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01 18:54:59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对洗手、洗头、洗澡时的泡泡充满了兴趣,他们去公园玩也最喜欢吹泡泡。我们怎样将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生成为有价值的教育活动呢?在“多彩的肥皂”这个主题中,我们设计了关于泡泡的几个活动,试图通过幼儿自己的动手尝试和操作,培养他们探索的兴趣,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一做泡泡水
【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各种洗涤用品制作能吹出泡泡的水,从而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
2.观察各种洗涤用品在水里溶解的现象,激发幼儿对溶解现象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肥皂、洗衣粉、洗手液、洗发水等常见洗涤用品;人手杯水和根小木棒;吹泡泡的工具;柜子上贴有各种洗涤用品的实物图标记。
【活动过程】
1.提问引起幼儿兴趣。
(1)师:是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吹出泡泡?
(2)老师试着用清水吹泡泡,不成功。师:可以用什么办法做出能吹出泡泡的水?
(3)引导幼儿讨论:在水中加入什么可以让水变成泡泡水?(支持幼儿的各种想法,为幼儿提供他们想到的能添加的洗涤用品。)
2.制作泡泡水,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洗涤用品在水里溶解的现象。
(1)请幼儿把自己要的洗涤用品加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并搅拌。
(2)引导孩子观察洗涤用品加到水里,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师:洗衣粉、洗洁精、肥皂沫怎么不见了?现在杯子里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3.比较加入不同洗涤用品的水有什么不同。
(1)加入洗洁精、沐浴露、洗发水、洗手液的水还是透明的,
(2)加入洗衣粉、肥皂沫的水却变混浊了。
小班孩子不能准确地说出水的变化,只要能有意识地进行观察、比较就行。
3.吹泡泡,体验浓度对吹泡泡效果的影响。
(1)用吹泡泡的工具来试试做的泡泡水能不能吹出泡泡。
(2)师:你用什么做的泡泡水?哪个小朋友用了跟他样的东西?(用另个小朋友做的泡泡水试试。)为什么他的可以吹出泡泡,你的却吹不出?引导幼儿发现浓度影响吹泡泡的效果。
(3)小朋友互相换换,看看谁做的泡泡水最容易吹出泡泡。
(4)收拾整理物品,请小朋友按实物图的标记把自己做的泡泡水送回到柜子里。
【活动延伸】、继续观察各种洗涤用品做的泡泡水有什么不同。在不同的地方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
活动二吹泡泡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使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泡泡并观察泡泡的变化情况,培养对探索活动的兴趣。
2.感受参加科学活动的快乐,并体验成功的愉快。
【活动准备】
用铁丝绕成不同形状的铁丝框,记录表,笔,各种不同材料制作的吹泡泡的工具。
【活动过程】
1.引发幼儿兴趣。
师:上次小朋友都做了泡泡水,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吹泡泡的工具请小朋友来吹泡泡。(出示各种形状的铁丝框。
2.探索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泡泡。
(1)师:你见过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
(2)逐出示不同形状的铁丝框:这是什么形状?你觉得用它吹出的泡泡也是圆圆的吗?
(3)请小朋友讲述自己的猜想,请个别小朋友上讲台前在记录表上记录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说是三角的,有的说是圆圆的,允许孩子发表不同的意见。)记录表如下:
我的猜想
实验后的结果
(4)小朋友自己选择不同形状的铁丝框来吹泡泡,以证买目己的猜想。
老师询问孩子:你拿的铁丝框是什么形状的?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呢?
(5)小朋友互相交换不同形状的铁丝框来吹泡泡,看看其他形状的铁丝框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6)教师与小朋友一起小结,在刚才的记录表上记录吹泡泡的结果:各种不同形状的铁丝框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圆的。
3.尝试更多、更特别的吹泡泡工具。
例如:用硬纸壳卷成小棒,在一端剪开成喇叭状;吸管;泡泡枪等。
师:这些工具也可以吹泡泡,我们把它放在活动区里,以后小朋友还可以试着用不同的工具吹泡泡,看看用它们吹出的泡泡有没有不同。
【延伸活动】
画泡泡、撕泡泡,开设泡泡商店。体能活动:抓泡泡。
【设计评析】
在关于泡泡的活动中,孩子们自己动手试探、观察、比较,激发起强烈的好奇心,而老师注重孩子的相互交流,把问题留给孩子自己解决。以往我们总是认为,小班的孩子因为年龄小,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差,所以开展探究活动会比较困难。但这样的活动让我们看到,只要我们选取孩子感兴趣的对象,又遵循他们探究事物的特点,同样能在小班很好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大班健康活动《安全洗澡澡》
活动目标:
1.知道浴室里可能有哪些安全隐患。
2.能注意安全隐患,学会保护自己。
3.有初步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鳄鱼头饰,毛巾,PPT
经验准备:有浴室洗澡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鳄鱼可喜欢洗澡了,今天它要自己去浴室洗澡。
突然,“哎呀”小鳄鱼摔倒了。
小鳄鱼为什么会摔倒呢?(幼儿回答)
师:地面有水太滑了,很容易摔倒,这怎么办才不容易摔倒呢?(请幼儿想办法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小结:可以在浴室铺上防滑垫,走起路来就不容易滑倒了。
二、浴室里的安全隐患
师:小朋友们猜一猜,小鳄鱼还可能遇到什么危险?(幼儿讨论回答)
我们来看一看小鳄鱼又遇到了什么危险。(播放PPT)
(幼儿回答问题)
小结:浴室里不仅地面很滑,容易摔跤,在洗澡时脑袋可能会不小心撞到水龙头上,用电热水器洗澡还可能会漏电,用花洒洗澡很容易让水流进眼睛耳朵鼻子里很难受……
三、浴室大闯关游戏
师:小朋友们有什么好方法让小鳄鱼避免这些危险呢?
我们带上小鳄鱼的头饰,一起来玩一玩这个安全小游戏吧。
在我们遇到危险时,小朋友们立刻想出办法来避免,没有出错就顺利通关啦!
延伸:
角色区浴室洗澡
表演区小鳄鱼的生活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浴室大闯关游戏
一般来说讲浴室安全的是寄宿制学校,因为寄宿制学校里住宿是有浴室的。如果不是寄宿制学校,对于浴室安全教育一般不会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进行,而是通过家园合作引导家长进行家庭安全教育。
设计意图:这首诗歌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诗歌用生动形象的小动物形象,用拟人的手法,用对话的形式告诉了孩子们,遇到事情和困难要自己去尝试、积极的面对,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因为中班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如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生活自自理能力等方面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他们更需要外界的精神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独立、放手的去尝试,为大班各方面能力
进一步发展打下结实的基础。
本此活动教学方法是:一是结合中班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以故事方式,引导幼儿猜想诗歌内容,进而导入诗歌名称;二是运用图谱儿歌展现诗歌结构,让幼儿很快熟悉诗歌内容;三是组织幼儿分组朗诵模仿不同角色对话,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四是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迁移并提升生活经验,明白不依赖成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也可以独立学会本领的道理。
活动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角色对话,初步模仿不同角色的语气,体验儿童诗的情趣。
2.知道遇到事情要自己独立的尝试才能获得成功。
活动准备:
诗歌图谱(小猴、小鸭、小鹰、果树、池塘、大山)、配乐诗、山、池塘、树的场景布置,小猴、小鸭、小鹰、猴妈妈、鸭妈妈、鹰妈妈的胸饰
活动过程
一.逐一出示图谱引入诗歌名称,猜想诗歌内容。(老师和孩子的互动中可以用诗歌中的语言回应幼儿)
师: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树上的果子熟了,小猴子和妈妈来到果树下,小猴想吃果子,他会对妈妈怎样说?(对了,小猴说“妈妈我要吃果子)妈妈会怎么回答(妈妈说:树上多着呢,自己去摘吧)?这样,小猴学会了什么本领?(暗示,爬树)
师:天气真好,鸭妈妈带着小鸭来到池塘边,小鸭想洗澡,它会对妈妈怎么说呢?猜猜妈妈又会怎么说(妈妈是这样说的)?这样,小鸭子学会了什么本领?
师:鹰妈妈带着小鹰大山下,小鹰想知道山那边有些什么,它会怎么问妈妈的?妈妈会带它去还是让它自己去?(对了,妈妈说。。。),这样,小鹰学会了什么本领?
师:老师把这几个故事编成一首诗歌,名字叫《自己去吧》,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学习朗诵诗歌。
1.完整欣赏诗歌,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师:诗歌里有哪些小动物?他们都学会了什么本领/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听动物宝宝们是怎样对妈妈说的?(让幼儿带着目的欣赏)。
2.再次欣赏诗歌,引导幼儿掌握动物妈妈和宝宝们的语言。
以游戏的形式学习动物妈妈和宝宝的对话。(老师分别出示小猴子、小鸭子、小鹰图片与幼儿互动)
(1)学习动物宝宝对话。游戏一“看谁学得对”
指导语:你听清了动物宝宝对妈妈说的话吗?大家来玩游戏“看谁学得对”,你们来当小动物,老师当妈妈,我指着哪只小动物,你就变成这个小动物,还要用诗歌里的话对妈妈说。(这一环节老师可提示幼儿)
小猴说。。。。,小鸭说。。。。小鹰说。。。。。
(2)学习动物妈妈对话。游戏二“我来当妈妈”。
指导语:你们太棒了,如果请你来当妈妈会吗?
幼儿当妈妈,教师当动物宝宝,在互动中完整欣赏诗歌。
人数一般以15人为宜,老师可以选取4人充当小桥,其他小朋友充当小鸭子,相互排队行进穿越小桥,同时演唱我是一只小鸭子。
活动目标:
1、能模仿大鸭子(走大步)、小鸭子(走小步)走路的动作。2、能按照口令进行走路、跑步的交替动作。活动准备:
1、池塘、荷叶、小草、小花等2、欢快音乐活动过程:1、引入角色师:宝宝们看我是谁?(鸭妈妈)真聪明!我今天来做你们的鸭妈妈,你们来做小鸭子,我们一起去春游好吗?教师带幼儿模仿小鸭子走路随音乐入场)2、热身运动师:小鸭子们!跟着妈妈一起做运动吧!(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3、鼓励幼儿模仿大鸭子、小鸭子走路的样子。①教师鼓励幼儿模仿小鸭子走路师:刚才我发现有只小鸭子走路走的可漂亮了!(幼儿示范鸭子走路,集体模仿)看看妈妈是怎样学小鸭子走路的,小手放两边,膝盖弯一弯,脚尖向外翻,走起路来迈小步。(幼儿模仿教师纠正姿式)宝宝们跟妈妈去草地散步喽!(带领幼儿练习模仿小鸭子走路)②教师鼓励幼儿模仿小鸭子走路师:宝宝们真棒!你们看看妈妈是怎样走路的,小手放两边,膝盖弯一弯,尖向外翻,走起路来迈大步。你们学一学妈妈走路的样子。(幼儿模仿教师纠正姿式)宝宝们前面有一个小池塘,我们去池塘里玩吧,池塘里有这么多荷叶,我们在荷叶上走一走,找到一片荷叶坐下来,咱们一起玩水。4、听指令散步师: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和妈妈出支做游戏吧。(模仿小鸭子走路)起风了,快跑呀!风停了,我们接着做游戏(幼儿模仿大鸭子走路)下雨了,和妈妈快快跑回家。5、游戏:狐狸来了师:天晴了,我们出去玩吧。(模仿小鸭子走路,大鸭子走路)狐狸来了,和妈妈快快跑回家。6、放松活动宝宝们玩了这么常时间,我们身上都脏了,一起洗洗澡吧。(放松四肢)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懂得保持身体清洁的重要性,知道大家都喜欢干净的孩子。
2、培养幼儿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情景歌曲《找朋友》、《讲卫生》,课件《小猪变干净了》,人手一份洗手用具(水盆、香皂、毛巾)。
活动过程实录
一、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听!什么声音?(播放录音《找朋友》)是谁在找朋友呀?他找到朋友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评析:此环节有效利用“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并激发他们猜想的兴趣,从而激起了幼儿的观看愿望。)
二、看课件《小猪变干净了》
1、师:小猪找到朋友了吗?
幼儿:没有。
2、师:为什么小兔子和小白鹅都不愿意跟小猪玩?
幼儿:因为小猪太脏了。
3、师:小猪该怎么办呢?咱们来帮他想个办法吧。
幼儿A:自己玩。
幼儿B:自己玩多没意思。再找别人去。
幼儿C:别人也会嫌他脏,不跟他玩。小猪应该洗干净。
??????
师:咱们来看看小猪是怎么做的。
继续看课件后提问:
4、师:小猪是怎样变干净的?
幼儿:洗澡!
5、师:小猪变干净后,小兔子和小白鹅愿意跟它玩了吗?
幼儿:小兔子和小白鹅都愿意跟小猪玩了,他们玩得可开心了。
6、师:你喜欢跟什么样的朋友玩?脏的,还是干净的?
幼儿:我喜欢干净的朋友。
小结:小兔子和小白鹅愿意跟干净的小猪玩,我们喜欢跟干净的朋友玩,大家都喜欢干净的孩子。
(评析:在这一环节,我采用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动画课件,通过视听结合调动幼儿的感官参与,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思考,并利用幼儿乐于帮助别人的特点启发他们帮小猪想办法。在此过程中,孩子们能够认真观看,主动思考。)
三、洗澡
1、师:大家都喜欢干净的孩子。小猪用洗澡的方法变干净了,我们也来洗洗澡,做个干净的孩子吧。从哪儿开始洗呢?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画画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重要途径,的确是需要引起重视。
在分年龄层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让孩子学画画?一个问题,问出了家长的动机,有的家长单纯为了孩子的乐趣,有的家长看中的是画画背后,对专注力,想象力,表达力等一系列能力的培养,也有的家长,只因为“别人家”的孩子画画能力赶超成人。
配图是冉莹颖去年晒出的,两个儿子的画,根据百度百科,大儿子出生于2011年6月,画素描狮子时,不足七岁。
二儿子邹明皓出生于2013年10月,画水果时也就四岁半。
众人嗟叹,哇,小小年纪画的好棒!我却反问,如此写实,孩子的想象力何在呢?
儿童时期本身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时期,这个时期保留他们的特质,给他们留的充分发展时间越长越好。过早的给他们灌输造型,结构,光影,空间,透视,色调……难道不会束缚了他们宝贵的想象力么?
下图中的女孩埃丽塔,两岁开画展,四岁赚百万,十二岁因为画风色彩缤纷、五彩斑斓、灿烂奔放而被誉为“世界最年轻的天才小画家”。
她并没有“系统的学过画画”,爸爸表示“父母能做的,只是为她提供成年人的画具”。下图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张,画风温暖而自由。
以上的两个例子,都属于极端类型,普通家庭,要怎么做呢?
孩子从小就可以开始尝试涂鸦,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尤其是口欲期尚未度过的孩子,如果觉得蜡笔和水彩不够安全,那么,可以尝试让他们尽情的用番茄酱或者身体乳“创作”吧。这一时期,他们的画以无意义的点、线、圈为主,给他们足够大的“画纸”,尽情玩吧,开心就好。
孩子的画要“听”不要“看”,这一听一看的转换,就是教育的升级。对于2-3岁,已经有一定表达能力的孩子来说,家长要多问“这是什么”,让他们为自己的画赋予意义。这一时期,手指画和拓印是不错的选择。
4-5岁的孩子,处在下意识涂鸦阶段,他们的画,往往是一些比较凌乱的线条,所描述的是他们思考的东西。,这个阶段其实非常可贵,他并不是画画,他是通过画画锻炼思维。让他们尽情思考,尽情表达自己吧,对了,此时的孩子,每次创作并不需要太多的颜色。
6-7岁的孩子,形象感会初步呈现出来。他们画的东西可以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看出是什么。这一阶段他们还没有细节深入的能力,千万不要要求他们“画龙点睛”,只要求他们更好地、更清晰地去讲一些故事,去描述一些他们喜欢的景象、他们愿意表达的世界、他们愿意表达的想法。这一时期,孩子才刚刚到了需要接触填色画的时候,过早接触“培训”,反而会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
9岁以后,如果孩子对画画保有极大的热情,想要好好去学,那么,带孩子去培训班吧,素描,水彩,国画……都让看看,都让接触一下,选择一个孩子最喜欢的,报班学习。
这时候,“系统”二字,应该正式交付给老师了。
但是家长在选择机构时,也要注意课程的设置是否丰富,是否对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表达力等不同维度进行训练,简而言之,是否有大量的写生课,命题创作课,以及自由发挥的课……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到你,我是光影闲话聊育儿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