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31 21:07:52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春夜的雨景,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诗的前两句写出喜雨的景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里说的“好雨”,是指解旱之雨、带来丰收的雨水。作者写出了雨应该下的时节已经到来,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收成和丰饶。
接着,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形容来描绘雨的强度和声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风”为主角,一波一波将雨滋润地面、“隐”入夜晚,营造出浓郁的梦幻色彩。而“润物细无声”,则是为了表现出雨的细腻与柔弱,在雨的攻击下,万物滋润。
诗的后两句则写出了作者对雨的喜好,《我来画》的作者张择端说:“凡雨喜,则不衰,杜诗中又喜得非常;文采稍稍发一点,实在极美”。通过“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样的构思和写作,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怀和喜爱,并寓意着春雨的到来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整首诗简洁明了,表达出作者喜爱春雨的心情和对生命的珍视。它不仅意境深远,想象生动,也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1、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夜喜雨”的意思就是在一个春天的夜晚,看到下雨而感到欣喜。全诗描写杜甫在成都草堂所见的春夜细雨,通篇不用一个“喜”字,却处处流露出作者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心情。全诗措词生动精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句,尤为后人传诵。
拓展资料
《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如下: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chūn夜yè喜xǐ雨yǔ
好hǎo雨yǔ知zhī时shí节jié,当dāng春chūn乃nǎi发fā生shēng。
随suí风fēng潜qián入rù夜yè,润rùn物wù细xì无wú声shēng。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
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答:春夜喜雨四个字都有个自的中轴线,分别是撇、点、十、竖,把每个字的中轴笔画分别写在相应田字格里的竖线上,或者是从竖线上起笔。
春夜喜雨的停顿节奏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春雨知道适应季节,当万物萌发生长时,它伴随着春风,在夜晚偷偷地及时降临,滋润万物又细微无声。郊野的小路和空中的'云朵躲在黑暗之中,江上渔船的灯火却格外明亮。待到天明,看那细雨滋润的红花,映着曙光分外鲜艳,饱含雨露的花朵开满了锦官城。
《春夜喜雨》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是第六单元“诗海拾贝”中的第二首诗,同一单元的诗还有《诗经·采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等诗词,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公元761年春天,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文章中虽没有一个喜字,但四处洋溢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抒发了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