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于小于等于教案,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试行

admin时间:2024-02-02 09:17:30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写教案不少于6课时是什么意思

这是教育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做的检查教案数量的指标。其实,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不能够仅仅靠检查教师课堂教学的教案数量。更重要的是要检查教师教案的质量。例如: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理解,对教学大纲要求的落实,对教学目标确定的准确性,科学性,可完成性,教学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的突破措施,教学方法的实效性,适用性,课时安排的合理性,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教学过程环节的清楚,条理性,板书设计的艺术性,知识性等等。

自治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日,自治区教育厅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的通知(简称《基本要求》),对中小学校教学中备课、上课、作业、实验、教研等环节作出明确规定。

《基本要求》提出要强化集体备课,形式可根据各县(市、区)、各学校实际确定,原则上每位教师都要参加集体备课,且每学期主备不少于2次。需建立常态化教案检查制度,开展优秀教案遴选评比。

什么是ABCD教学法

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马杰,1962年,《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提出学习目标三要素:

一说明具体的行为;(做什么).

二说明生产上述行为的条件;(怎么做).

三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做得如何).

后来,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改进的学习目标描述提出了:(A,B,C,D模式学习目标).

①明确教学对象;(Audience).

②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即行为;(Behaviour).

③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即条件;(Conditions).

④规定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Degree)

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给出一条直线,学生用九段等距线段将该直线平分为十段,误差小于10%”

上面的这条教学目标就是一个按照ABCD模式编写的教学目标.其中,对象是学生,行为是“用九段等距线段将该直线平分为十段”,条件是“给出一条直线”,标准是“等距线误差小于10%”.

导学案与教案有什么区别怎么写导学案

1、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突出的是教什么、怎么教。在教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多于教师的传授,而少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教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知识。而导学案不同,它突出的是学什么,怎么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知其然,而且最好能知其所以然。这样一比较,就清楚地明确了学案和教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导学案不同于教案,导学案是通过教师钻研了教材之后,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写出的自学提纲式的学习课文的步骤,并要给学生提供操作方法,它是引导学生循着老师所指的路线,一步一步独立地进行学习课文。教案当然也是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去实施教学任务的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特色教研活动

一、强化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课程背景下的老师,不能再是一桶水,而要变成不断充溢的一桶活水,这

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为此,我校提出了各学科组定期学习的要求:

?1、分散学习。为了提高老师们的业务水平,我校倡导“理论先行,实践结合”的理念,学校为老师们订阅了相关的教学资料,鼓励老师订阅相关的教育书刊,力争在理论上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集中学习。每周星期四课外活动时间,是我们语文组集中学习的时间,

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可以是本校学科带头人的一

些先进的教学经验。主讲人准备的也很充分,其他成员也在认真的进行学习笔记的摘抄。

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进修学校举办的各种进修、培训活动,让老师接触较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培训学习的老师回到学校后,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梳理,然后形成书面材料,再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进行二次培训,以进一步开阔广大教师的视野。

二、立足课堂,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有调动学生的能力,有驾驭课堂的机智。为了让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

努力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我校开展了一些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1、坚持组织老师开展“公开课”活动。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上课听课活动,让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有一次上公开课的机会,每位教师听课不得少于十二节。要求上课的老师认真备课,认真上好课;要求听课的老师按时到位,认真做好课记录。通过组织这样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传统。本学期,这个传统继续在我校语文教研组得到发扬。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一起讨论,共同参与,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组织听课,说课、评课、反思、总结。

2、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即开展校内“同级教师同上一堂课”的活动,同级教师围绕同一主题,针对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别上一堂课,引发几位教师教学理念的碰撞,提高教师的钻研教材和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年级段同学科教师教研。在我们学校,每个年级组一个办公室,这样同级教师在一起办公的时间又比较集中,随时都可以把教学中的一些状况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

4、积极开展“评课”活动。在有公开课的一周,同级三位教师上完公开课之后,我们组就及时的进行评课,在评课这一环节,首先,上课的老师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思及自己对本节课的一些反思,然后,听课的老师要积极对这节课进行点评,发现这节课的亮点,更多的是指出这节课的不足以及一些合理的建议,交流中,大家集思广益,从多方面对一堂课进行更全面的构思,设计、认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提高。让听课的老师和上课的老师都能从课中受到启发,获得一些进步。

5、努力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切实落实“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于日常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利用网络资源,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中小学各科教师工作量怎么评定方为科学合理

一节课都算一节课,为什么有的学校语数英一节课赋值1.2,而理化生赋值1.0,而中考科目或者所谓的副科0.8,同样都是一节课,45分钟或者40分钟,需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等。不应该有所歧视,一视同仁。但是即使副科也要按要求上课。评价体系要完备。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试行

基本要求》提出要强化集体备课,形式可根据各县(市、区)、各学校实际确定,原则上每位教师都要参加集体备课,且每学期主备不少于2次。需建立常态化教案检查制度,开展优秀教案遴选评比。

关于上课,要求突出课堂实效,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学情,以学定教,创设思维型、活动型、开放型课堂。教师要灵活合理地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防止机械照搬教案、课件和完全脱离教案的不良倾向。未经学校批准,教师不得随意调课、停课、改上其他课或请人代课。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