师决定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作为奖励。有一天,一只老鼠太饿了,就到处找吃的,正巧他经过一片土豆地,看到满地的土豆他高兴极了,于是他找来了一个大袋子装了7个土豆就往家跑,不料袋子是个漏的,土豆“啪啪”掉出来2个。(师边讲故事边贴板画,并注明7个)

中班科学《一分钟有的多长》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体验时间的长短,感受时间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关系,尝试对自己的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并简单分析。

2、增强幼儿的时间意识,懂得无论做任何事都要专心,不拖拉,抓紧时间。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

2、物质材料准备:教育挂图、大时钟1个、小时钟5个、记录表、笔、橡皮泥、皮球、串珠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挂图,教师讲述生活小故事〈〈一分钟〉〉。

2、引导幼儿思考、讨论:“为什么明明上学会迟到?”

二、引发猜想:一分钟有多长?

请幼儿说说: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

三、亲身探究与体验。

1、在时钟的协助下,请全体幼儿静坐一分钟,感受一分钟有多长。(懂得一分钟是秒针绕钟面一圈)引导讨论:一分钟你能做好哪些事情?

2、游戏:“一分钟穿衣服”,初步感受动作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1)请全班幼儿脱下衣服,听教师口令,大家同时把脱下的衣服穿好,时间为一分钟。教师帮助幼儿统计、记录第一次穿好衣服的幼儿人数。

(2)继续第二次游戏,同样统计、记录完成任务的幼儿人数。

(3)请幼儿对前后两次游戏结果进行对比。并请两次活动结果不同的幼儿说说为什么第一次时间不够,第二次时间就够了。

3、分组探究:玩“一分钟”游戏比赛:

分五个小组进行,每组请一名幼儿当记时员,其余幼儿自由选择游戏项目参加游戏:①一分钟画画;②一分钟串项链;③一分钟拍球;④一分钟跳绳;⑤一分钟搓汤圆;要求幼儿对自已前后两次的游戏结果进行记录、比较。

四、分享交流:

展示幼儿游戏活动记录表,引导幼儿进行交流、讨论。重点讨论前后两次不同的游戏结果。进一步让幼儿感受时间与生活节奏的关系,懂得做事情要专心、抓紧时间不拖拉、动作就快了。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开展“一分钟”游戏比赛活动,进一步增强幼儿的时间观念。

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数学活动的生活化、游戏化,环节安排合理、层层递进。目标定位和教玩具材料的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及能力水平。教师能仔细、用心观察,发现孩子们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借助生活中的小故事和游戏情节,并以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引导幼儿亲身去体验、感受。从发现问题、猜想到动静结合的验证、交流与讨论,让幼儿思维从具体形像自然向抽象过度,逐步获得数学感性经验。从而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一步步感受了时间与动作节奏的关系,玩得十分开心。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2、活动过程中教师能较好地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为幼儿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有效地引导幼儿参与尝试,支持、鼓励幼儿大胆交流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幼儿在活动中形成一种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氛围,真正做到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

附故事:

《一分钟》

丁零零,闹钟响了。明明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过了一分钟,明明起床了。他很快地洗了脸,吃了早点,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他等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要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他等呀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明明决定走到学校去。到了学校,已经上课了。老师看了看时钟,说“明明,今天你迟到了20分钟。明明红着脸,低着头,非常后悔。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怎么教学

教学并不是照本宣科,是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统一!数学是螺旋式课程,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相对于常见的小数,分数概念略显抽象。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认识分数,四、五年级是分数概念发展的关键阶段,数概念更加拓展,不再仅代表一个实物,开始表示实物的一部分。分数概念的获得需要学生对于数的理解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分数除法

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反馈和进行教学反思,而不是生硬去抄教案。分数计算学习经历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到一般分数加减法,带分数加减法,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系统分段学习过程,每个阶段都有重点和理解难点,分数的计算相关知识,还要结合应用题去深化理解和运用。

分数除法是个教学难点,是在分数乘法的学习基础上延申,并且和前面的知识准备有很大的关联,首先是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然后再学习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计算离不开应用,不能为了计算而计算,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融合和运用。

②理解倒数的意义,学会求倒数的方法

学习分数除法,首先要导入倒数的概念。这是个新名词: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倒数是描述两个数关系的,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就可以了。

什么是倒数?怎么求倒数?所有的数都有倒数吗?倒数是指一个数吗?这些问题都需要去深刻理解并通过大量的专项练习去巩固。

②分数除以整数

在学习分数除以整数时,可以多通过数形结合去理解其意义。借助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进而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明白算理更重要,可以通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画图,扩分等方法进行讨论择优。

把1/4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1/4的1/3。

③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也是分数除法的汇总攻坚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归纳。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比如通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去证明,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它的倒数。

结束语:教学必须以学生理解内化来科学设置,从系统的角度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承上启下,通过设置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去思考,猜想,验证等,只有孩子们积极参与和反馈,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上!

欢迎关注王老师头条号及悟空问答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

半立体构成教案

教学目标,半立体构成教学,要求每个孩子了解半立体构成的因素,方法和原则,以及在教学中必须掌握的内容

在内容分析方面,半立体结构教学,比较抽象所以老师应该在互联网上或者是自己制作一些比较直观的东西,来个同学们直接讲解让同学们通过直观来完成这项教学任务,在评价方面,最后可以提问一些学生,以达到最后的目标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案例怎样写教学设计

1.教师要写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的教学经历或教学故事,即要有选择性,典型性,不要事无巨细都罗列进去,要围绕中心问题进行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2.应根据以往的经历撰写案例,尽量保持案例中资料的真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到案例的主体即学生那是去询问、调查他们的真实感受。

3.教学案例与其它的教学作品有区别性。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案例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对生动的教学“故事”的描述,通过对具体的学生、老师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

童心育苗托班冬公公教案怎样写

1.教师要写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的教学经历或教学故事,即要有选择性,典型性,不要事无巨细都罗列进去,要围绕中心问题进行选择。

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亮点”。2.应根据以往的经历撰写案例,尽量保持案例中资料的真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到案例的主体即学生那是去询问、调查他们的真实感受。3.教学案例与其它的教学作品有区别性。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案例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对生动的教学“故事”的描述,通过对具体的学生、老师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